高一女孩在校园运动后出现肾区剧痛,仔细一查竟是左肾上长出了两个巨大良性肿瘤——肾错构瘤,并且运动后破裂出血。近日,她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罗俊航教授团队运用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以及改良肾血管阻断技术,成功地拆瘤保肾,助女孩重返校园。

“肾错构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当其直径超过4厘米关口时,应及时手术摘除,不然破裂出血至急诊治疗时,极大概率出现连瘤带肾一齐摘除的悲剧。”

肾主动脉瘤破裂后恢复(左肾上长两个巨瘤还破裂了)(1)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准备出动。

校园内腰腹部剧痛,一查竟是巨大错构瘤破裂出血

半年前,高中女生小丽(化名)在学校活动时突发左腰腹部剧烈疼痛,经当地医院急诊检查发现:左肾两个巨大错构瘤破裂出血并累及肾门血管。影像检查提示,女生左肾内上部和外下部各有一个7厘米大的肿瘤合并出血,其中内上部肿瘤和血肿侵犯肾门并被多支肾动脉和静脉包绕。两个肿瘤,几乎占据了肾脏区域的1/3还多。

当地医生认为,若行手术切除左肾肿瘤,术中很可能损伤肾门血管造成大出血,最终被迫切除整个肾脏。由于害怕手术风险大、失去左肾,女生及其家人选择了暂时保守治疗。为了避免活动引起再次出血、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她不得不休学在家,停课达半年时间。

肾主动脉瘤破裂后恢复(左肾上长两个巨瘤还破裂了)(2)

用极小的手术切口摘瘤保肾后,小姑娘对施术医生特别感谢。

交替阻断血管确保血供 机器人辅助下成功保肾

小丽及家属辗转来到中山一院泌尿外科就诊,罗俊航教授团队接诊后,对影像学信息进行了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因肿瘤曾经破裂出血,肾门和肾周组织机化造成了严重粘连,肾门血管丛与肾门肿瘤之间的分离异常困难。对于这一巨大肿瘤侵犯肾门的病例,如何从复杂的肾门血管丛中分离切除肿瘤又确保不损伤血管?如何阻断血管尽量减少肾脏缺血时间?针对这些棘手的难题,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手术当天,罗俊航教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优势,通过手术视野15倍放大和三维立体效果,精准分离粘连组织,逐一将肾动脉主干和各分支动脉以及肾静脉各分支与粘连的肿瘤安全地分离出来。

为有效控制肾脏缺血时间,罗俊航教授、陈旭副教授、韦锦焕副教授进一步采用肾血管阻断的改良新技术——肾分支动脉分步阻断法,使肾上极肿瘤切除时只阻断肾上极血供动脉,肾下极肿瘤切除时只阻断下极血供动脉,从而使肾上极和肾下极的动脉阻断缺血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更好地保护了左肾功能。

肾主动脉瘤破裂后恢复(左肾上长两个巨瘤还破裂了)(3)

罗俊航教授在实施手术,因为女孩的肾脏上、下各有一个巨大肿瘤,分离过程中需要特别的小心谨慎。

“女孩非常年轻,肾缺血时间控制在40分钟之内就能较好地保护肾脏,而交替阻断的方式,使肾缺血时间始终控制在30分钟以内。”罗俊航表示道。

在无影灯下奋战6小时后,手术团队成功切除了两个巨大肿瘤及血肿粘连组织,保住了肾脏。此外,术中出血少,无需输血,手术切口小,仅有数个1厘米左右大的伤口,大大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复查肾功能也与术前一致。据悉,该女生即将在新学期重返校园,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运动。

4厘米以上肾错构瘤,应尽快行微创手术切除

肾主动脉瘤破裂后恢复(左肾上长两个巨瘤还破裂了)(4)

肾主动脉瘤破裂后恢复(左肾上长两个巨瘤还破裂了)(5)

肾主动脉瘤破裂后恢复(左肾上长两个巨瘤还破裂了)(6)

淡蓝色区域,就是女孩左肾上长出的巨大错构瘤。

罗俊航介绍,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肾错构瘤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肿瘤破裂出血,有导致肾脏切除、大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肾错构瘤越大破裂出血风险越大,通常建议4厘米以上的肾错构瘤应尽快行微创手术切除,以防止破裂出血,一旦肿瘤破裂出血,特别是血肿机化粘连肾门血管将给保肾手术带来巨大困难、并有切除肾脏风险。

另外,对于双侧多发体积较小的肾错构瘤(通常由结节性硬化症引起)可以通过消融治疗来更好地保护肾功能、预防出血。医生建议,普通人群每年做一次肾脏B超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脏各类良恶性肿瘤。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叶影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