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窑火”传统龙窑开窑仪式 (摄影:胡小丽)
中新网丽水8月22日电(胡小丽)一方山水,能释放多少能量?
据浙江省龙泉市数据显示:2017年,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位居丽水第一,其中,过夜游客增长25.5%,人均消费增长28.5%,绿水青山正一步步化为“金山银山”。
龙泉素有“处州十县好龙泉”之美誉,其坐拥江浙之巅,三江之源,生态气质得天独厚,更因剑得名,凭瓷生辉,于千余年王朝更迭中沉淀为人类历史名城。
然而与盛名在外的文化、生态相比,龙泉的旅游则像“养在深闺中的少女”,丰富却过于内敛。
近年来,龙泉依托自身优势,通过文旅、农旅、体旅等“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把旅游培育为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域打造现代化大花园,让旅游为当地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大窑龙泉窑考古遗址公园 (摄影:刘佩琦)
剑瓷融合促文旅发展
高山湖泊、云海雾凇、森林古道……这是龙泉的外在,其内里,剑瓷一刚一柔谱写着龙泉千余年的历史,诗和远方在此汇于一处。
“龙泉的优势就是‘生态 文化’,但生态有同质性,文化则是唯一‘IP’。”龙泉市文化旅游委员会主任胡武海把文化定义为龙泉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更是灵魂。
早些年,由于龙泉文旅产品单一,总是难以真正留住游客。为此,龙泉一面深耕剑瓷文化,另一面则策划一系列活动,以丰富文旅业态。
如,青瓷千余年的传奇将随着大窑龙泉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开放,重新被展现在时代跟前;百余件故宫馆藏珍品龙泉青瓷将于今年10月回到它们的家乡,使青瓷历史情重拾于今朝。
“龙泉有非常好的承载文化的产品,但都比较静态。”浙江华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陈炜正在策划一台以剑文化为主题的武侠大戏,令静止的文化“活”起来。
此外,竹垟风情小镇的畲族婚嫁表演、“不灭窑火”、红色文化演艺等活态文化产品都在持续地挖掘与编创中,在施陈炜看来,“这不仅能优化游客体验感,提升参与度,也让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而今,以“剑瓷”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不再是一枝独秀,在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过程中,龙泉的生态资源逐步凸显其优势,为农旅、养旅、体旅等融合开启了新篇章。
杨志杰家庭农场中的葡萄 (摄影:刘佩琦)
农旅融合迈入“村”时代
悠然文脉打响了龙泉的名气,而那些“藏在深闺无人知”的风华古村,则靠着一届届“乡村漫游节”聚起了人气。
今年3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个大字被“种”在了龙泉市黄南村千余亩油菜花上。踩田比赛、农耕文化灯谜……黄南村打造的“乡村漫游节”,每年仅油菜花盛开的20余天,就要接待5万多游客,收入超百万元。
随着“长寿”品牌越发响亮,仙仁村专门成立了仙仁长寿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带着村民组团开发长寿面、长寿米等农旅融合产品。
史称云坞古村的下樟村,民宿藏于雕花窗口、土木结构的特色古民居中,游客于此闹中取静,当地村民于此中觅得致富经。
此外,现代农业园区亦成为拉动龙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市面上葡萄10元两斤,来我们这儿采摘的价格是15元一斤。” 入驻兰巨现代农业园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杨志杰透露,农场内大部分瓜果蔬菜不走市场销售,每年只通过游客观光采摘消化,“经常供不应求。”
一个农旅目标,绘就一幅乡村新图。据悉,2017年,龙泉依托农旅融合,新发展农家乐(民宿)54家,共接待游客387.37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3.3亿元,真正带动村民共享农旅红利。
体旅融合刚柔并进
品的是龙泉的内涵,赏的是龙泉的颜值,攀的是龙泉的高峰。
驱车沿盘山公路而上,掩映在海拔800余米深山中的横溪村扩建了停车坪,修起了民宿,该村支部书记毛仁第告诉记者,自从“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把终点设在了横溪村,村中原来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加快了。
据了解,龙泉境内海拔1929米的黄茅尖为江浙第一高峰。为了打好这一品牌,龙泉已连续2年举办“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赛道路线就选在有“华东第一虐”之称的千八线,参赛选手可体验累计爬升一万余米的极限挑战。
赛事途经的大赛村、官田村、横溪村等村庄每到赛事节点,总要忙于接待。去年,横溪村还发动了外出村民和外嫁女儿回村一起接待参赛选手。
“接下去,我们会把村里的基础设施环境打造好,尽量接待更多的游客或参赛者。”毛仁第表示,往后希望借此发展高山水果、蜂蜜、农业观光等特色产业,“以吸引村民回乡创业。”
今年的赛事将继续加码赛道的长度与难度。胡武海解释,举办这样的比赛,主要是为了聚名气,“通过小活动大宣传,让这条赛道的古、美、虐、险为更多人知晓,使游客来这里成为一种常态。”
龙泉的气质就像她的宝剑与青瓷“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如胡武海所言:“龙泉是一座别致的小城,她的优势不在于落地一些旅游大项目,而在于打造处处是景,时时可游,人人参与的全域旅游。”
而今,随着全域旅游的纵深推进,以文旅为抓手,农旅、体旅、养旅等为特色融合发展,龙泉这颗镶嵌于江浙西南大地上的明珠,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光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