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3)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4)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5)

当年我曾有幸陪同汝瓷博物馆的张久益老馆长,对遍布汝州四乡的汝窑古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 我们驱车首先来到了大峪窑区。一路上,博学多才、号称“汝州通”的张馆长,向我详细介绍了汝窑遗址的分布情况。他说:“瓷器,在我国源远流长,商代已开始烧造,至唐宋两代,更加昌盛。宋时,已有‘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称。因为汝州号称百里煤海,陶瓷资源遍布南北两山,公元九百五十四年,周世宗批示说:‘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从此,天青色逐渐名贵。汝瓷到宋代身价百倍。宋代在汝州烧造青瓷器之窑,史称‘汝窑’,烧造之器物,即称‘汝瓷’。迄今为止,我们在汝州境内已发现宋代汝窑遗址五十多处。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6)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7)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8)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9)

在这些窑址里,以天蓝釉为主的大峪窑区和以产豆绿釉为主的严和店窑区最为著名。” 我们的车子驶进了大峪山口,只见壁立的岩石,屏风般从车前飞过。山涧里,清泉潺潺,绿水悠悠,银瀑飞挂。山上枫叶如火,柿叶似霞,在青翠欲滴的松柏林中,一丛丛、一簇簇的山菊,恣意怒放,鲜艳夺目。 我们夜宿大峪店,一个姓樊的教师,向我们讲起了大峪汝瓷的故事: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大峪这儿方圆几十里都是一片湖水,汝瓷匠人就住在湖边山上。这天清晨,从登封那儿过来两个老头儿。他俩赶一头毛驴儿,驴身上搭俩烂筐,下头装的是黑煤,上头盖的是黄土。他俩赶着驴走到湖面上,走着晃着,把筐里的煤和土都筛到了湖里。俩人从黄窑走过东沟,上到岸上,黑煤和黄土就吸干了湖水,方圆几十里的大湖就变成了一片滩地。天晌午了,俩老头也饿了,就到一座茅草庵儿找饭吃。这家就一个老汉,给他俩盛了两木碗儿饭。他俩吃罢饭,挖了几把湖滩上的黄泥,随手捏了几个碗和盘儿又在上头染了色,画了花草鸟虫,打黄土下头抓出一块煤核儿,吹口气,火就着了。眨眼工夫,碗呀,盘儿呀都烧得明晃晃的,拿手一敲,“叮当”作响,十分好听。俩老头儿临走说:“只要人勤劳,黑黄都是宝,烧吧!”说罢,赶着毛驴,驮着剩下的煤和黄土,往小禹州那边儿去了。传说那送煤的是老君,送土的是土神。 俩老头儿走后,东沟那庄稼老汉儿也学着烧碗、烧盘,而且越烧越精,相传这就是最早的汝瓷。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0)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1)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2)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3)

山上的人见了,也从山上搬下来,边种湖滩地,边跟那老汉儿学烧汝瓷。一辈儿传一辈儿,一朝传一朝,大峪一带汝窑越来越多,手艺也越来越精了。据说,过去大峪遍地都是汝窑。从南到北有“大泉到东窑,百步一孔窑”的传言。不光这里有汝窑,就连大熊山、蜜蜡山、官顶山好些山上也有过不少汝窑,要不咋会有“山高窑高”的口头禅哩!当时,人称大峪为“汝瓷圣地”。相传到了北宋末年,金兵来到登封一带,在一个大村和小村住了下来,大村改名大金店,小村改名小金店。大小金店离大峪不远,金兵也就常到大峪又杀又抢,把汝瓷一车一车都给抢走了。手艺高人品好的匠人严和,为了抗金护窑,便领着工匠罢工,不再烧制,可金兵哪肯罢休?他们不仅抢瓷,而且还想把工匠艺人也抢到北国去。工匠们得到消息后,人分三路,连夜往南逃跑。严和带一路逃过汝河,在河南边蟒川一带山沟里安下家,把手艺传给了当地人。一路逃到宝丰县,在那儿办起了汝窑。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4)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5)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6)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7)

另一路跟着宋朝的官员们,逃到了江南,为官府烧制上等汝瓷。从那以后,大峪就有了三十多处用窑命名的村子。 听了樊老师讲的故事,我对严和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第二天驱车来到汝河南的严和店考察。严和店汝窑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大,烧造时间长,遗物遗址最为丰富。瓷片以豆绿釉为主,兼烧其它釉色。只见豆绿釉质,清彻透底,器物多印花和刻花。其刻花犀利而有锋芒,图案多以团菊纹、缠枝牡丹、海水游鱼、水鸭卧莲、鸳鸯戏水等为主,富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形成了汝瓷独特的艺术风格。据说当时的宋王想要一张汝瓷龙床,命严和店工匠们烧造。翻腾了七七四十九天,烧成后正要出窑,偏巧金兵杀来,一夜间杀散了工匠,砸毁了汝窑。因为龙床是暗地里烧的,外人谁也不知道装在哪个窑里头,到现在也没有挖掘出来。另据传说,北宋年间,汝州有个名叫郑铁的烧瓷工匠,妻子早亡,只留下他和儿子承汝过日子。相传,郑家烧的碗、盘,盛菜可防腐,也可辨别有毒无毒,宋朝皇宫所用汝瓷,也出自郑家之手。那一年,金兵入侵,郑家父子就把全部家当埋在地下。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8)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19)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0)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1)

郑铁有个老朋友,就是严和,他的女儿严英自幼许配给郑承汝。这一天,郑铁去见严家父女,对严和说:“我看英女聪明伶俐,打算把这世传秘方传给她,万一我父子在兵荒马乱中丧命,还可让她把烧瓷技艺传下去。”严家父女深受感动,立即答应。严英刻苦学艺,很快掌握了祖传秘方。 不久,金兵来到汝州,抓住郑铁,逼他烧瓷。郑铁仰天哈哈大笑:“我大宋庶民,岂能为金人所用!我大宋珍品,岂能为金人所有!”说罢,一头碰死在墙上。郑承汝听说父亲被害,就连夜把埋在地下的所有珍品全部毁坏,不幸在逃跑途中被金兵抓住杀死。 这时,随父在焦古山避难的严英,听到郑家父子死讯后哭道:“既然他们父子已死,不如我拚着一条命,为他们父子报仇!”说罢,就下山了。严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郑家父子埋在一座悬崖下边,然后抱头痛哭。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2)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3)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4)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5)

一位白发老人问道:“姑娘为啥痛哭?”严英一看,老汉面容慈祥,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人说:“你可给金兵烧瓷,捏一龙身和汝瓷同烧,自然会为你报仇。”说罢,飘然而去。 金兵听说一女子能烧制郑家瓷,忙令快快动工。严英按照白发老人的指点,暗暗捏了一条青龙放进窑内。三天过后,窑已烧成。金兵头领前来观看。严英见他们来了,就把窑门打开,忽见一条青龙张牙舞爪地出来啦。青龙喷出一股水,水越喷越大,霎时一片汪洋。金兵全被巨浪卷走,一命呜呼了。据说人们看见严英跨在青龙背上,在青龙山上盘旋一阵,然后一直飞向东南方。后来,汝瓷便在东南方一个叫龙泉的地方重新烧制,所以取名叫龙泉青瓷。 尽管汝瓷的历史是光辉的,传说是美丽的,但发展的历程却是坎坷的。到了宋朝末年逐步走到了“人巧久绝天难留,窑空烟冷其奈何”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汝瓷又获得了新生。如今,汝瓷生产厂家已发展到近百家,一个年产数千万件、几百个花色品种的汝瓷生产基地正在汝瓷之乡崛起。《西游记》、《刘关张》、《济公活佛》、《红楼梦》、《醉八仙》等系列产品,独特新颖,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6)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7)

正像著名书法家张绍文先生所题写的诗句那样: 悬崖陡壁间,土窑生婵娟。 宋宫选为珍,异国作史官。 千秋音未绝,一时身又还。 奇品虽难得,全赖巧冶炼。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8)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29)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30)

严和店出土汝窑标本(郭进拴汝窑遗址漫步)(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