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里,其源必长

大河汤汤,奔向海洋

9月25日“世界河流日”之际

长江与黄河两条母亲河

进行了一场跨越南北、跨越历史的对话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1)

我们一生中见过许多条河流

每一条都张扬着个性

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寻找一条河,阅读一条河,陪伴一条河

从此岸到彼岸,从源头到尽头,从历史到未来

对于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的儿女们来说

有两条河流的模样

一直随着血液流淌在我们心中

长江和黄河

她们犹如丝带一般

与我们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

就像八十年代传唱在中国大街小巷的

《我的中国心》所唱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2)

《长江对话黄河》特别直播

天下之水,最终都归于大海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郝德铭

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车润宇

分别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和上海崇明区的青草沙水库

黄河与长江的入海口

进行了视频连线

曾几何时,因黄河断流

黄河口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沙土覆盖河床,鸟儿远离家园

河流生态系统一度濒临崩溃

湿地面积萎缩

而从1999年以来

黄河已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3)

青草沙水库同样见证着

中国大江大河治理的成果

在“青草沙”的大片芦苇湿地周边

长江之水依然清洌、清澈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4)

资料图

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位名叫金伟国的陈家镇村民

有一个绝活儿

他能用竹哨模拟出30多种鸟类的语言

鸟儿一听到哨声

就会乖乖地从天上飞下来

金伟国最初捕鸟

是为了贩卖野味、以谋生计

如今再用这项绝技

则是为了给鸟类套上环志

研究鸟类的迁徙途径

守护南来北往的鸟儿

今年,他们在东滩发现了

极危动物勺嘴鹬的踪影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5)

资料图

同样是保护鸟类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黄河入海口所在地的山东东营

不惜拆掉年产值5亿多元的300处油井设施

打造黄河口国家公园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6)

从十年来的变化来看

长江沿线正在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黄河流域也在修复生态、沙退绿进

大江大河的生态状况都发生了

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

十年间,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2.68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四个多上海的面积

十年间,长江沿江3公里的化工行业企业明显减少

整个长江流域一共减少四分之一以上

如今,长江优质水断面已经超过97%

基本实现了全流域水质优良

在干流多个区域发现了

刀鲚、长江鲟、胭脂鱼等鱼种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

马超德博士表示

中国近年来举全国之力

系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方针

提出了“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又提出了“长江大保护,黄河高质量发展

十年禁渔”等一系列方略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正式颁布实施

前不久《保护地立法》和《国家公园立法》

又启动了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

都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为推进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任文伟博士表示

河流是“上下游、左右岸连着你我他”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情况下

今年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美国的科罗拉多河

中国的长江、嘉陵江

都出现了极枯的现象

河流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

也是生活在河流边的所有民众、所有企业

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我国对长江、黄河的保护

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中游的水土保持

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

就被称赞为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高西沟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带领全村群众

经过二十年的综合治理

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将这里变成了山青水秀、树木葱茏

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黄河里再也没有一粒高西沟的泥沙”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8)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的省份

曾经,湖北沿江砂石码头众多

在武汉市的青山江滩

不足8公里的岸线就有29家码头

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

装卸高峰时段,声音嘈杂,黑烟笼罩

常被居民抱怨“临江却不见江”

经过几年的岸线治理

这里已经焕然一新

碧水蓝天景致重现

成为了市民们休闲打卡的网红公园

真正做到了还江于民、还绿于民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9)

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海

也是澜沧江的发源地

在上世纪末,因气候暖干化和不合理人为活动

三江源的生态一度退化恶化

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

而如今,三江源正成为

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雪豹、白唇鹿、棕熊、猞猁等野生动物

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藏野驴、藏羚羊、藏狐随处可见

去年10月12日

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10)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治理

三江源生态涵养功能持续向好

长江、黄河水质稳定在Ι类标准

黄河源头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湖泊达到5800个

三江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11)

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的大国“江河之策”

永远处于进行时

今年7月,长江鲟被宣布为野外灭绝

今年8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干旱

出现罕见的“主汛期反枯”

这些现象都在警示我们

江河保护,任重道远

就像曾引用过的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我们在江河保护的过程中

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

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

要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并将其完整地交付与我们的后代

是我们这一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扫码收听江河之声

↓↓↓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12)

主持:高嵩、刘琰(山东台)

记者:车润宇、盛陈衔、楼嘉寅、李德政、郝德铭(山东台)、刘洁(陕西台)、周翔(湖北台)、王芳(青海台)等

视频:盛陈衔、楼嘉寅、卞晓晓

H5:王宇迪、魏豆豆、林思含、殷月萍

视觉:卞晓晓

编辑:张亦莹、陈敏

责任编辑:范嘉春、包露

一月的黄河之水(世界河流日长江对话黄河)(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