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有限的经济学知识,我认为目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历史的方法论;另一种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两种方法论孰优孰劣,我也判断不了。下面我把我浅薄的认识描述出来,权当是我对自己认识的一个总结,以待日后检验吧。
历史的方法论,其实这种方法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论,比如《资治通鉴》就是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总结,是很多牛逼人士治理国家的理论仓库,拿来使用好了就成了大神,毛主席熟读《资治通鉴》17遍,就是此方法论的实践者。还有《国富论》、《经济周期论》也是对以往历史的经验总结,且是经过检验的经验总结,还有炒股的macd指标,boll线指标,均线指标等方法论无不是对以往数据的总结分析。再如中国的绘画及书法艺术,各种皴法的创立,意境的表达,各种书体的法度无不是历史经验的积累。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也多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比如说种地,种子的选择,耕作方法的采纳,无不体现着历史方法论的光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些科学发现也无不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积累发现。
综上所述,历史的方法论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我们人类就产生了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孔子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老师将历史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徒弟跟着师傅学习是一条进步的捷径。正所谓“阳光底下无新事,以史为鉴量体行”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从人类的历史来看,这种方法论是近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想要更精确的控制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于是人们就引入了数学的方法,将一种经济现象予以量化,并加入各种影响因子参数,用数学的方法构建出各种各样的模型,并通过计算来预测将要发生的结果,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因子参数的选取与赋值,有时候准确,有时候也会误入歧途。由于这种方法需要有很深厚的数学功底,一般老百姓很难掌握,因此此种方法便成了某些大神牛逼的资本。因此在此领域产生了大量学术论文和一些牛逼哄哄的专家。我觉得做为一个方法论此种方法有其有用的一面,但也有其弊端。此方法论要充分的考虑历史数据,在历史方法论的宏大框架下发挥作用才是正确的选择。
综上所述,由于我的数学功底太差,所以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自己既然知道自己数学功底太差就应该扬长避短,不如在历史的方法论上多下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