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人,在我们有限的历史课认知里,都是高山仰止之人,但细扒史料,才发现这些人如此真实,他们是人,而不是神。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范晔?范晔是谁,不知道的再上一遍小学。没错!就是写《后汉书》的那位大名鼎鼎的范晔,怎么样,是不是瞬间被他Blingbling的光芒刺瞎了双眼。

范晔思想特点(最另类的史学家范晔)(1)

说范晔之前,先说说《后汉书》的牛逼地位。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成“前四史”,本书共记载了上至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间的历史,看见没,与《史记》等等大作齐名,感觉到了人生巅峰。

范晔是南朝宋顺阳郡(今河南浙川人),生于398年,即东晋时期(420年东晋权臣刘裕统一南方,南朝开始),卒于445年,享年48岁。

顺便说一下,南朝宋历经九任皇帝,共计存在59年(420-479),九任皇帝分别为宋武帝-刘裕,在位2年,宋少帝-刘义符,在位2年,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0年;宋元帝刘劭,在位3个月;宋孝武帝-刘骏,在位11年;宋前废帝-刘子业,在位1年;宋明帝-刘彧,在位7年;宋后废帝-刘昱,在位5年;宋顺帝-刘准,在位2年。他们的关系为:刘裕的儿子刘义符当了皇帝,传给了其兄弟刘义隆,刘义隆又传给儿子刘劭,刘劭传给哥哥刘骏,刘骏传给儿子刘子业,后来帝位被叔叔刘彧抢去,刘彧又传给了儿子刘昱,刘昱又传给了弟弟刘顺,有点乱。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了解范晔生活的年代,他成年后发生的事主要在宋文帝刘义隆期间,其在位时间为424-453年,刘义隆登基时,范晔27岁,正值壮年。范晔为其父妾所生,出生在厕所里,而且出生时被砖碰了头,小名叫“砖”。

范晔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叫“有才无德”,情商也不高。当然,用现在的眼光要求古人是不对的,但我又不能倒回去生活在哪个年代,所以算是跳不出这个圈子了。才不用说了,除了写书,还懂音乐,会弹琴,会写隶书。这里主要说说他情商低的表现:

  • 其一:432年,在他34岁的时候,他的老领导彭城(今江苏徐州)王刘义康母亲去世(之前刘义康让他在彭城当图书馆馆长),老领导邀请他过来帮忙,结果他和几个人在期间饮酒,并开开窗户听哀乐取乐,都34岁了,一点心都不长。气坏了老领导,刘义康奏请皇帝,也就是他哥。结果范晔直接被贬为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其实官也不小了,相当于宣城市长(实际在之前已经当了“京官”-尚书部郎)。老领导母亲去世,不但不悲痛,装一下也应该啊,但他却饮酒作乐,把丧事当喜事过,情商低到极点。

  • 被贬之后,非常郁闷,就开始写书。古代很多名人都被贬过,好像越贬越有出息,比如唐宋诗人中几乎能叫得上名字的都被贬过。

荆楚的湘西、湘南、岭南的闽、粤、桂,还有湘、云、滇、黔四省交界之地,是祝好的贬谪流窜之地。这些地方当时被称之为荒蛮地区,“邑无吏,市无货,百姓茹草,刺史以下计粒而食”,“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同时人格还受辱,“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这条件,这待遇,被贬的人能不郁闷吗,心潮能不澎湃吗。不负责任的说,这客观对他们的创作是一种帮助。

此外,据记载,范晔还有临阵退缩、收受贿赂(被人下套,不是自己主动)的毛病。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范晔,我们学历史,都应该把哪些干巴巴的神一样的名字仔细分析一下,才会发现个个都是有序有肉,有长又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