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1)

李元芳剧照

序幕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通过古装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讲述了我国唐朝时期的一些官役制度,通过文章的叙述,了解到狄仁杰在唐朝武周时期官居宰相,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在今天也就是中央政治局的职务。在古代能够位居宰相,也就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谓是位高权重。但无论是丞相还是刺史,这些都是文臣的职位,那么在唐朝时期的武将又有哪些职位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狄仁杰身边的千牛卫大将军的李元芳说起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么一句戏言:“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也就是从这部电视剧里流传出来的,所以说在这里面,李元芳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那么今天我们还是借助这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来看看身为千牛卫大将军的李元芳,到底是个什么职务?他所带领的那支千牛卫又是支什么部队?他本人又有多大的权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唐朝时期的兵役制度是怎样的?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2)

唐朝的军队

唐朝的兵役制度

唐朝时期对于军队的管理采用的是府兵制。这种制度是从南北时期流传下来的,它主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日常就和普通百姓一样参与劳动生产,农闲之时就会加紧军事训练,战争来临立马投入战斗。他们所需要的兵器和马匹都由自己准备,平时的训练和招募都有一个叫折冲府的衙门进行负责。这看起来就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预备役和武装部。

在那个时期全国的兵役都由这些折冲府来管制,折冲府也就是整个军队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折冲府按照人数的划分,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上府大约管辖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按照这个人数也来看。一个折冲府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团。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全国共有634个府,总兵力大约60多万人,这些兵力都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政治中心。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3)

兵农合一《府兵制》

军队的构成

折冲府最高的领导人叫做折冲都尉,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然后还设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也就相当于两位副团长。折冲府再往下一级叫做,但那个时候的团不像现在的团,那时的一个折冲府下辖四至六个团,每个团大约两百人,一个团里面最高领导者叫做校尉,根据它的人数来看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营,校尉也就是一个营长职位。

再往下就是旅、队、伙。一火为十人最高的叫火长;五火为一队最高职位叫队正;两队为一旅最高职位叫旅帅;两旅为一团最高职位也就叫校尉了。这些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团、营、连、排、班啦。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4)

李元芳剧照

李元芳的职位

都尉这个职位在唐代属于四品武官,再往上应该就是大都督,比如剧中经常提到的幽州大都督、凉州大都督。在一个行政区域肯定不止一个折冲府,肯定也有好几个。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某军区,每个军区上面都会有一个司令,那么某某大都督也就相当于某某司令。在往上一级就算是大将军了,大将军也就相当于三军的总司令。

李元芳起初担任的千牛卫中郎将也属于四品武官,后来在平息蛇灵一案之后,被武则天提升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也就提升一级相当于三品武官的位置,在唐代三品官员已经是非常高的职位了,狄仁杰身居宰相也不过三品。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5)

千牛卫八大军头

一般国家日常事务的运行者都是这些三品大员,其他的一品二品虽然官位上要高于其他,但这些都是一些虚职没有什么实权,一品的职位都是哪些皇亲国戚所享有的,二品是那些曾经为大唐江山做出过贡献的大臣老将或者他们的后代所享有的爵位。

比如被李世民封为鲁国公的程咬金以及他的子孙后代们,他们只享受荣誉和待遇,不参加朝堂政事,即使参与也最多只是提提意见而已,却没有实际操作权。一切大政方针还是由这些三品职位来担任。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6)

鲁国公程咬金剧照

千牛卫

那么了解了唐朝时期的这些兵役制度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千牛卫是一支什么部队。“千牛卫”这三个字还得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兵器,名叫“千牛刀”,曾经它是帝王的一种佩刀是用来防身的,这种刀因为十分的锋利,具有锐利可斩千牛的说法,所以称为“千牛刀”。到了后来在皇帝身边出现了一批保护他的禁卫军,他们所佩戴的兵器就是这种千牛刀,所以时间久了这支队伍就被称之为千牛备身,经过了一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所以也就演变成了千牛卫,这就是千牛卫最终的由来。

唐朝初期千牛卫是一支皇家卫队,算是一支禁卫军,主要负责皇帝的安保工作,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当时的禁军不至千牛卫这一种,唐朝初期军队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这两支军队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主要依靠者。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7)

南衙禁卫军

南北衙禁军

南衙禁军主要由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屯卫、左右骁卫以及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共同组成,统称为南衙十六卫。前面的十二卫是国家军队的直接领导者,属于国家政权和边防稳定的主要力量。但后面的两卫主要负责京城的保卫和皇帝的安全工作,它们相当于首都卫戍部队。所以说千牛卫也分左右千牛卫也就属于南衙禁军序列了。全国所有的府兵都由前面的南衙前十二卫统领,但千牛卫和监门卫没有统领府兵的权力,它们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京城的日常警备工作。

除了南衙禁军外还有一只北衙禁军,这支部队属于皇帝的私人部队,比如那个时期的羽林军,还有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虚构的梅花内卫明朝时期的锦衣卫。等等这些都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他们是百分之百孝忠于皇帝的一支亲信部队,一来是为了保护皇帝听命于皇帝,秘密的铲除那些对皇帝不忠的人。二来也是对南衙起到一个牵制和监督的作用,这样的一支私人武装在很多时期都有。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8)

唐代中央卫府制度沿革表

李元芳的权力

那么再来说千牛卫,它就是一支跟随在皇帝身边的贴身卫队,人数应该不会太多,按照府兵制度的人数来看,左右千牛卫加起来估计也就是一两千人,因为前面说过了,留在京城的还有左右监门卫还有北衙禁军,这些只是一些京城卫戍部队,所以没有那些主力部队的人数多。否则李元芳作为一个千牛卫大将军,也就不会在关键的时候,还要请王孝杰的右威卫主力来协助完成绞杀蛇灵的叛乱。

所以说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了李元芳虽然身为千牛卫大将军官衔为三品,但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实权,因为在他大将军这个头衔前面还有“检校”二字。这两个字也就是代理的意思,属于千牛卫的代理大将军。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9)

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

在电视剧中我们看李元芳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将军府,我们看到他的主要工作也不是在保护皇帝,而是一直跟在狄仁杰身边,是狄仁杰的卫队长时刻保护着狄仁杰。就相当于一个保镖的工作,可能在关键的时候可以调动一下千牛卫,但至于其他的是无权调动的。李元芳的实际权力还不及王孝杰,他统领右威卫才是真正握有兵权的人。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10)

狄仁杰剧照

军队的调动权

但是在府兵制度下,作为一名府兵都尉在非紧急情况下,自己是没有权力随便调动部队的,府兵的调动权归朝廷所有,作为府兵统领在非紧急的情况下,要想调动十人都得由当地的州衙刺史,上报给中书省和门下省,然后由他们审核后再由皇帝批复,然后颁布诏书才能调动部队。

所以通过这么一条制度,说明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非常严苛的,军队的调动和指挥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里,所以说在古代只要皇帝不是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那么他就一定会把所有的兵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封建主义制度下皇权的高贵之处。

狄仁杰与李元芳哪个官大(李元芳官居何职)(11)

女皇武则天

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我对唐朝时期兵役制度的一种认知和理解,通过这一期和上一期的文章的归纳和总结,基本上把我国唐朝时期的一些文官制度和武官制度给上述清楚了,希望可以给各位看官带来收获。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评论和留言,我们共同探讨。有道是“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可以关注我,更多历史话题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