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开始的相声捧哏是很薄弱的,以前老先生在天桥和三不管表演相声,有的没有固定搭档,有的时候搭档有事来不了,换一个捧哏的,逗哏的会跟想换的捧哏的说“您给站一场”,一个站字透出捧哏的弱势,后台分钱也是逗哏多分捧哏少分!
还有一种说法是:(忘了听哪个老先生说的,当初这个说法完全就是为了台上照顾面子。旧社会的相声角,一场买卖下来,分钱逗哏的拿9成。在台上使活,包袱该什么时候翻,那也得听角的。为什么好多搭档,都时间长不了呢,利益分配存在不合理性啊。所以好多说的好的,晚年再说都是带着徒弟,徒弟给捧哏呢。比如马志存、马季、高英培、刘俊杰。)
随着相声的发展并有了一定的套路之后,捧哏的逐渐重要,主要是翻包袱,后来甚至发展到子母根,两头沉(牛群冯巩),但是捧哏的作用依然比不上逗哏的,这句七分捧多是对捧哏的一种尊重,毕竟台上配角台下少拿钱,得用话让人心里痛快痛快!
举个例子,少马爷和谢天顺裂穴后换了黄族民,绰号电线杆子,但少马爷功力深厚,相声依然精品!
当然说对口,具体怎么出笑果,要看两个人配合,不能绝对。铺垫一定在逗哏,但抖包袱不一定。于老师那句“干姐妹”,绝对画龙点睛,火力十足!冯巩牛群的相声,也是很有特色的,互为捧逗,这时候你还能分出三七?烧饼曹鹤阳,嗓音和闹腾的事情搁置争议,他俩的形式就不是一般捧逗,很多情况捧哏抢话出包袱,还能不能用平时三七分去说吗?
所以,这说法,理解就好,不能强求“精确表达了捧逗之间的价值关系”。
说句题外话,传说中论捧逗这段相声就创作于马家,马三立少年登台的时候和自己的师傅周蛤蟆一起表演,师傅为了考较马三立的功夫,故意不好好捧,不给马三立肩膀入活,但是马三立还是顶了下来,后来根据这次表演创作了论捧逗,此事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