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智取威虎山40集(关注新版智取威虎山)(1)

外媒称,香港导演徐克最新电影作品《智取威虎山3D》,不仅刷新了个人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也重塑了红色样板戏经典。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5日报道,该电影2014年12月在内地上映至今,票房已破8亿元人民币,正迈向10亿元大关。有人说,中国电影票房2014年如能破300亿大关,徐克的贡献不小。

另有影评称,徐克的版本更新了电影界改编红色题材的认知,甚至预言红色题材的改编可能是下一个新潮流。

新版智取威虎山40集(关注新版智取威虎山)(2)

这部参考了1960年电影《林海雪原》、1970年现代京剧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的“徐克版”,为何能够突破一般中共宣扬红色价值观的主旋律作品的市场局限,赢得男女老幼观众的青睐?是中国各方舆论谈论的焦点。

“徐克版”可看的角度和可读的空间很多很大,它既唤醒了淡出公众记忆30年的英雄人物杨子荣,又契合新中国夹在“除旧迎新”和“温故知新”之间的时代氛围。

电影出现的第一个笑点,是解放军小分队与夹皮沟村民勇奇的相遇,观众听到“勇奇”就笑起来(这段电影情节没有一点喜感,被土匪洗劫的村民为什么引起笑声?)。还有就是203队长少剑波带着队员以寡退敌,与威虎山八大金刚之首枪战时,观众席上有人轻呼“好帅”。

后来笔者才了解到,文革一代长大的中国人听了十年的京剧版《智取威虎山》,对“勇奇”这个角色感到很亲切。至于年轻的女性观众则认为青春偶像诠释英勇的军人形象赏心悦目。

就戏论戏,徐克把好莱坞的大制作元素——神勇但也会在野地拉屎的英雄、特技、结合实景的惊险动作场面、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亲情的伟大等投进这部红色经典,但在艺术上谈不上有多大胆新颖的尝试。徐克电影有借古喻今的习惯,此次他传达的信息由戏末杨子荣和少剑波对话带出:“希望下一代都不会经历战争”,这个浅显的道理小朋友新年许愿时都会说。

但是从事电影研究的中国学者则把“徐克版”捧到一个不同的高度,认为戏末出现的红太阳,“预示着一个新中国就要出现”,而电影从留洋的青年在纽约和同学聚会掀开序幕,结局则是青年回到东北老家和奶奶吃团圆饭,死去的203小分队的英雄们也一起围桌吃饭,那是“一种新的认祖归宗”。

事实上,如果参考徐克自己的说法,留洋青年蕴含的是徐克1970年代在美国首次看到电影《智取威虎山》的中国情怀。而那轮红色太阳,是和平的希望,不仅仅属于新中国。

报道称,香港导演对《智取威虎山》情有独钟的还包括王晶。王晶当时还想找刘德华演杨子荣,但可能是王晶通俗搞怪的戏路让官方不放心,结果是徐克搭中国历史电影《建国大片》总导演黄建新才通过审查,新版本得以诞生。换句话说,徐克版是得到官方的认可,并且是近年票房成绩亮眼,获得大众认可的主旋律作品。

因此,有评论认为,应该探讨徐克此次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或许,有关单位可效仿许多香港电影导演,低调、不张扬地走进电影院,坐在观众席的角落,面对自己和人民群众的悲喜与理想的距离。

其实,观众欣赏的是导演中国情怀里的情义江湖,解放军的英勇与无私奉献,就和电影配乐一样,不抢戏,但贯穿全剧,信仰的力量尽在不言中。

GloryArmy出品

GlobalMovie365( 长按复制)

全球影讯早知道,海量资源等你来!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欢迎投稿,GlobalMovie36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