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武圣关二爷,多少国人心中的神,却总是被后人诟病大意失荆州。

世人每每感慨,如不是关二爷过分骄傲,刘先主的天下应该是要坐稳了吧。二爷啊二爷,你厉害了一辈子,怎么就栽在这么件事上面了。

本是武圣一世英名,但这股子傲气却越来越不是好词。不过演义口口传、史实书中埋,整个季汉的国运真的是因为二爷的狂傲而走崩了吗?

二爷的苦衷

单纯从地图上看,很多人总觉得刘备治下的荆州是好大一块地方,即便是湘水划界之后,刘备手里的武陵、零陵、南郡三个郡加起来面积也超过了曹魏的兖州和青州,感觉就是地盘这么大,刘备的实力真的是大增啊。

但其实呢,武陵和零陵的人口不能用凋零形容吧,对比青州、兖州,说是无人区也不过分了。基本上可以说,在湘水划界后,二爷控制的荆州基本上只有南郡使得上力气。

虽说南郡比较富庶,但是终归只是一个郡,而二爷要面对的是北方庞大的敌国曹魏,和东部虎视眈眈、不怀好意的背刺狂魔孙吴,压力非常大。说句不好听的,二爷基本上是凭借一郡对抗两国,这没点儿真本事,可是干不了这活。

除此之外,二爷还肩负着一个重任。还记得《隆中对》中是怎么说的吗:“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里面丞相讲的明明白白,天下有变的时候,需要刘备两路出击,一路是刘备自己走汉中讨关中,另一路则是一位上将军从荆州出发直奔宛、洛。

很显然,这位上将军是二爷。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为啥二爷这么傲气,刘备会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总督。

一方面比较好理解,刘老板没什么亲人,打一出山基本上就是关张二人跟着自己闯天下,历史上有没有桃园三结义不好说,但三国志上确实讲了三个人亲如兄弟,从关张二人后面的地位来看,他俩妥妥的刘备集团的宗室。而重要地盘派宗室,这是一个非常正确,也非常必要的决定,毕竟除了自己家人,还能信任谁呢?

除此之外,就是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绝对是刘备最放心的。为啥呢?当年徐州兵败,自己颠沛流离,基本上是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了,然而自己的好二弟依然苦苦寻觅自己,而且可以抛下一切荣华富贵,只为了跟自己在一起,这份感动,整个三国怕是找不到第二份了。

如此忠心,还有什么是不能托付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啥不是张飞,或者诸葛亮。

的确,张飞跟刘备也很亲,甚至可能是发小,但一方面张飞有徐州的前车之鉴,他不太会处理与其他派系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刘备发家史的一个特点,就是张飞基本上是一直跟着刘备行动的,而关羽大多数时候,都是独立领兵在外的。一共俩宗室,一个身边办事,一个侧路照应,这样的安排很妥当。

那为啥不是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言人。

啥意思呢?就是刘备一方面不放心把诸葛亮自己留在荆州,鬼知道你会不会颠覆我、背叛我(阴暗面)。另一方面,一旦打下蜀地,他需要后勤狂魔诸葛丞相为自己搞建设,人尽其用,这也是刘备的魅力。

至于其他人,就包括赵云,都没资格匹敌关张诸葛在刘备这的重要性。而对比之下,二爷又是唯一的人选。

那这个唯一的人选都做了什么安排呢?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1)

心照不宣的好二弟,游刃有余的代理人

如果在一个公司里,你能有二爷这样的员工,那可以说真的就是烧高香了,能力强,又忠心,而且做事有分寸。

后世很多人诟病二爷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跟东吴闹得很僵,拒绝孙权的联姻,同时还处理不好团队内部关系,把元老派的士仁和糜芳都给得罪了,而且跟荆州士大夫潘浚也不对付,结果遭此大败。

糜芳和士仁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这里先说一下为啥关羽对孙权的态度极差,甚至公然拒婚。

其实很好理解,哪个领导会愿意自己的项目经理跟别的公司的董事长走的特别近。其实跟关羽提亲,是孙权特别恶心人的一招,可谓是进退对他孙柯基都有利:如果关羽答应,就算你是宗室,跨过主公跟别国君主联姻,几个意思?关羽不答应,好家伙大胡子你不尊重我,破坏我们之间的联盟,你太狂了。

很显然,二爷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拒绝,而且要拒绝的非常明显,所以才会有“羽骂辱其使,不许婚”。二爷作为刘老板镇守一方的宗室,他必须要把这种事情做绝,以确保自己的大哥可以对自己绝对信任。

对外如此,我们还好理解,那为什么对内也不和睦呢?我们先来看看糜芳和士仁的成分,士仁是跟着刘备从河北来的老部下,混到今天其实和赵云是一个性质的元老派。而糜芳呢?糜芳作为刘备的前二舅子,本质上也是外戚(毕竟此时刘备已经娶了吴夫人为正室),如果关羽和这俩走的太近会怎样?那在主公眼里就是结党,集团老人们抱团,而且还距离自己千里之外,太危险了。

因此关羽必须疏远二人,他们在荆州的地位其实并不从属关羽,而是合作关系。当然,二爷轻视他们也和他们本身的生活作风有关,这俩家伙太贪了,至于贪成什么样子,我们后面再讲。

再就是潘浚,潘浚的任务是典荆州,他本人是荆州士族,典荆州意味着他总管荆州的经济发展,如果说关羽要有什么军事行动,那潘浚就是关羽的奶妈,负责给关羽打好后方。理论上是不是觉得关羽和潘浚应该搞好关系才对,但为什么这么僵呢?因为关羽不是主公,就这么简单。

前面我们说过,三国时期的各个主公如果想要稳定发展,必须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有士族则有资源。这里有个前提,可以获得士族支持的得是主公,但关羽是封疆大吏,如果你关羽和潘浚关系好,那荆州士族的人心都让你得了,刘备就是再信任你,心里会不会担忧,这关羽想干嘛,是不是想分裂。荆州士族有没有可能拥立你为主攻,选择不再支持刘备(毕竟刘备并没有帮南阳士族夺回襄阳)。

所以,二爷镇守荆州的开始就是一个处处漏风的地狱级难度剧本,除了最后被孙老二捅了那一刀子以外,二爷一直处理的还算不错,相当合格。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2)

为什么是219年七月出兵

219年七月,先主夺得汉中地,在汉中称王,然后大封群臣。

在汉中之战中,为刘备出力最多的可以说是东州派,那为了巩固自己在益州的地位,为了拉拢东州派,刘备重封了黄权、法正等东州派代表,这下权力的天平出现了倾斜,原本稳居一把手的荆州派已经感受到了东州派的威胁,因此刘备集团必须攻打襄阳,以平复荆州派的情绪。

可是还记得隆中对里面诸葛亮是怎么说的吗?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那很明显,在前一年也就是汉中之战焦灼的时候,南阳遍地义军,宛城守将侯音叛乱,曹仁开拔樊城回师平叛,曹操坐镇长安不敢妄动,明显这个时候在人和这个角度看上去是要比219年好太多的。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此时关羽出兵,拿下守备空虚的襄阳樊城应该不成问题,尤其是他有强大的江夏水军。而后同宛城的侯音相呼应,在河南地区引起更大的骚动。

这个时候会怎样呢?曹操会回师南下去讨伐关羽,如果关羽攻下襄樊,那凭借襄阳樊城的坚固,应该可以抵抗魏军的反击。即便没有攻下城池,关羽也可以顺江而下回江陵,以关二爷所修筑的江陵城,魏军基本上没啥希望攻破。

而一旦曹操离开长安,夏侯渊又被斩首,整个魏国的关西地区就乱套了。以刘备的实力让他杀到关中很难,但出口一堵,吃掉曹操的汉中军团应该不成问题。这样刘备可能会多出三四万的兵马以及三十多万氐人人口,实力会大大增强,后面就有希望震慑关中。

这么好的机会,二爷这种久经沙场的人为何不把握住呢?

因为穷。

穷是原罪,真的,没钱的时候,即便满腹韬略,你也施展不了。打仗也是这样,没钱,就算你家里一堆核武器、航母、坦克,你也打不赢。为啥?军事装备的维护要花钱,士兵日常吃喝拉撒要花钱,干啥都要花钱。

但刘老板的经济开发一共没有几年,对荆州的开发工作还没结束就去打益州了,对益州的资源刚整合完还没新开发就打汉中去了,这些年来,刘备集团一直在大功率输出,基本没太好好发展,手里能有几个钱呢?

而作为刘备打益州的根据地的荆州,一直以来都在对外输出,那留在关羽手中的经费还能剩多少?机会固然好,但谁敢一下子拼上所有的家底出去拼命呢?尤其是刘备这种后富起来的,对自己的家底更为珍重,决不能赌输。

所以即便宛城的形势一片大好,二爷也只能远远的策应着起义军的行动,却不能置身其中。

那为什么是219年呢?

因为汉中之战打完了,刘备还顺道拿下了上庸,益州的资源现在可以倾斜到荆州了,关羽手里有钱了。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派系制衡理论,二爷该来波大的了。

这里必须夸一句关二爷的政治觉悟,因为正史中没有相关的通信记载,而且关羽受封和出兵又相隔的太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关二爷领会到了大哥的意思,是时候出兵了。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3)

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是七月出兵。

这里我们得看看关羽手中的军队成分。

历史可以追溯到208年,那一年,孙权大破黄祖,并将其击杀,江夏水军的建制被打乱了,实力大打折扣。

这下刘表慌了,为啥呢,因为江夏水军一直以来都是刘表的精锐,当年可是射杀过孙坚、凌操和徐琨的,这一下刘表的西大门被开了个窟窿,所以他干了两件事情:第一是让自己的长子刘琦镇守江夏,重新收揽败军;第二是招刘备从新野到樊城来训练水军。

之后刘表死了,曹操来了,刘备向南撤军,途中和关羽兵分两路,而二爷所统领的便是刚刚训练的水军。

在同刘琦军整合后,原本的江夏水军很可能也交给了关羽来统领,这里等讲赤壁之战的时候我们再详说。总之,二爷手里握着的精锐,绝大多数都是江夏水军。

讲到这,我们能清楚两件事了,第一,二爷手中的江夏水军战斗力非常强大,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以一敌十的存在;第二点更有意思,二爷作为一个山西汉子,之前哪打过什么水战,却在跟大爷南下后一举掌握水师训练秘诀,你除了说这是天赋,还能是什么呢?

现在回到问题,为什么关羽要七月进军,因为他的优势是水军,而最能发挥水军优势的时候就是雨季江河涨水期间。

所以在刘老板称汉中王的同月,汉寿亭侯关二爷带着他的江夏水军浩浩荡荡的奔向了襄阳和樊城。

有人可能会想了,水军怎么攻城,这一点恰恰是江夏水军的特点:从黄祖时代开始,江夏水军就特别喜欢搞水上堡垒战术,即凭借高大的船体作为移动城堡,然后弩箭齐射,直到对方撤退或者投降。《三国志·董袭传》曰: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

而襄阳、樊城虽然是坚城固垒,但贯穿襄樊的汉江却是一条宽度60-70米的大河,这对于关羽的江夏水军来说就相当于太上老君炼丹——炉火纯青了。

你有城池,我也有,而且我的城池还能移动攻击,飞龙骑脸看你怎么办。

曹仁,曹魏集团的进攻型天才将领,被誉为天人将军的王牌,愣是被二爷堵在城里出不来了。按理说,作为曹魏集团的南部战区总司令,曹仁手底下应该有足够的兵力对抗关羽的三万军队啊,为啥被打的这么被动?

原因就在于之前的南阳叛乱和汉中之战几乎同时发生,导致曹魏的大量兵力囤积在关中,同时原本曹仁驻守樊城的军队因为平叛分散在南阳诸地,这就导致关二爷来的时候,曹仁防守的兵力可能非常少,最多最多也就是和二爷的人马持平,而绝大多数人可能还都驻守在襄阳的大城。

二爷攻势太猛,天天给你搞个箭雨自助淋浴,魏军每天都有死伤,回击还不一定打得到人家,这搁谁谁受得了。

眼瞅着曹仁快成夏侯渊第二了,曹老板坐不住了,急调于禁领七军前去支援。这里要注意一下,这七军中并不包括庞德的部队,事实上早在前一年曹仁平定侯音叛乱的时候,庞德就已经跟着曹仁一起战斗了。

当二爷围困樊城的时候,庞德实际上正在樊城北面十多里的地方驻扎,并同二爷交战。甚至可能还真的和二爷来了个1v1PK,《三国志》说庞德一箭射中了二爷的额头,我觉得这里魏书有夸张的手法在里面,毕竟射中额头,就算不死,也得回江陵养伤了,这里估计是射中了二爷的帽盔,然后庞德这家伙为了鼓舞士气,开始各种造势,说我射中关羽额头了。

一个庞德已经给二爷造成不小的麻烦了,现在于禁又带着三四万人来援助樊城,二爷的情况开始紧张起来,毕竟对面人比自己多了,这战局,不出意外的话,二爷该准备收拾东西有序退兵了。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4)

然后就出意外了。

八月入秋之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天爷给二爷扔了一个礼包,襄樊一带突然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雨,把整个汉水的河面都给抬高了。具体抬高了多少,按照《三国志》的描写,河水上涨了五、六丈那么高,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差不多12-14米,即便襄阳城和樊城的位置处于地势较高的山地,结果也还是城中浸没,城内一片汪洋。而驻扎在城外的于禁和庞德就更惨了,大水一来,纷纷丢弃军营,逃到高处避水。

这下可把二爷高兴坏了,直接抓准战机,开着大船奔着于禁就去了。

一边是整齐划一的移动堡垒,一边是刚刚从洪水中跑上来的散兵游勇,身经百战的于禁一看这还打个屁啊,投了吧。

其实对于于禁来说,自己投了也就投了,对面统帅跟自己有故交,自己老上司这边又流血牺牲奉献这么多年,说到底我这不叫投降,这叫被迫跳槽。

二爷这边很高兴,把俘虏人数一统计,差不多三万人,这要是都让自己给吃了,别说襄阳了,就是南阳、洛阳我也得给他拿下来。

然后他就听到这么一个消息,说是高地上还有一支人马在抵抗,是庞德的人马。

二爷这边带着人开着船又去了,《三国志·庞德传》载: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就是说二爷直接用战船把庞德围起来射,这都没让他投降,一直等到短兵交接,才俘虏了庞德。

那位说你看人家庞德,多有骨气,宁死不降的,再看看于禁,真丢人。其实这和二人的成分有很大关系,于禁毕竟开国老功臣,他投降了曹老板也不会说真把他家人怎样,毕竟不能伤了老人的心,尤其是现在这种紧要关头。他也确定关羽不会杀他,因为你如果杀降,那今后谁还敢向你投降,樊城的抵抗只会更激烈,所以二爷肯定会留着他做一个宣传口号——优待俘虏。

但庞德就不一样了,本身就是降将,加入曹魏的时间还贼短,如果投降,按照曹魏的律令是要祸及家人的,天下不可能人人都像马超一样没心没肺,因此庞德必须死战,哪怕是为了给家人争取一丝生存的希望。

有时候,好名声背后更多的可能是生活的无奈。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5)

回到二爷这边,近几年吧,网络上一直有个声音,说二爷不过如此,因为他的水淹七军并非小说那般决堤放水,而是刚好赶上了河水猛涨,借势打赢了于禁,不算什么。其实不然,因为大水来的时候,就算二爷有的是水军,但主力军是扎营在汉水东北岸的,一样也是要被淹没的,但为啥只有于禁变成了金鱼,这就说明了二爷作为一名优秀的水军指挥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气象的异样并提前做好了准备。不仅如此,二爷还能迅速察觉到敌军的败象并趁于禁立足未稳之际将其俘虏,这足以说明二爷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统帅。

二爷取得了大胜,他一口气吃掉了几乎所有的曹魏南部战区军队,现在襄樊已然成了两座孤城,而且被洪水浸泡,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眼瞅着关羽的声势越来越大,年初刚刚被镇压的南阳起义军又开始冒头了,感谢曹老板多年来的屯田剥削制,让广大劳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拿起武器响应从南边冒头北上的二爷。毕竟,南阳这片土地,老刘是待过的,当年仁义的名声也是有口皆传的,如今仁义之师打回来了,哪有不响应的道理。

所以说,在关键时刻,人心也是很重要的。

不仅如此,二爷八月淹了七军,九月,魏国的王都邺城,魏国相国钟繇的西曹掾魏讽发动叛乱,虽然被迅速镇压,但这已经给世人传递了一个信号:现在的天下,不仅仅是河南,就连河北,也已经发生动摇了。

试想如果去年的吉平叛乱在此时发生,那中国历史可能真的就要改写了,毕竟此时曹老板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抽不开身:东部孙老二是个什么情况尚不得知;南部曹仁被围,南部精锐尽失;西部军区总司令夏侯渊刚刚殉国,自己还要在关中撑场子。不过即便许昌那边没什么动静,曹老板也已经快坐不住了,生怕汉献帝被二爷抢了去,于是让徐晃带着一批新兵驻守在阳陵坡,但又怕晃爷也落得个于禁一样的下场,所以只让徐晃驻守,千万别一股脑冲上去送命,五子良将我现在就只有你还能随意调遣了,那俩可是没法挪窝哈。

心里仍然放心不下,曹老板一度萌生了给大汉再迁一次都城的想法,于是他找来了两个人商量对策,其中一个是河南人:司马懿。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6)

为啥是司马懿,还记得曹老板的创业股东集团吗?河南颍川士族,虽然到建安二十四年这时候,荀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整个河南士族仍然是帝国的第一股东,接力棒如今恰好就传到了司马家和陈家的手里。

曹老板深谙制衡之术,因此他很清楚,要想迁都河北,一定要征求河南士族的意见,为啥呢?虽然你魏王的宫殿在河北,但大汉朝廷在河南啊,只要朝廷还在我们河南人的利益圈内,什么话都好说,如果你搬家,那我们河南人算什么,以后跟河北士族拿什么争?

因此当曹老板刚把想法说出来的时候,司马懿马上给出了否定意见,让我们把蛋糕分出去?没门!

但是话也不能直接这么说,于是司马懿讲到:大王啊,于禁战败不假,但是我们并没有元气大伤啊,现在就是各地有叛乱也只是小打小闹,咱现在后撤,这不就是示弱了吗,那以后河南还是我们的吗?

这里我阴谋论一点,其实我是觉得司马懿话里有话,感觉他就是想告诉曹操,你把我们的利益撤走了,那我们搞不好是要换门面的哈。毕竟士族嘛,对内的时候永远自家利益最大化是摆在第一位的。

老曹可能是听出了这一点,也可能是冷静下来了,这才没有做出错误的决定,打谱再看看。

从219年的七月到九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二爷凭借一次成功的大围剿,直接让整个中国的局势差点发生变化,也难怪陈寿会在《关羽传》里面写道:羽,威震华夏!

二爷,威武!

刘备的抉择

就在二爷意气风发、威震华夏的时候,洛阳发生了一件事,挺重要的一件事。

《三国志·武帝纪》曰:冬十月,军还洛阳。

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十月,曹老板从长安回到了洛阳。为啥曹老板回河南了,两个方面:二爷太生猛了,自己再不来镇场子,怕是老家得让人端了;第二,刘老板从汉中撤军回成都了。

之前为啥曹老板不敢挪窝,因为他怕自己前脚刚走,刘老板后脚就从汉中杀出来夺了他的关中,现在最头疼的刘备回成都了,我还在这待着干嘛,救火啊!

于是曹老板大大方方的回到洛阳,整顿军马,准备南下讨伐二爷。

有人说了,刘备真坑弟弟啊,他为啥不从汉中出发打关中声援关羽呢?

因为穷啊,还记得定军山之战的时候黄权和丞相怎么说的吗,为了整场战争的胜利,整个蜀中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就这还打了好几个月,整个汉中之战算下来,整整一年多,蜀中有多少钱粮,够刘备这么折腾,得休养生息啦。

那好,刘老板现在没力气,打不动关中,在汉中屯扎着总可以吧?也不行,因为光是从成都往汉中运粮,这个成本就够汉军受得了,现在的益州,已经无力在支持刘备大军压在汉中了。

那再退一步,大军撤回成都,你刘备在汉中待着总可以了吧。

也不行,为啥呢,《先主传》云:还治成都。

重点就在这个治上。

真的以为蜀汉集团是个上下一心、人情味最重的国度吗?那只能说你热血小说看多了。

大爷打汉中的时候,是谁在治理成都?丞相主管,黄权辅助,这俩人分别是荆州派和东州派的一把手,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益州。刘备打汉中,用的是益州士族的资源,打完论功行赏,奖赏的基本是荆州派和东州派,跟益州派几乎都没啥关系,那益州派会怎么想:哦,你在我家,吃我的用我的,到头来连口汤都不给我喝,你想干嘛?

二爷凭什么威震华夏,大胜是一回事,还有一点是曹老板在南阳的暴政不得人心了。

那换到大爷这边也一样,打仗打到蜀中民生凋敝了,地主家都没余粮了,哪还有人心啊!在这种时候,蜀中人心浮动,季汉家业刚定,可是经不起大乱,这就需要一个所有人都能服的人来压场子,谁啊?只能是大爷。

有人说丞相不行吗?抱歉,在托孤之前的丞相,只是荆州派的首席,还不具备能压服东州派和益州派的政治能量,这还需要等到白帝城托孤以后。

所以大爷刚刚在汉中称王不久,就收拾行李回成都了,没办法,归根结底就是季汉成立时间太晚,根基不牢,派系太多,手头不富裕。

但大爷这一撤,可就苦了二爷了。

因为二爷即将面对的,是整个魏国的全部资源,没错,全部资源。

而文章的开始,我已经说明白了,二爷手里的牌,真正能用的只有一个郡。

一郡扛一国,不过如此。

天降猛男徐晃,二爷遗憾退场

一郡扛一国,一般人到这也就该撤军了,毕竟实力悬殊,这仗根本没法打。

但二爷选择继续坚持,为啥呢,因为八月来的那场洪水,都到十月了,大水还没有退去,襄阳樊城就这样硬生生在水里泡了俩月,按照《满宠传》的描写,樊城的城墙已经开始一点点瓦解崩坏了,城内的军心涣散,大伙都害怕极了。在这么个情况下,守将曹仁也受不了了,心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以后再杀回来嘛,现在趁关羽还没把城墙围死,快跑路吧。

关键时刻,满宠大明白开始跟曹仁谈心了,说现在的情况不利于我们,南阳都因为关羽水淹七军骚动了,但你看关羽为啥还没杀到南阳呢,就是怕我们断后路啊,如果我们跑了,那整个黄河以南可能就都归关羽了。

曹仁一听有道理啊,当年被周瑜围了一年都挺过来了,这算什么,再说,曹大哥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于是沉白马提振士气,咬牙坚持守城。

但你再讲这些也架不住大形势危机啊,现在真就是搞不好哪一天樊城的城墙就塌了,二爷就杀进来了。

这样数十年难遇的机会,二爷当然不能放过,所以他这边想的也是咬牙撑一撑,一旦拿下襄阳和樊城,魏军就是来再多人,他也不怕了。

不过,战局还是有些吃紧,三万人略显不够,二爷现在需要更多的兵力。于禁的三万降兵已经压到了江陵,这刚刚归降,搁谁都不敢用,那咋办呢?二爷想了两个办法,第一是写信给刘封孟达,希望他们出兵支援,其实这是非常不错的一招,如果刘封能够出兵,很可能关羽就率先拿下襄阳了,一旦襄阳沦陷,樊城便不攻自破。

但是刘封孟达拒绝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本身刘封孟达就关系不好,互相掣肘,谁也不可能允许对方的实力强过自己。再就是刘封和关羽的关系也不好,这里涉及到立储之争,二爷是站大爷亲儿子的。还有就是大爷撤回到成都,这两个家伙天高皇帝远,没顾忌了。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7)

总之,二爷得不到这一路的援军,只能从江陵调兵,那东吴让人省心吗?

这里必须夸夸陆逊和吕蒙联手打的心理战,把如此英雄的二爷骗的五迷三道,一狠心又从江陵调走一万多人。

可是二爷真的会相信东吴那边的奉承话吗,肯定不会,一个人怎么可能会信得过自己看不起的人,二爷之所以敢调兵,是因为这么些年来,他把江陵城修成了铜墙铁壁,还记得当年周公瑾吗?如此军事天才,也得多方配合,耗了一年差点把命搭里面才拿下江陵,如今二爷对江陵城坊进行了二次修筑,而二爷眼里吕蒙是不如周瑜的,你拿头跟我打啊。

更何况,守城的,还是前二舅子糜芳,都是亲戚,我还怕啥。(emmmmm,唉,这点下一篇再说吧)

二爷这边增加了兵力,开始猛攻樊城。但北面还是得防着,因为徐晃就在不远处驻守着。

先前因为士卒都是新兵蛋子,曹老板怕自己的周亚夫之风再折了,死活让他老么实儿的在阳陵坡守着,等自己的大部队到了再行动。

不过猛男徐晃还是在这等人的功夫小秀了一把,当时汉军的部分人马屯聚在郾城以防备徐晃的进攻,徐晃率军绕到汉军背后挖壕沟,做出要断汉军归路的势头,吓得汉军迅速弃城撤退,于是徐晃轻松拿下郾城,将战线向前推进到距离关羽的防线不远处安营扎寨。

估计还是十月,终于曹老板的援军到了,生怕徐晃人手不够,曹操先后派了殷署、朱盖等十二个营的人马归徐晃调动,收到兵马的徐晃跃跃欲试,准备发动进攻。

是时候了,老朋友,听说你威震华夏,就让我来斩断你的威名吧!

当时关羽为了阻断曹老板的支援,在北面设置了五个营垒,外面又有十重鹿角包饶,怎么说形容呢,这种程度的野战防御工事,如果不整什么燃烧弹、爆破弹的,很难清除一条道来。

二爷很自信,公明兄,你来啊,能奈我何!

如果说三国的这些名将每个人都带有一个属性的话,那二爷属于水军天才、斩将天神,曹仁属于骑兵天才,于禁属于攻城大神,而徐晃则是野战工事破坏王。

还记得去年的汉中之战吗,大爷试图堵住马鸣阁道挡住曹老板的援军,但让徐公明给突破了。

如今面对二爷的五战屯和十重鹿角,徐晃还是一个字,冲!

冲归冲,不能瞎莽撞,还是要动动脑子的。

于是徐晃扬言要进攻主战屯,把关羽的人马都吸引过去后,马上带人进攻其余的四个战屯,这里就能看出来,此时魏军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爷,不然徐晃是很难做到同时进攻四个营垒的。

然后,整个襄樊之战继二爷水淹七军之后的又一大奇观出现了:面对被十重鹿角包饶的营垒,徐晃竟然能带着人横冲直入,而且几乎快要同时攻下四座营垒,太猛了,真的太猛了,果然,山西出猛男,二爷、张辽、徐晃,山西战将天团,名不虚传。

正在组织反击的二爷一听徐晃快要拿下四座营垒了,情急之下亲自带着五千人马过去迎战,因为以前关系好,二爷和晃哥甚至还唠了会儿家常,估计是二人聊得挺嗨的时候,晃哥突然喊了一嗓子,得关羽脑袋的,赏千金。

二爷当场吓坏了,说公明兄咋回事啊,这不说的挺好吗,咋还要命了这?

徐晃直接冷言怼回道,现在是公事公办,云长兄,觉悟吧!

战争继续,徐晃大军长驱直入,没错,晃哥打个仗的功夫,还创造出了一个新成语。

事后曹老板非常开心的去迎接徐晃,对他大肆称赞,说老子打仗三十多年了,看了这么多军事方面的书籍,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太强了!

这边魏军气势大振,二爷一看情势不对,马上回军汉水南岸,至此,襄樊之围解除,二爷的战略计划失败了。

老三国樊城之战(三足鼎立的前奏)(8)

但二爷被徐晃打败了吗?其实没有,因为汉军虽然逃走,却并没有完全溃散,撤离汉水北岸后,二爷能迅速组织起军队,并继续同魏军抗衡。

只是这场战役已经没有打下去必要了,襄阳和樊城拿不到了。

那为什么二爷还要驻守在汉水南岸,因为像当阳这些地方,此时还在二爷手里,战线不是说后撤就后撤的,直到嘴里的肉,怎么可能再给你吐出来,就算你们人多又怎样,我江夏水军陆战队在此,看你们能奈我何。

关羽能名震华夏一次,就有机会再震第二次。

来吧,昔日的曹丞相,让我看看你还有什么本领。

英雄般的对决,还未结束呢。

只是老天没能再给二爷继续大放光彩的机会。

水淹七军,老天爷已经帮过你了,你从这里拿到的荣誉,是时候还回来了。

在二爷同徐晃对垒的过程中,曹老板这边得到了一封信,它来自于孙权。

里面核心就一句话,魏王您放心吧,江陵我已经拿下了,关羽,他死定了!

荆州,失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