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鹏要说的是甘茂,这个人你可能不大熟悉,但是他孙子你一定听说过,12岁就被封为上卿的甘罗。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

甘茂跟瑜说还休的陈老师是老乡,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得到秦惠王的赏识,靠着“打怪升级”慢慢熬成了左丞相。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打算派甘茂去攻打韩国。甘茂思想上有顾虑,他就给秦武王讲了俩故事。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

第一个故事是曾参杀人的事。春秋时期,有个与曾参同名的小子在鲁国杀了人。有人向曾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很淡定,我儿子绝对不会杀人。

不久,又有人跑到曾母面前说,曾参真的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依旧不慌不忙地织布。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3)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这次曾母信了,吓得急忙扔掉梭子,逃走了。

第二个故事是乐羊攻打中山的事。战国时期,魏文侯让乐羊带兵去攻打中山国,由于实力差不多,打了一年多也没攻下中山。

因为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为将,群臣纷纷诬告乐羊通敌。但是,魏文侯将这些奏疏一一压下,还时不时地遣使犒劳乐羊。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4)

三年之后,乐羊终于拿下了中山,得意洋洋地回到魏国论功请赏。

魏文侯把一箱子告发信拿了出来,吓得乐羊连连表示自己之所以取得了现在这点成绩,全靠领导栽培。

甘茂跟秦武王说这话什么意思呢?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派我去打韩国没关系,但将来朝里有人说我的坏话,您可不能怀疑我。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5)

秦武王也是痛快人,拍着胸脯说:“我不听他们的,请让我跟您盟誓。”于是让甘茂带兵攻打宜阳。

打了五个月没打下来,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打算让甘茂班师回国。甘茂说:咱们的盟誓,您可不要忘记。”

秦武王一想,是有这么回事,于是,不仅不让甘茂回国了,反而调集了全部兵力,作为甘茂得援军,终于拿下了宜阳。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6)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每一个带兵打仗得将领的梦想,但是像乐羊、甘茂这样幸运的人可不多,乐毅、廉颇、李牧等人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乐毅统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攻克了七十多座城池,只有莒、即墨两处地方攻了三年也没有攻下来。

燕惠王即位后,齐国田单派人到燕国去到处宣扬:乐毅跟燕惠王有矛盾,乐毅想在齐地称王,齐国根本不怕乐毅等等。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7)

傻缺燕惠王一定就信了,决定召回乐毅,派骑劫去带兵。结果,田单大摆火牛阵,一举打败燕国军队,收回了失陷的七十城。

如果说燕惠王只是有点缺心眼的话,那赵孝成王、赵幽缪王两人就有点真傻,祖孙两代都中了人家秦国的反间计。

廉颇的故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大鹏就不详细说了,长平之战嘛!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8)

赵孝成王中了反间计,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致使四十万赵军被活埋。

下面重点说说李牧的故事,其实也没啥可说的,公元前229年,秦王派王翦攻打赵国,结果遇到了李牧,难以取胜,于是再行反间故计。

秦国间谍用重金收买了曾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近臣郭开,说什么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9)

赵幽缪王不加调查证实,立即派人去取代李牧。但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

赵王一看,果不其然啊,你真的有反心,于是暗中布置圈套抓住李牧并杀了他。

三个月,王翦大败赵军,俘虏了赵幽缪王,不久,赵国亡。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0)

从上面几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时候交通不便,远离战场的国王根本不可能遥控指挥,因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现在呢?通讯这么发达,是不是领导坐在家里就可以遥控外面的业务人员干活了呢?答案仍然是不可以。

古代黄历宜忌(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1)

因为不同的地方,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目标客户等等就不一样,因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然有其必要性,一定要因地制宜。

不过,一定要像甘茂那样及时跟领导沟通,谁都不希望,自己正在外地辛苦打拼,一回头,老总把自己给撸了吧?您说呢?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