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7月29日讯(首席记者 江海)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明确出租汽车行业定位、深化巡游车改革、规范发展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公开征求意见近10个月后,交通运输部昨天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专门就网约车的管理和运营作了规定,网约车终于迎来合法身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车辆使用性质变更后能跑网约车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车辆使用性质变更后能跑网约车吗(网约车合法私家车可入伙)

车辆使用性质变更后能跑网约车吗

福州晚报7月29日讯(首席记者 江海)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明确出租汽车行业定位、深化巡游车改革、规范发展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公开征求意见近10个月后,交通运输部昨天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专门就网约车的管理和运营作了规定,网约车终于迎来合法身份。

新政实施后将对市民的出行产生怎样的影响?私家车在什么条件下可加入专车行列?传统出租车行业如何改革呢?

私家车可入伙司机可以兼职

新政放宽了对网约车平台企业的限制,不要求自有车辆,私家车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转化为合法的网约车:车辆是7座及以下乘用车,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和应急报警装置,车辆技术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由各城市主管部门确定;人员(驾驶员)要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及城市政府的其他规定。

“这意味着车辆、司机准入门槛降低。”昨日,各大网约车平台人士说,按照目前对车辆和司机的准入要求,滴滴、Uber的司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基本上和神州的自营司机在门槛和程序上是一致的,相信大部分的滴滴、Uber司机都愿意去申请和领取网约车的驾驶证。就犯罪记录来看,《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滴滴出行执行的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类同,有重大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精神病人员,都将被滴滴一票否决。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一个司机可为多个平台服务,一辆专车可以是滴滴专车,也可以同时接入优步、易到等平台。

新政删除了“网约车经营者应当提供24小时不间断运营服务”等内容,提出允许平台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协议。

相比征求意见稿中网约车经营者应与接入的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最终方案的表述更为宽松,因为从网约车行业的现状来看,兼职的驾驶员和平台签订合同可操作性差,也违背分享经济的初衷。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说法,作出这一修改,是因为考虑到平台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影响一些兼职司机从事网约车运营。因此,可以明确地说,私家车可以做专车,司机可以兼职。

专车数量是否管控要看地方政府规定

专车的数量是否会像现在的出租车一样进行管控呢?

新政提出,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依车辆所有人或网约车平台公司申请,按相关条件审核后,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城市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也就是说,是不是给现存网约车都发证、总共发多少证、各家平台怎么分、对哪些车发证,将由各地政府决定。

“地方政府对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有一定的裁量权。这意味着网约车平台可能面临各个地方的属地线下审批和监管。”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维维认为,这实际上很难实施。滴滴公司表示,希望各级地方政府鼓励创新,简政放权,为新业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8年报废”取消

但须退出经营

按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私家车要从事网约车经营,需从非营运车辆变为营运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报废年限为8年,这是绝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

根据新政方案,私家车做专车,仍需变为营运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虽是两字之差,但报废标准不相同: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公里,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意思就是,私家车做专车后,若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公里,即便使用年限到了8年仍可不报废,只不过丧失了做专车的资质。

行业人士认为,现实中车子开到40万公里左右就要换了,新规意味着原先很多网约车司机担心的报废门槛可以轻松跨过。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旭认为,这一规定对于滴滴、优步等社会共享模式和神州等自营为主的模式更为公平,也使两种专车运营模式在车辆准入和司机准入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据了解,目前多家网约车平台对车辆有年限规定,以滴滴出行为例,该平台专车快车车龄达到7年后将被系统自动封禁。

网约车平台不得泄露乘客信息

根据改革方案,网约车经营者应当承担承运人责任,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车辆和驾驶员具备合法资质,以及线上线下一致,不得违规采集、利用和泄露乘客个人信息等。

除配合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或者刑事侦查权外,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驾驶员、约车人和乘客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地理位置、出行线路等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不得泄露地理坐标、地理标志物等事关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在优化许可程序方面,对平台公司经营许可实行“两级工作、一级许可”,实行对线上服务能力由注册地省级相关部门一次认定,全国有效。这既满足了网约车本地化服务的要求,也适应了互联网跨区域服务的特点。

坐车是否更便宜

尚有待观察

新政实施后通过网约车出行,会更贵还是更便宜?坐车会不会更方便?福州交通行业人士昨日表示,这都有待观察。

新政明确了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但是,因为目前专车市场竞争激烈,运价主要取决于供需全局和补贴促销等市场因素。业内预计,新政所指的“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主要针对乱涨价行为,消费者对此不必过分担心。

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昨天表示,在线网约车平台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

在打车难易度方面,若一座城市决定对网约车实行数量管控,专车数量可能下降,车少了,打车自然更难。如果不实行数量管控,网约车多起来了,打车可能就更容易。

网约车新政还有这些看点

除了上述重大变化,网约车新政还有很多看点。

比如,按照以前的征求意见稿,网约车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出租汽车计价器”,而新方案则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公布确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计程计价方式。也就是说,网约车可不安装计价器,而可以利用卫星定位计程、计时。据了解,下一步,相关职能部门将进一步明确如何规范和检定新的计程计价方式,确保计量准确。

在顺风车方面,新政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因为这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但受到鼓励的合乘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仅分摊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分摊的部分出行成本仅限于燃料成本及通行费等直接费用,即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目前,各大网约车平台中的顺风车定价规则基本符合这些条件。

方案也提出,各地要结合城市实际制订配套规定,界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与网约车的边界,防止打着“顺风车”“拼车”旗号从事非法运营。

新政落地给出了明确时间表,即3个月。业内人士表示,昨日出租车改革意见和专车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发布,出租车改革意见即日起生效,而专车管理暂行办法只提出了大的框架,操作细则还需各地具体确定,为此留了3个月的政策过渡期,自今年11月1日起实施。3个月内,各地政府将拿出本地的实施细则;3个月后,专车平台、车辆、驾驶员的资质也将陆续获批。届时,专车将真正合法化。

滴滴出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网约车目前只承载了每天城镇人口出行需求的1%左右,未来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新增出租车经营权

全部无偿使用

一直以来,出租汽车企业向司机收份子钱,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向政府交纳经营权使用费。而根据此次发布的出租车改革意见,新增经营权一律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不得变更经营主体。

出租车企业的经营成本低了,份子钱也将大幅降低。但是,原本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城市还需要些时间合理确定经营期限,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

改革方案也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汽车驾驶员、工会组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承包费标准或定额任务,通过改革经营模式、降低过高的承包费标准和抵押金等,降低驾驶员负担。

此外,鼓励巡游出租汽车企业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拓展服务功能,主动转型升级;鼓励巡游车经营者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实现新老业态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鼓励传统出租汽车企业主动探索自建或联合建设互联网平台,提供网约车服务,实现转型发展。

滴滴表示,其平台上不仅有上千万专车快车司机,还有上百万出租车司机。因此,将采取切实措施,初期投入1亿元发展基金,与相关政府部门、出租车企业、出租车司机等多方携手,共同推进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

出租车被替代?要看市场选择

在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新型的网约车对传统的出租车有非常大的冲击,传统出租汽车会不会被网约车替代。

刘小明表示,巡游车和网约车各有特点,将来谁被谁淘汰,主要还是取决于乘客和市场。刘小明说,根据专家的研究,在出租需求比较集中的区域,巡游车可能运行起来更加节约。巡游车是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本身就实现了平峰、高峰的内部交叉补贴,所以价格是公开透明的,不会有网约车碰到恶劣天气时动态加价的问题。

刘小明表示,网约车和巡游车谁替代谁,现在还没有定论。两者各有所长,更多是两种业态相互促进,最终结果由市场、乘客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