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温度#山西人爱吃面那是出了名的,有人说山西人做的是面,浇面的卤不行。这也不知道是那个瓜娃子说的,其实山西的面和卤都扎根在民间之中。咱们一同看看这些乡土味浓郁,流传在民间有“怪”名字的面食。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1)

开膛搓鱼儿

开膛搓鱼是位于晋中的平遥、介休一带的面饭。制作时,先将面团擀开,切成如筷头大小的面丁,然后逐个将面丁搓至一寸长、中间粗、两头尖尖的鱼鱼,然后将面鱼鱼放在左手心,用右手大拇指在搓好的鱼鱼中部顺着横搓,一个活灵活现的开膛鱼鱼就制成了。这种制法虽然简单,但费时费公, 不是上等客人、主人是不会轻易献技的。从中不难看出,山西面食丰富多彩,手工精细。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2)

油泼猴儿面

油泼猴儿面是临汾,运城一带的家常面食。是将白面和成面团,蘸水扎软稍醒,将面团逐片撕成手掌大小的面片,下入沸水锅中,煮熟后捞出,将姜末、蒜末、辣椒面,用热花椒油泼炝在面,再浇上适量的生抽、醋、盐、鸡精拌匀食用。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3)

磨土豆搓蝌蚪

磨土豆搓蝌蚪是山西民间独创的做法,因是用特制的擦子将面擦入锅中煮熟,其形似蝌蚪而名。将土豆擦成浆,拌入精粉和莜面和成面团后,用擦子将面擦入锅中煮熟,绕上臊子食用。色泽透明,入口筋道醇香。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4)

盆盆牵

盆盆牵做法奇特,方便快捷。因其做面的工具小铁铲当地方言叫“牵”(音),故得此名。将和好的面紧靠盆的一边,左手托盆,右手拿小铁铲,由上向下,将面铲成厚1毫米的长形面片,边铲边下入锅中煮熟,浇菜卤或臊子食用。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5)

荞面铁葫芦

在山西吉县有一种传统风味面食荞面铁葫芦,因其形似葫芦而得名,吉县地处晋西南山区,盛产荞麦。将白面和荞面和成面,擀切成面片煮熟,浇上羊肉酸菜臊子,极具风味。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6)

珍珠疙窝

山西岚县有一种口感筋道,色泽洁白,小巧玲珑的面食。是将面粉中加入一些蛋清,加水和成面团,擀切成6毫米的小面丁,然后用筷子头在小面丁上捅一个小窝,如同珍珠故称为珍珠疙窝,在锅中煮熟浇上面卤食用。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7)

泽州黑疙条

面如其名是一种黑色面条,是用白面、高梁面、黑豆面和成面团,擀切成面条,下锅煮熟,浇上羊肉汤,酸菜豆腐臊子食用。现在还有双色黑圪条、包皮黑圪条等做法。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8)

玉米面甩蛋蛋

玉米面甩蛋蛋是山西吕梁地区的一种面食。制做简便快捷,乡土气息浓。特别是用新鲜玉米细面来制作,色泽金黄,口感香甜。把玉米面用80℃的热水和成面团,先擀片,再切小丁。把小丁放入容器内撒面扑,来回滚动成蛋蛋,入锅煮熟浇卤食用。

山西面食总盘点(名字一个比一个)(9)

山西这些面食的图片不易找,有朋友有,如果可以的话,麻烦提供几张。十分感谢。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告之删除。

关注@五月风美食 一起学习做饭做菜的那些事,共同提高厨艺,过有滋有味的生活。感谢您的点赞、评论与转发。@头条美食联盟@头条美食@西瓜美食@头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