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罗汉阵实战名场面(铜头和尚输擂台)(1)

现在的琉璃寺村小区

少林罗汉阵实战名场面(铜头和尚输擂台)(2)

拆迁改造完成前的琉璃寺村

□策划热线互动调查部执行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丁丰林文图

在郑州市文化北路与魏河北路附近,过去有一个村庄名叫琉璃寺村,经拆迁改造后,现在成为琉璃寺村小区。从村名来推断,这个村庄应该和一座叫“琉璃寺”的寺庙有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琉璃寺村的得名,就是因为村旁有一座琉璃寺。

这座琉璃寺的历史可不短,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而且寺院的原名也不叫琉璃寺,而是叫兴国寺。那么兴国寺怎么改名叫琉璃寺了呢?兴国寺里的“铜头和尚”又是怎么回事?过去郑州五大奇闻之一的“地上涌牡丹”,又和琉璃寺有什么关系呢?

尉迟敬德亲自监修,“凤凰宝地”建起兴国寺

“琉璃寺赛龙亭,潘杨二湖俩大坑”,在琉璃寺村村民口中,历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琉璃寺的布局,与开封的龙亭相似,寺院门前有左右两座水坑,景色甚至胜过开封龙亭的潘、杨二湖。

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了这一景色了。因为琉璃寺村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城中村改造,琉璃寺原址也一并纳入改造当中。在2010年,琉璃寺村的村民已经整体回迁,搬进新建的琉璃寺小区里,在村庄的原址上,一座新的琉璃寺正在修建中。

原琉璃寺村党支部书记、《琉璃寺村志》的主撰稿人李志军介绍说,琉璃寺村是因琉璃寺得名的,但是琉璃寺以前并不叫琉璃寺,而是叫兴国寺。

李志军的说法在郑州地方志上也得到了印证。在1913年修编的《郑县志》寺庙目中,有“兴国寺在州北20里”的记载。在1915年编绘的郑县七区总图上,也标注有琉璃寺村的村名。

关于兴国寺始建于何时?李志军说,村里一直流传的说法是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兴国寺的名字,是取“上有天命,尊佛兴国”之意。

关于修建兴国寺,《琉璃寺村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年)的四月初八午时,在郑州的城隍庙附近,突起一阵黄风,卷起尘土,旋转着飞向天空,高至青天,下扫一里平地,黄风所到之处,花片飘落,并隐约传出百鸟朝凤之声。城隍庙的僧众感到奇怪,跟踪观察,黄风一直到现在的琉璃寺村附近才消失,并“现出一只大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泽,口噙莲花,高六尺许。观者近前,乃飞之,瞬时一片光明。”

“当时的地方官员认为这是“祥瑞”,是兴国之兆,就呈文向上报告,李世民看到后很高兴,批示“此乃凤凰宝地也”,降旨修建了这座兴国寺,还派了尉迟敬德亲自监修。”李志军说。

那么,兴国寺为什么改名叫琉璃寺呢?在琉璃寺村,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

兴国寺为啥变成琉璃寺?村里流传两种说法

说法1:郑州奇闻“地上涌牡丹”,兴国寺重修了“琉璃宝顶”

“不少老郑州人可能知道,过去郑州五大奇闻:天上降铜棺,地上涌牡丹,五龙池的水不干,郑州船城永不淹,黄殿坑里的蛤蟆不叫唤。这其中说的‘地上涌牡丹’,就发生在琉璃寺。”李志军说。

实际上,这一说法在《郑州志》上也有记载。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一月十五日,兴国寺的佛殿前,一夜之间涌现出莲花二枝,如碗大,高尺许,“其花则似牡丹。观者如堵”,并惊动了州府。此事在王渔洋先生的《陇蜀馀闻》及郑州人张调元的《京澳篡闻》二书中都有同样的记载。

莲花在冬季盛开,自然被人们称奇。而更为巧合的是:次年(1657年),顺治丁酉乡试,仅郑州一地,就有罗博、刘思专、毛九瑞、王士奇、李门人等五人同榜中举。又二年,己亥会试(1659年),毛九瑞、罗博、刘思专、李门人与张抱等五人同榜中了进士,于是人们奔走相告,认为这是兴国寺的佛光显灵,信徒们因此大修兴国寺。殿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屋顶全部用琉璃瓦覆盖,屋脊上各有五尺多高的琉璃宝顶,使整个庙宇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这些琉璃饰件在阳光照耀下,十几里地以外都能看到亮光闪闪的光辉,前来进香的善男善女就习惯称这里为“琉璃寺”,随着琉璃寺越叫越响,兴国寺慢慢就不再提起了。

说法2:铜头和尚输了擂台,兴国寺改名琉璃寺

在《琉璃寺村志》上,还记载了兴国寺改名琉璃寺的另一种说法。

在清同治年间,兴国寺出了一名主持,武艺高强,头大且光,百姓称他为“铜头和尚”。当时,在寺院东侧不远处有一个市场,市场上开了一个包子铺,老板姓范。包子铺每天杀猪宰羊,叫卖声特别响亮,影响寺院内的佛事。铜头和尚与范掌柜多次沟通无效后,就和对方打了个赌:铜头和尚摆起擂台,由范掌柜请能人来挑战,在100天之内,如果能打败铜头和尚,则铜头和尚走人。如果打不赢,则包子铺关门。

此后,范掌柜一直没能打赢擂台。到了第99天,包子铺里的烧火师傅做了一个梦,梦见范家供奉的药师佛(注:药师佛,佛教人物,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十二愿王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教他用寸钉扎进槐木桩子,让铜头和尚徒手抠出。烧火师傅如法挑战,结果铜头和尚无法做到,遂破了擂台。铜头和尚随后履行诺言,离开兴国寺,后来还参加了义和团,成了一位领袖。包子铺因为感激药师佛的帮助,就改名叫“琉璃光包子铺”。年复一年,范家的包子铺日益兴隆,人们便相互传叫成“琉璃寺包子铺”。

多年之后,铜头和尚又回到兴国寺,得知当年是药师佛托梦给烧火师傅,破了自己的擂台后,恍然大悟,认为是药师佛借烧火师傅点化自己。随后便尊重百姓的习惯,把兴国寺改成琉璃寺。

“这两种说法,都有传说的色彩,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兴国寺改名琉璃寺,是在清朝,而且此后的地方史志上,确实开始出现‘琉璃寺’的名字。”李志军说。

琉璃寺下挖出十几座石碑,见证寺院历史

琉璃寺的传说繁多,正说明它的历史久远。而在琉璃寺的原址地下,就曾经发掘出不少石碑,见证着琉璃寺的历史。

李志军介绍说,在2005年,就有村民挖出过一座康熙五十九年的《重修兴国寺卧佛大殿金装圣像碑》。在2013年,在琉璃寺村两委主持下,又在琉璃寺原址地下挖出石碑十余通,其中有八棱碑、重修碑、功德碑等,从刻造时间来看,从清朝到民国期间,几乎每30年左右,就有一通石碑。

和中国很多寺院一样,琉璃寺也免不了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当然也有人为的原因。最近的一次是在1927年,冯玉祥主政郑州时,主张将琉璃寺内的佛像毁掉,将琉璃寺改为了学校,此后琉璃寺就只有建筑留存。在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在别处新建了小学,琉璃寺就成了村委会的办公地。直到2006年,随着城中村改造被一并拆迁,旧的琉璃寺完全消失。作为琉璃寺村村民的一种精神寄托,一座新的琉璃寺正在原址重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