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欢歌景泰蓝入藏国家博物馆(探秘国家宝藏之)(1)

今天瞧瞧陕西历史博物馆三件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杜虎符”“阙楼仪杖图”。其中由马苏饰演的杨贵妃守护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一亮相,就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想起那日马嵬坡下,伊人香消玉殒,唯留这一缕芬芳留存千古”。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凄美的故事。

1 何家村惊世遗宝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基建工地现场一片忙碌。此时,建筑地基仅进入地表以下80厘米,却“砰”的一声打中了一个颇大的硬物——一只陶瓮,在陶瓮不远处,又出土了另一只覆有银渣的陶瓮及一只小银罐。在这3件容器内,1000余件精美器皿出世,大多为皇家专用,被誉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这批文物共计纯金器298两、纯银器3700余两、玉器若干……总值大约折合当时三千八百三十万钱,可购米300万斛,相当于150万男丁向唐政府交纳的租粟,就这还是没有计算金银器皿的加工费用和昂贵的药物价值。经鉴定,这些器物出自中华史上最浪漫和繁华的盛世——盛唐。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何家村遗宝。

其中发现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香囊上的葡萄花鸟纹是唐朝代表性装饰纹样之一。葡萄寓意五谷丰登、子孙兴旺,花鸟纹形态活泼,生机勃勃。

这件文物的精妙之处在于下部球体中的机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会撒落于外。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惊叹。

2 长恨归处一缕香

经专家考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可能为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而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刘震应是逃亡时将其仓促埋藏于地底,后因参加叛军,刘震夫妇在唐军收复京城时被斩,这些宝藏便从此不见天日。遗憾的是,虽然刘震的身份、时间、事件上都比较吻合,但是关于刘震出逃的这段史料记载并不在正史中,而是北大的齐东方教授在《太平广记》的《无双传》中看到的,而《无双传》只是一部传奇小说,所以这个人物作为窖藏主人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但此件银香囊除了牵出一段乱世秘史以外,更联系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凄美的篇章——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在马嵬坡被迫赐死杨贵妃,之后上皇密令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此段“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的描述,因以前“香囊俱为丝锦制”的错误观点,一直被视为无稽之谈或夸张写法,直到“熏球”的真名终于大白天下。原来唐代香囊实际为金银制,是唐贵夫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无论狩猎、出行、游玩,均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何家村出土的香囊则再次印证了唐代的香囊确属金银所制。

正因为史书记载与考古发掘的互相联系、彼此印证,我们才得以窥见历史真容的一角。这段经典的古代爱情故事,也因为精美绝伦的银香囊,而变得真实可辨、历历在目。

3 大唐“黑科技”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与其说它是香囊,倒不如说更像是一款高颜值的陀螺仪。因为它装香囊的原理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陀螺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对是集科技、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大唐“黑科技”。

当一个盛装的唐朝女子,佩戴着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向你款款走来。随着步伐的移动,她胸前的香囊也不停晃动。也许你会担心,里面装着的香料如果倾洒出来可就煞风景了。

不过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看来,担心纯属多余。不仅有颜值,香囊里面更是有心机。“古人精巧的设计,使得无论如何转动外壳,在机环和香盂重力的双重作用下,香盂都始终保持水平向上的姿态,里面的香料不会撒落出来。”强跃说道。

这是为什么呢?香盂保持平衡的原理,类似于航海中所用到的陀螺仪。随着海浪的颠簸,船体也不停晃动,用来指示方向的罗盘必须保持水平状态才能准确无误,陀螺罗盘则可以实现这一点。

这个原理就像小时候我们玩过的陀螺,你只要把它放在地上抽一下,就会看到高速旋转的陀螺保持与地面垂直的姿态竖直不倒,这充分反映了陀螺的稳定性。

事实上,在唐朝将陀螺仪原理应用到制作香囊后,过了数百年,欧洲才将陀螺仪技术应用于航海。“由此可见,唐朝科技水平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在掌握陀螺仪技术上比欧洲国家早了几百年。”强跃说。

不要觉得陀螺仪技术好像离日常生活很遥远。在你的手机里,就能找到它的存在。拍照的时候,手难免会抖动,但拍出的照片大多是清晰的。原因就在于,当你按下快门时,陀螺仪会测量出手机翻转的角度,将手抖产生的偏差反馈给图像处理器,对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给出补偿。除应用陀螺仪原理外,香囊的高科技还体现在制作工艺上。强跃指出,香囊制作中,用了錾刻和捶揲等当时最为精湛的金银器制造工艺。相比于传统的错金和鎏金工艺,这两种工艺更能打造立体、精细的金银器制品。錾刻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捶揲是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成片状,再按要求打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这一工艺成熟于唐代。

葡萄是从西域传来的水果,葡萄籽多,人们赋予了它“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出现也再次印证了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结果。

相关链接——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囊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法门寺地宫文物时,发现有熏香品9件。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唐懿宗奉佛的香炉3件,唐僖宗供养的“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这是唐代皇帝在宫廷使用熏香器的明证。

熏香,在中国起源很早,《周礼·秋宫·剪氏》中曾有记载,但那时的熏香是直接用某种草本植物,无须用特别的熏香用具,商周时期也无专供熏香的器物,春秋战国时有不少“炉”出现,大概主要用于取暖和煮东西,也有宫文物出土之前,唐京城长安附近地区曾先后出土有几件类似于香囊的器物。因无详细资料考查其名,人们以其形状和功能定名为“熏球”。

唐代香囊的传世品在外国博物馆和私人手中有收藏,但了解的人不多。人们多将这香囊理解为如唐代壁画上人物腰间悬挂的丝织品缝制的香袋或香包,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证明皇家所用的香囊是金银制作的器物,这就为我们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