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思维与成功模式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总结过这么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人生成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在稻盛和夫看来,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为秉持了积极的思维方式”,也“只有这个方程式才能解读我自己的幸福人生,才能解读京瓷和KDDI的顺利发展以及日本航空的成功重建”稻盛和夫认为,“将人引向正确方向的思维方式”比“能力”包括智商、体魄、专业技能等因素更重要如果思维方式有问题,人就可能沦为“才能的奴隶”,人生与事业都不会成功而财经作家严兆海则在《总裁商业思维》中则提出,思维方式、能力与热情这三大要素相辅相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善于利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再投入百分百的热情,积极进取、永不放弃,不断完善各种能力,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总裁商业思维这一行能不能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总裁商业思维这一行能不能做(专注执着极致化生存)

总裁商业思维这一行能不能做

商业思维与成功模式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总结过这么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人生成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在稻盛和夫看来,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为秉持了积极的思维方式”,也“只有这个方程式才能解读我自己的幸福人生,才能解读京瓷和KDDI的顺利发展以及日本航空的成功重建”。稻盛和夫认为,“将人引向正确方向的思维方式”比“能力”包括智商、体魄、专业技能等因素更重要。如果思维方式有问题,人就可能沦为“才能的奴隶”,人生与事业都不会成功。而财经作家严兆海则在《总裁商业思维》中则提出,思维方式、能力与热情这三大要素相辅相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善于利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再投入百分百的热情,积极进取、永不放弃,不断完善各种能力,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无疑,创新是总裁商业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总裁商业思维》做了充分、深入的论述。或许作者的认识有点“极端”,他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通过创新生存下来。所谓的“偏执狂”,就是在各行各业中能始终保持专注、执着与坚定,能做到极致化生存。具备偏执狂思维方式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极致,而做到极致就会有突破,于是,他的企业理所当然就会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

说到极致思维,有两位企业家的座右铭震撼人心。一句是史蒂夫·乔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好学若饥,谦卑若愚),另一句是“雷布斯”(雷军)的:做到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乔布斯堪称极致思维的典型,他对产品的专注和追求极致的精神造就了苹果的传奇。《总裁商业思维》因而提出,企业家都应该像乔布斯那样保持专注和追求极致的精神,拥有“铁人”的意志和偏执狂的热情,把匠人精神融入工作和产品中。顺着这个思路,传统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具备极致和创新精神的偏执狂型企业家。

“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是成功总裁的思维特质之一。所谓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应趋势,会大大增加成为成功总裁的机会;不懂趋势,被淘汰了都还不自知。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是善于抓住趋势的人。雷军一直关注手机行业的点点滴滴,手机行业的任何变革都被他尽收眼底。经反复考察,雷军认为苹果的成功正是基于顺应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潮流。所以他深信,随着手机用户的大规模增长,移动互联网必定能成为未来的趋势。在这个信念的驱使下,雷军陆续投资了20多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果然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市场,雷军也由此成了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将近4年的投资生涯,让雷军深深体验了把握趋势的滋味,做事因此也更讲究“顺应天意”。基于对整个手机行业的熟稔,雷军一直认为大屏幕智能手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机会。于是,他瞄准大屏幕智能手机兴起这个最大的风口,顺势而为,开拓顶级智能手机市场。在雷军看来,“风口甚至是必备,是大成的前提”。因为如果选错了方向,就像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光有勤奋也难有收获。也正是在“大彻大悟”之后,雷军说出了“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这句名言,这被认为是对趋势造富非常经典而又形象的阐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进入一个趋势行业,就等于坐上了高铁,就能用比别人快十倍、百倍甚至万倍的速度前行。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有了超越常人的思维,就有可能采取超越常人的行动;如果有超越常人的行动,就有可能得到超越常人的结果。所以,如果某个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出现亏损,一定是这家企业的经营者思维方式过时了,没有竞争力了。这时,需要做的是升级大脑,改变思维方式。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企业要想强大,企业家先得转变思维方式,真正具备睿智的领导者思维。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是老生常谈,但确是一个成功总裁非常重要的思维特质。正如作者所说:也许你没有能力决定别人的高度,但你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高度。人唯一可以掌控的竞争力,就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华人巨富李嘉诚只有小学学历,但正是这个当年在茶楼端茶送水的打工者通过多年奋斗,成了亚洲实业界巨子。他靠的是什么?持续不倦的学习!他一直都在不断学习并深受裨益。李嘉诚曾投资过Facebook,赚了20多亿美元。他对新兴的科技公司的洞察力,就是得益于每天对各种知识、各种信息的学习。李嘉诚投资的一个原则是:只买自己看得懂并且看好的企业。每次买入某个公司的股票之前,他都会仔细研读他们的财报,研究他们的商业规则。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财报由此成了他的英语老师、商业教练,也是他的私人投资获利来源。

不少顶级富豪都有终身学习的习惯。比尔·盖茨坚持每星期读一本书长达52年,其中许多书与软件或业务无关。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安排两周时间为阅读假期。“股神”巴菲特认为他的成功秘诀是:每天读500页书。史蒂夫·乔布斯则把他的博学变成了苹果公司的竞争优势。乔布斯曾说:“仅靠技术是不够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再融合人文科学,才会产生让我们心动的结果。”

成功总裁的思维特质,除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严兆海认为还应包括居安思危,保持警惕;资源整合,合作共赢;重视价值,价值为先;勇于创新,打破常规;求乎其上,只做第一;排除万难,敢于冒险这么几条。这个总结很全面,只是,一个人要想同时具备这些思维特质,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一家企业的总裁,只要能根据自身的思维、性格特点,具备其中一部分对他而言很重要的思维特质,能时时琢磨经营哲学,步子就可以迈得很从容了。

本文源自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