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地铁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从2006年开始,地铁人员的伤亡总数开始明显增加,事故折射出的是安全施工监测技术和手段的不足,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的欠缺。地铁实时在线监测主要针对以下两个阶段:施工阶段:对地铁进行健康监测(收敛、沉降、水平位移等),通过监测了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及时调整施工工艺,保证施工安全,实现施工过程中不间断的监测关键部位和采集关键参数;运营阶段:对区间的水平及竖向位移进行连续、精准监测,从而掌控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区间变形特征和规律,达到信息化监测的目的,当变化数值超过预警值时可及时报警,相关部门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服务范围
安全智能监测传感器 采集传输模块 智能监测云平台 专业施工安装 售后服务
监测主要内容
地铁施工期智能监测
序号 |
监测内容 |
监测设备 |
1 |
拱顶下沉降监测 |
单点沉降计 |
2 |
隧道内部净空收敛监测 |
拉线位移计,激光测距仪 |
3 |
围岩压力监测 |
压力盒 |
4 |
钢拱支撑应力监测 |
表面应变计,轴力计 |
5 |
隧道外周围地表沉降监测 |
压差静力水准仪 |
6 |
隧道外周围地面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
滑轮测斜仪 |
7 |
隧道外周边位移监测 |
拉线位移计 |
8 |
隧道内初衬或二衬锚杆监测 |
钢筋计(锚杆应力计) |
9 |
隧道外地下水位监测 |
水位计 |
10 |
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
测量机器人(全站仪) |
11 |
视频监控 |
摄像头 |
▲地铁施工期监测示意图
地铁运营期智能监测
序号 |
监测内容 |
监测设备 |
1 |
拱顶下沉降监测 |
单点沉降计,全站仪(测量机器人) |
2 |
隧道内部净空收敛监测 |
拉线位移计,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测量机器人) |
3 |
表面应力监测 |
表面应变计 |
4 |
隧道外周围地表沉降监测 |
压差式静力水准仪 |
5 |
隧道外周围分层沉降监测 |
多点位移计,分层沉降计 |
6 |
隧道外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
滑轮式固定测斜仪 |
7 |
隧道外地下水位监测 |
水位计 |
8 |
视频监控 |
摄像头 |
▲地铁运营期监测示意图
主要依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18);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 490-2007);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DB11-995-2013);5.《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DGTJ08-2041-2008);6.《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7.《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9.《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 202-2013)。
实现功能
1.自动化监测:打破传统监测模式,攻克隧道技术难点,对拱顶及周边收敛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隧道在线监测,全方位保证隧道整体施工/运营安全;2.无线传输:系统实现无线传输,无需长距离布设线缆、光缆;3.信息化处理: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权限登入系统可实时在线查看项目情况,打破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关联共享;4.信息变化趋势分析:将数据采集结果及时分析,得出结构物的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5.多重预警:当结构物出现异常时,会触发预警进行报警,可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将预警信息及评价结果告知用户,及时掌握情况;
6.多终端查看:支持手机、PC等不同终端进行数据查看,真正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掌控千里之外。
典型监测案例
1.西安地铁3号线;
2.武汉地铁2号线;
3.广东中山广珠城际铁路;
4.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
5.长沙地铁2号线;
6.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7.武汉地铁3号线;
8.深圳地铁12号线。
▲长沙地铁2号线支撑轴力监测 ▲长沙地铁2号线支撑轴力监测
▲深圳地铁12号线桥墩沉降倾斜监测
▲武汉地铁3号线运营期智能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