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教师写给家长的一段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师写给家长的一段话(一位中学教师写给学生家长的信)

教师写给家长的一段话

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成为第一批线上心理志愿者,与八年级3班牵手结缘,和大家有了生命的交集。愿能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尽我所能给予大家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疫情肆虐,来势凶猛,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让所有人措手不及,一夜之间无数学生、老师、家长被隔离到了四面八方。对病情不确定的恐惧、对隔离生活的不适、应对各种各样问题的慌乱、对孩子安全的担心,你们被各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困扰着、包围着,大家辛苦了!我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却也能理解几分。几天以来,我和其他老师们一直痛苦着你们的痛苦,担忧着你们的担忧。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是要相信政府。疫情爆发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做出反应,及时隔离、适时转移、奋力救治、全员检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各地援助队伍陆续赶来,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外地游子心系家乡,踊跃捐款捐物,把爱传递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防控是当务之急,自上而下都在集中精力为此奔波忙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口号,不是空话,而是板上钉钉的现实。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较为成熟的防控治疗方案和措施已经形成。再说这次感染者,绝大多数属于轻型,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传播性强、隐匿性强,切断传播途径是根本。于是就有了你们的奉献和付出。大家牺牲了自由、舒适和安逸,却为其他地方的人民竖起了一道牢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你们是勇士,是英雄!向你们致敬!

二是要相信老师。疫情已蔓延十多天,这段日子里最辛苦的莫过于老师们了。他们是联系学生与家长、学校、上级领导之间的纽带,他们既有苦劳,又有功劳,是最大的功臣!记得疫情开始时的兵荒马乱、杂乱无章,困难此起彼伏,身处隔离中的老师们一边调整自己的状态,一边照顾学生和家长,还要与外部沟通协调。别忘了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你们经历过的所有的恐惧、担心、紧张、无助,他们一样也不少。你们为自己家一个孩子提心吊胆,他们却要为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操心受累。记得刚刚进入班级群时,从班主任老师的留言信息就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不安,她没日没夜地陪伴、安抚学生,与各方联络帮着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她心疼吃不上饭的孩子,她担心发烧的孩子,她牵挂被转移到外地的孩子,她关心不能上网课的孩子,每天她都在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可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弱弱的她着实令人心疼!于是,我坚持每天与她保持联系,关注着她的情绪变化,询问班级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她分忧解难。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仁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老师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最好的注解。请相信我们的老师!

三是要相信孩子。接触十多天,我发现八年级3班的孩子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从开始的紧张害怕,到后来的情绪平稳,再到之后的安心上网课,状态越来越好!他们的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都经住了第一轮疫情的严峻考验。在父母面前,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可一旦远离了家人,他们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乐观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善良的品格却超乎我们的想象。这次经历就是上天给孩子们安排的一次磨炼机会。人世间几乎所有的爱都是指向聚合,唯有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分离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成长。孩子长大就是一个不断与父母分离的过程,所以父母应尽早学会放手,放手也是一种爱。父母与孩子分离得是否得体是衡量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请放下你的担心,因为过度担心就是诅咒,传递给孩子的是负能量。请变担心为信任和祝福,让孩子带着爱、希望和能量走向属于他自己的更加广阔的天地。请相信我们的孩子!

四是要相信自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休的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最初范本。所以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核心原则。大多数时候,孩子不听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应该先做什么样的人。悲观焦虑的父母很难养出乐观阳光的孩子,遇事退缩逃避的父母很难养出有责任担当的孩子。据老师观察发现,这段时间孩子们的表现远远好于家长。当你学会正确认识隔离和疫情时,你的状态可能会大有改善,否则你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刚刚开始复原的孩子们。随着形势一天天向好发展,奉劝各位放下焦虑,收起担心,振作精神,相信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父母。相信你能行!相信疫情过后,你们将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和孩子,你们将开启一段不一样的亲子关系。

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2022年3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