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规范停车,驶离前请扫码缴费。”市民赵先生在苏州姑苏区幽兰巷分散式泊位取车时,一靠近车位就听到这段语音播报提醒,“停了不到半小时,刚扫码发现是免费的!”近日,姑苏区首批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正式完工,运用智能地锁、高(低)位视频等多种智能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对8个街道片区、13条街巷道路、215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实施技术改造。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进入试运营阶段。

苏州老旧小区停车位(破解背街小巷停车难)(1)

作为苏州历史最为悠久、人文积淀最为厚重的中心城区,姑苏区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街区,区域内背街小巷众多、交通组织先天不足,姑苏区城管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靶向治疗“停车难、停车乱”这一民生痛点堵点,全面开展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

据了解,首批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因地制宜运用“智慧停车”新技术,实行“一路一策、一位一案”。其中,对幽兰巷、河谷街等5条街巷、91个车位安装智能地锁设备;对曹家巷、宋仙洲巷等3条街巷、62个车位安装高、低位视频抓拍设备;对花街巷、马医科等5条街巷、62个不具备施工改造条件的车位,安装支付二维码铭牌,实行“一位一码”电子收费模式。

苏州老旧小区停车位(破解背街小巷停车难)(2)

为保障每一个分散式停车位精准发挥最大效能,在现有道路泊车收费标准上,姑苏区创新性实行分类收费政策,对完成资格认定的居民与临时停放的市民实施差别化收费,针对性实行停车优惠政策,以保障区域内停车“刚需”人群。属地居民认证完成后,执行计时收费标准为1小时以内2元/小时,1小时以外1元/小时,单次收费5元封顶,实行车位不固定、不预留的资源利用优先原则;非区域内停放车辆参照苏州市区道路机动车停放服务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引导外来车辆“短停快走”,保障街巷道路交通顺畅。

苏州老旧小区停车位(破解背街小巷停车难)(3)

记者了解到,探索设立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作为“停车泊位优化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已纳入姑苏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将完成600个分散式停车泊位的建设目标任务。下一步,姑苏区将对符合分散式泊位设置条件的街巷逐一摸排筛选,在古城内的4个街道分别设立不少于100个、古城外的4街道分别设立不少于50个分散式停车泊位,盘活有限停车资源,改善背街小巷停车秩序,促进文明城市环境建设。

通讯员 王莉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