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镜像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去工作学习,生活中无所不见计算机,超市里应用计算机收银,学校里应用计算机进行更佳生动形象的教学,企业里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企业管理和工作。或者来说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
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世界上会发明计算机、以及第一台计算机究竟长什么样子的吗?
战争“研制”出计算机。
研发原因
研制计算机的想法其实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各国的战争水平都很低,占主要地位的导弹、大炮的水平就更低了。(因为美国投放到日本的原子弹投偏了)所以研制新型的导弹大炮是重中之重,为此美国陆军军械部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但是由于当时战争紧急,美方要求实验室必须每天制作出6张射表以便与军方对导弹弹道的研究。
但是万万没想到如此苛刻的要求他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实上每张射表都要计算几百条弹道,而每条弹道的数学模型是一组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迫于当时的计算水平有限,就算他们召集200个精通计算的学者共同制作一张射表都要花费将近2个月的时间,可是在“时间就是胜利”的战争时期,如此慢的速度怎么行呢!恐怕射表还没做出来,战争的胜负就以定了。
大家知道上图的女士们在做什么吗?
其实他们是在输入程序,这个庞然大物的计算机运行程序时需要有5位程序员同时操作,别以为输入程序只是敲键盘那么简单,在那个连显示器都没有的年代,输入程序可都是要搬动开关和重新连接线材的体力活呢。
当时的电子管
没错,正如大家所看,这整整一个房间是这个巨大计算机的“机箱”,所有配件像柜子一样排列在这个房间中,当时计算机研制的水平还不高,所以各个硬件的密集度还非常的低下,当然更与当时使用的电子元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的电子元件是如此之大的电子管(如上图)。
计算机的发展自从ENIAC诞生之后,世界的计算机水平才有了质的飞跃。下面是计算机四代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1949-1956)
- 使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电子元件
- 第二代(1956-1962)
- 使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件(第二代开始的计算机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
- 第三代(1962-1983)
- 小规模集成电路
- 第四代(1983-至今)
- 此阶段开始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的微处理器以及微型计算机都是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发展方向
- 巨型化
- (可不要误会成计算机要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其实正确的理解是: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目前正在研制的巨型机型计算机每秒能够达到百亿次)
- 微型化
- 网络化
- 智能化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水平也日益剧增,从1946年的ENIAC的诞生到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短短70年的时间发展如此之迅速,相信连当时第一台计算机的制作者也未曾想到。
计算机研制出来的初衷是为了战争,但是聪明的人类利用它的特性利用到了更多其他更有意义的方面,比如天气预报的预测(科学计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按照人工的速度是不可能预测天气的变化。所以我们人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总而言之计算机的发明一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最后总结不易,希望大家可以关注、转发、评论。
点击我的主页一定会有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没有爱奇艺、腾讯会员怎么办?一个软件通用电脑、手机、TV端
必收藏|小技巧免费观看下载各种VIP视频、付费音乐以及全网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