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点赞“方志四川”新媒体(二)

2022年8月22日,“方志四川”发布 《【特稿】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用心用情讲好四川故事——写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突破37万之际 》一文,系统总结近年来“方志四川”新媒体建设和发展情况,收获众多网友留言点赞。8月24日,“方志四川”整理发布《 【编读往来】网友点赞“方志四川”新媒体 》 ,再次获得网友肯定、赞许和鼓励。

认真品读细研每位网友给予肯定鼓励并饱含殷切期待的留言,深感作为地方志工作者做好文化传承工作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还需努力。这些深情留言,较多赞许,但我们深知,这是激励与鞭策,这是关心与期待,这是压力与责任。行胜于言,我们当变压力为动力,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要求,积极做好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挖掘者,以实际行动将“方志四川”打造为知名的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网友“夏威夷海景”留言

新媒体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方志四川”成功把四川作为“好酒”分享给37万多的关注用户,并传导给越来越多的读者,展现出四川方志人用新媒体拥抱新时代的与时俱进新姿态,可喜可贺!四川人在这里品味着家乡情,外地人在这里领悟着天府梦,读者与作者、编者共同享受着四川记忆、四川味道、四川魅力,一起抒发着爱家乡、爱四川、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也由此而更加喜爱“方志四川”。祝愿“方志四川”承载的四川“好酒”越来越浓,让越来越多的读者品味!

——网友“霜叶”留言

向"方志四川"表示祝贺!优异的成绩来之不易!成绩背后凝聚着"方志四川"编辑部领导和同志们对事业的责任与担当,辛勤的汗水与付出,默默的奉献与坚持。他们真的是用心用情在干事,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网友“敏于行”留言

“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正是四川方志人实现开门修志理念转变的明证。主要领导的清晰理念和编辑部同仁的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是矩阵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前提,当然,更离不开网友和读者的来稿、评论,互动支持。

祝“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网友“邓邓”留言

成都锦江区地方志办(编读往来网友点赞)(1)

祝贺方志四川,你们了不起!

我曾看到过方志四川,那时我和你们一样在全心思的维护、管理、运营《中华魂网》(网站和公众号),而且是一个人(免费工作),我当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负责全套的新闻工作,每天发布8条新闻,全年无休。由接手时的几百人关注,到离任时的10万人关注。最终,我累得到了,于2019年底患上急性脑梗,经过解放军305医院的专家大夫,经过20多天,没有后遗症的康复了。最后,我坚持到王晨上任,于2021年初才真正才离开《中华魂网》。

《中华魂网》是中央党校主管,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经办的红色传媒。我最成功的是有两个新闻在公众号的流量达千万人次: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首唱《我宣誓》(2000多万)和《缅怀胡耀邦夫人李昭阿姨在京逝世》(1000多万),留言点赞完全不能容纳!

刚才,我看到此文中有两篇文章过1500万人次记录,我觉得有可能是我的两篇文章,而且不是公众号,而是方志四川的矩阵媒体刊发的新闻稿,但是我还是很高兴!

我要真心地感谢方志四川的领导和编辑们,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到了大病后照样工作的机会,我会将我的余热(红色资源和红色后代们)献给方志四川的!让我们一起,一定要把方志四川做成中国最牛的红色媒体之一!!

老红军、八一将士、中央特科功臣之一陈昌之子,军挎记者陈龙狮敬上

——网友“澳门法治报常务副总编陈龙狮子”留言

成都锦江区地方志办(编读往来网友点赞)(2)

“方志四川”可称为全国各地方志和众多新媒体中出类拔萃的文化传媒。它已有近40万读者和5亿多点击量,说明得到社会公众真诚喜爱。称"方志四川″为新媒体中一个光辉亮点和一面光荣旗帜,我认为并不为过。

“方志四川”发布的文章主要是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内容,内容丰富,编辑水平高,文笔出众,实乃全国地方志新媒体中的佼佼者。

“方志四川”方志四川″编辑部全体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勤于职守,非常敬业!对我的文章该修改的必修改,使用字词精准,体现了高超的文字水平和编辑水平。感谢编辑部全体同志付出的辛勤努力!相信在广大作者、读者支持下,"方志四川″会越办越好,为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商务部退休干部蔡玲敬上

2022年8月30日 于北京

——网友“蔡玲”留言

成都锦江区地方志办(编读往来网友点赞)(3)

《方志四川》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已任,守正创新,当好党和人民喉舌,在众多新媒体中独树一帜,赢得了全社会广泛好评。其高质量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彰显了这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极强,文化底蕴极厚,办刋者水平极高的媒体。笔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等重大历史时刻,创作了一些小诗,承《方志四川》不弃,予以刋登,深以为荣。祝愿《方志四川》越办越好,为广大读者输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网友“老宁”留言

8月26日下午,蓬安县地方志办组织大家学习《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58期刊发的《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用心用情讲好四川故事》一文,以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郑莉的批示,令人鼓舞。“方志四川”取得的成绩,令人感动,特写诗一首,以示祝贺。

方志四川,步履雄健,

传承文明,行稳致远。

履职尽责,牢记心间,

存史资政,育人为先。

顺应潮流,主动求变,

创新思维,成绩斐然。

吸引用户,三十七万,

荣登巅峰,众人称赞。

修志同仁,砥砺前行,

坚定自信,再创佳绩!

——网友“一颗红心”留言

成都锦江区地方志办(编读往来网友点赞)(4)

我自己“感同身受”,受益匪浅。从《成都传·雪山下公园城市(上、下)》的写作,到公开出版、发行,“方志四川”见证了全部“流程”,我在题为《我愿意永远当成都的娃娃》的“后记”中,有简略记叙(因篇幅所限)。至今,该书的初稿、定稿与初始样书,都在编辑部里有“备份”。我真诚地对出版社编辑说,是“方志四川”的编辑与领导发现、挖掘了我这个“年轻的老男人”,如愿焕发了“第二春”……

——网友“易旭东”留言

作为一名地方志基层工作者,我是《方志四川》忠实的读者和作者。《方志四川》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推送速度快,对基层地方志工作启发很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近几年来,我的好几篇文章投到《方志四川》首发后,还被推送在澎湃新闻、搜狐网、腾讯网、四川省情网等多家媒体相继转发。我要特别感谢的是,每篇稿件编辑人员都认真审改,用心用情编辑,精心添加音乐、视频等背景材料,使文章增色不少。在此,衷心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衷心感谢编辑老师对我的厚爱和帮助!《方志四川》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

会理市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李燕

——网友“燕*紫气东来”留言

众多读者的阅读与鼓励、留言与分享,是对《方志四川》及新媒体矩阵的肯定,也是及大的鼓舞,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建没性作用,相信在全体方志人和所有新媒体人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方志四川》及新媒体矩阵在宣传党的政策、社会发展、收撰历史文献等会越来越好,看点精彩纷呈!

——网友“星空飞燕”留言

《方志四川》,爱您没商量。

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作者和资深媒体人,近4年来,我的散文、通讯和摄影作品,将近80%都是率先投稿到《方志四川》首发,随后会有大量的官方新媒体转发,以及传统报刊刊发。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方志四川》高瞻远瞩,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可读性、启迪性强,特别是能在第一时间快速、高质地编辑和推送文图并茂 声频视频于一体的作品,既而产生鲜明的立体传播效应,受到广大受众和作者的喜爱和追捧。我的好几篇散文和随笔在《方志四川》首发后,《学习强国》《人民网》《澎湃新闻》《华西都市报》《今日头条》《封面新闻》《阅读时代》《巴蜀史志》《精神文明报》等多家媒体都相继转发,并有作品获全省、全国征文奖。衷心感谢《方志四川》对我的厚爱和帮助!真不愧为广大读者、作者人生征途中的良师益友!

《方志四川》,爱您没商量。

祝《方志四川》在敢为人先、创先争优的新征程中,不懈进取,励精图治,再攀新高!再创辉煌!

——网友“晓风皓月”留言

成都锦江区地方志办(编读往来网友点赞)(5)

强大的编审队伍,是“方志四川”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加油

——网友“算术九章”留言

留言是肯定,点赞是鼓励,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历史增强我们的自信!

——网友“唐及民”留言

一曲忠魂,丹青史册扬天下

千门雅士,翰墨文心聚四川

——网友“烟雨横笛”留言

热烈祝贺《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突破37万!衷心祝愿《方志四川》越办越好!

——网友“曾向红”留言

全媒体时代,方志四川与时俱进,给写作者和读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一个共同走向更广阔蓝天的平台。

——网友“天一山人”留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网友“晨曦微露”留言

因为大学选修到方志学概论,因此与方志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但我真的很难不爱

——网友“过期了的小朋友”留言

弘扬中华文化,讲好四川故事,向辛勤付出的“方志四川”编辑部的领导和同志们致敬!

——网友“张德智”留言

见证“方志四川”从创办时的步履维艰走到今天硕果累累,每一步都融汇了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和决策智慧,凝聚了编辑者的开拓创新和辛勤耕耘!祝贺成绩,更祝福未来!新时代的方志人应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多努力!

——网友“倩儿”留言

广征博采,积少成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审发编校,陈何朱罗。

留言赞转,好评如歌。

夙兴夜寐,日月如梭。

方志四川,必成正果。

——网友“晓波”留言

巨大的成绩,历史性的进步,在地方志弘扬文化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网友“风月同天”留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用好互联网资源,传播新时代的方志之声,持之以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能量!

构建方志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发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志之声。

——网友“小月老师”留言

步履铿锵,星辰为证。“方志四川”行稳致远的每一步,都凝聚了编辑部的无数付出。我们品读每一篇文章,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巴蜀文化的魅力,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从志书的记载中探寻巴蜀文明的根脉,感谢“方志四川”每天为我们提供文化的盛宴。日拱一卒无有尽 ,功不唐捐终入海。祝“方志四川”越办越好!

——网友“离谱的大象”留言

方志四川确实是最勤奋的政务新媒体!不管是周末节假日还是夜半三更,从编辑排版到审核发布,365日天天如此!所有的辛劳在得到读者肯定的时候便烟消云散了,因为一切都值得!致敬四川方志人!加油!

——网友“三水一心”留言

紧跟时代脉搏,扩宽宣传途径,讲好巴蜀故事,传播四川声音,是四川方志人致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务实举措。为方志四川编辑部及全体同仁辛勤付出取得的成绩点赞。

——网友“绚绚”留言

“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工作重点,踔厉前行,成为同类新媒体的引领者,谱写了人民满意、人民喜欢的新篇章!

——网友“逍遥自在”留言

川大分馆建设好,方志为用吹号角。

隔年又建四五个,方志成果入大学。

宣传基地设东郊,桃蹊书屋志鉴绕。

昨年成果入到县,专柜专架点成面。

今年方志乡下座,建成书屋六百多。

多业并举搞宣传,方志人人不得闲。

传统文化常发扬,手脑并用忙忙忙。

点赞四川方志人!

——网友“刘忠安”留言

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祝方志四川越办越好!

——网友“孙玉峰”留言

“方志四川”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用心用情讲好四川故事,为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贡献方志力量。

——网友“申盘盘申碗”留言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祝贺“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突破37万!!

——网友“Sister ya"留言

“方志四川”用情用力讲好四川故事,传承巴蜀文明,希望越办越好!

——网友“杨帆”留言

“方志四川”紧扣中心工作,聚焦史志主责主业,能作为、敢作为、善作为。

——网友“琨”留言

信息权威、内容全面、历史厚重,方志四川,全国典范!

——网友“松石”留言

“方志四川”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读者朋友的精神食粮,祝“方志四川”更上层楼,分享更多的优秀文章和丰富多彩的地情文化!

——网友“华”留言

近年来,四川地方志立足“三个服务”,推出大量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作出地方志应有的贡献!

——网友“LH”留言

撒 撒 !热烈祝贺“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取得关注用户突破37万的好成绩!这个数字背后,不仅凝聚了全体志办人的智慧和汗水,更是办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衷心祝愿四川方志事业越来越好!

——网友“阿瑶瑶”留言

方志四川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祝愿方志四川越来越好。

地方志办近年来在加强宣传工作方面可圈可点,影响力持续扩大。点赞!

——网友“冯”留言

步履铿锵,星辰为证。行稳致远,砥砺追梦。这两句写的真好,这也是方志人在近两年里不断付出不断努力,取得的成绩。

——网友“菲雪”留言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传播面、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网友“刘源”留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很幸运在这个平台“认识”了那么多朋友。在别人的文字里遇见自己的悲欢,自己也得到启发和提高,这是编辑的幸事。感恩一路有你,未来继续携手向前。

——网友“雨涵”留言

笔耕不辍、以文会友。身为方志人,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自豪!

用心用情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方志人一直在努力!

——网友“小鹿呦呦”留言

祝贺“方志四川”,致敬辛勤小编!希望推出更多精品佳作!

——网友“雷雷”留言

用心耕耘,静待花开。身为方志人倍感骄傲,也深知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网友“逆反但讲道理”留言

用心浇灌培养,亲眼见证成长!

——网友“蒲剑雨”留言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方志四川”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