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车,15人,准备就绪,可以出发,第二车,12人,可以出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学城的交通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学城的交通现状(3000余人120多辆大巴)

大学城的交通现状

“第一车,15人,准备就绪,可以出发,第二车,12人,可以出发……”

4月13日凌晨3时,夜色沉重,在浙江万里学院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一场战“疫”正在打响:3366名学生教职工紧急转移,闭环运送到绍兴的隔离观察点。

4月12日,鄞州区通报2例新冠病毒初筛阳性感染者,感染者居住于浙江万里学院钱湖校区。为此,万里学院全面实施静态管理,分12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按照66个网格组进行管理,迅速让校园静下来。两个校区共计20179名师生员工进行了核酸检测,13日凌晨0点30分,20179名师生员工报告全部为阴性。

疫情发生后,鄞州区迅速划定疫情防控三区,万里学院13号至20号宿舍楼、钱湖餐厅、小里家宾馆划为封控区,万里学院钱湖校区成为管控区。当夜,宁波市决定紧急转移封控区内学生教职工,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此前,确诊病例所在的宿舍楼里共计324名学生已全部经闭环转运至隔离点。

这是一场3366人的紧急转移,其中学生3187人,教职工和家属179人。“编组更细一点,转移才能更快一点。”应急指挥部里,万里学院党委书记、执行指挥长蒋建军不断查看编组进度,按照市里发来的酒店准备情况,根据容量进行动态编组,确保隔离房间与转运人员数量匹配,迅速完成转运任务。

指挥部里,紧张又有序,大屏幕实时显示学生转运情况,学院党政领导与职能部门及时处理情况,指令迅速下达,值守老师组织学生有序走出宿舍,保持安全距离依次登车。

方案做细做实,才能实现安全有序转移。万里学院设立了60几个网格,学校中层干部担任网格长,下面还有副网格长、小组长。每个网格负责5至15名学生不等,一有车来,就安排准备好的学生登车离开,不作过多的停留。全校530名教师全部到岗,转移工作开始后,绝大部分工作在宿舍一线,时刻保持与学生联系。

13日凌晨3点45分,英语系大二学生小吴收到了出发转移隔离的消息。在辅导员的招呼下,小吴拉上行李箱,在宿舍楼下开始等待。面对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的辅导员,小吴挥了挥手。而在隔壁宿舍楼,同学们已经开始陆续登车。

“自前一天接到原地隔离的通知,到现在,紧张的情绪有些释然。”12日上午8点半,正在宿舍收拾书本准备上课的小吴接到了通知,学校发生疫情,所有学生就地隔离。“当时还有点不敢相信,学校里竟然发生疫情。”还没等小吴回过神,辅导员发来的消息,学校会将三餐送上门。

尽管知道宁波发生疫情,但得知同学中有人感染,小吴还是有点紧张。“尤其是得知,确诊病例就在隔壁的18号楼,离我们很近,心里有点慌。”

随着时间推移,很快学校发来消息,全员核酸检测。操场上,望着排队的同学、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小吴的心情有了些许放松。“当时想到,这个应该很快就没事了,明天应该可以恢复正常了。”就这样一直到晚上10点,小吴等来了转移隔离的消息。

“同学们,不用紧张,我们一直和你们在一起。”宿舍里,正当同学们因隔离需要带什么而不知所措时,辅导员蒯烨给大家了发来消息。同时还给大家推送一篇“隔离时需要带哪些物品”的温馨提示。

虽然已是深夜,可小吴毫无睡意。因为她还有一个任务——车队长,她要负责同车的20多位同学。“同学们,抓紧收拾行李!”群里,小吴提醒着大家。

凌晨时分,随着120多辆大巴车驶入校园,这场千人大转移也拉开的序幕。根据统一安排,小吴和3000多名同学,将被转到了绍兴的集中隔离点。

13日上午7点30分,伴随着最后一辆大巴车驶入隔离点,转移结束。

内容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