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又起,越来越多的人被封控在家。身边的好多朋友都在一边刷剧一边线上办公,干活摸鱼两不误,小编也加入了摸鱼的大队伍,追平了一部豆瓣开评8.4的高分历史剧——《天下长河》。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

《天下长河》剧照

《天下长河》是由张挺导演,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罗晋等新老戏骨们主演的一部古装历史剧。剧集开端在康熙十五年,连日的大雨导致黄河多处决口,百姓葬身鱼腹。

为治理黄河水患,罗晋饰演的康熙重用尹昉饰演的落第举子陈潢,二十余年政局讳莫,君臣协作艰难治河。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

剧中的康熙

故事讲的是治水,但又不完全是治水,四十集故事铺陈看下来,康熙皇帝从意气风发的稚气少年蜕变成城府颇深的帝王……

故事让人看到了朝局倾轧下普通人的平庸之恶与高位者的道德冷漠,也看到了无数史书都在反复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那就是人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就是从不会吸取教训。

“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汉娜·阿伦特

而就在这么一部角色性格塑造鲜明的男性群像戏中,却出现了众多明亮的女性配角。

之所以称其明亮,那是因为在这些女性角色身上出现了即便在服化道吹嘘通稿满天飞的宫斗剧中都不曾出现过的正经的清初女性装束,也就是说,她们穿对了。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3)

剧中的皇后

01

按画复原的孝庄太后

尽管《天下长河》是一部没有女主的电视剧,但是奚美娟老师扮演的孝庄太后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忽略掉的一个重要角色。

如果说绝大多数观众心目中的孝庄依然停留在斯琴高娃的老年版与宁静的青年版上的话,那么奚美娟的孝庄则更贴近于清初历史中那个犹如定海神针一般存在的老妇人。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4)

宁静版孝庄

没有了指点江山的霸气,也没有苦苦纠缠的情爱。只是一个年少时陪姑姑嫁给姑父的蒙古姑娘,青年时在偌大后宫中排序倒数的无宠后妃,中年时在朝堂上委曲求全的孤儿寡母,年老时抚养孙儿平衡辅臣的成熟政治家。

所以,孝庄太后的性格绝不可能是外放的,内敛而坚韧才是对这个清初最重要女政治家的准确评价。奚美娟老师,做到了。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5)

奚美娟版孝庄,眼神坚定沉稳

在电视剧中,孝庄出场的时间并不多,却没有一次是废镜头,帮康熙弹压满洲旧贵族的跋扈,敲打明珠、索额图等外戚势力……作为一个慈祥的祖母,以自己的手段与阅历,慢慢为孙子铺平这黑暗艰险的帝王之路。

孝庄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政治家,一如《孙子兵法》中说的“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抗御八面来风之人,又何须拍着胸脯高声急呼“我孝庄”?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6)

奚美娟版孝庄剧照

其实,除了人设上的丰满之外,奚美娟老师在剧中的装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让人不禁拍着桌子感叹:“终于有一个好好给太后梳头发的剧了!”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7)

孝庄常服像

对比故宫流传下来的孝庄文皇后常服像来看,奚美娟老师除了脸不够圆之外,几乎将人物内在气质和外在装束还原出了九成不止。

02

稳固如山的辫发包髻

关于清宫的电视剧刚出现时,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还珠格格》中头上夸张的大板子,此后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金枝欲孽》、《甄嬛传》等等清朝北京的电视剧开始层出不穷的搬上荧幕,随之而来的就是这种夸张的板型头饰形象深入人心,好像没有这块板别人就看不出这是清朝的事儿似的。但其实,她们都戴错了,这个叫做大拉翅的大黑板子,是清末才出现的。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8)

《甄嬛传》中的大拉翅旗头

清朝女性的发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辫发包髻,第二是两把头,第三是大拉翅。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9)

辫发包髻

清朝满族女子的发型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演变过程,就像所有朝代的统治者们一样,一身装扮都是经历了由俭入奢的递进模式。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0)

二把头

这三个发展阶段中,辫发包髻的持续时间应该是最久的,我们熟知的康雍乾三代都在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天下长河》中的康熙朝。奚美娟老师扮演的孝庄梳的正是辫发包髻。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1)

清初满族女子常服画像

满族女性最早生活在关外之时,并没有过多的金银首饰用来装饰自己,而且满族女性的日常劳作也是很繁杂的,因此长长的头发只是简单的梳成长辫子,然后盘在头顶固定。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2)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3)

清初至清中期 吉服头饰从辫发到钿子的形成

如果是讲究一点的,可以再用黑色的纱巾将头发整个包起来,用一些简单的首饰插在包巾外面,整个发型就称之为包髻。

虽然清初没有太多女性肖像画流传下来,我们可以找来几位康熙朝后妃的常服像,就能知道这种发型有多简单了。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4)

孝昭仁皇后,发型中稍有装饰

康熙朝的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慧妃博尔济吉特氏,这三位不管是从家世背景还是后宫位份上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康熙朝前期站在顶峰的贵族妇女。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5)

孝懿仁皇后,辫发用黑色纱巾包裹过

但是高位如她们,出现在画像上的常服装扮依然是素衣薄饰,丝毫不见奢靡之风,除了孝懿仁有包发之外,另外两位都只是简单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既没有两把头,更没有高耸入云的大拉翅。可见,清早期流行的装束风尚还是以简练质朴为主。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6)

慧妃

03

吉服常服的有缝切换

说起清朝宫廷女性的装束,也不是随便搭配的。出席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配什么发型冠饰那都是有明文规定的,这些规定在乾隆年间形成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在《天下长河》中孝庄太后的衣服换的不多,但却都是符合定制的。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7)

孝惠常服,衣饰素净,内衬马蹄袖中衣

后妃的服装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重要分类:朝服、吉服、常服、便服。朝服是后妃服制中最高等级的服装,基本上后世皇后流传下来的正式画像都是身着朝服的,但是朝服却是她们穿着频率最低的衣服,几乎只有最高等级的朝廷祭祀庆典活动才需要穿。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8)

孝仪纯皇后朝服像

排在第二位的叫吉服,这种衣服的穿着频率高一点儿,比如家里头过个生日、过个节,宴请一下命妇之类的都可以穿。吉服就是在吉庆场合穿的,可以装饰团花或者团龙。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19)

孝庄吉服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0)

吉服相比朝服款式要简单一些,但又比常服要正式,胸口的花纹根据穿着者的位份各有不同

《天下长河》里孝庄举办宴席宴请诸位满洲旧贵族时穿的就是吉服,此时的孝庄一改平日里的辫发,戴了一种叫做钿子的冠饰,这种冠饰用来匹配吉服,既不过分华丽,还显得正式。剧中的孝惠太后也戴过此种头饰。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1)

温僖贵妃墓出土钿子

目前已出土实物中,最早的一件清代钿子出土于康熙温僖贵妃墓中,它拥有“状如覆箕”的外形,还有骨架、内胎、钿花这三个最重要的组成结构。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2)

清晚期凤钿

这种冠饰在清朝得到了贵族女性们持续的追捧,搭配吉服和常服都可以,根据装饰的不同还能变换各种风格,例如乾隆朝的富察皇后就会装饰通草绒花,素净之余更显皇室风范。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3)

清 绒头花(图源自@故宫博物院)

04

明艳照人的清初汉女

《天下长河》中除了宫廷里的女性角色,还有两位民间女子也有出色的演技和靠谱的装束。一位是现任河道总督靳辅的夫人,另一位是前任河道总督王光裕的女儿。

她们两位的服饰就引出了清朝一项极为重要的服饰政策,那就是“十从十不从”。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4)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5)

雍亲王题十二汉装美人图屏(部分)

清朝初年,为了缓和剃发易服政策形成的极端民族矛盾,统治者颁布了一个十从十不从的条令,现今流传的版本不同,内容略有出入,但是大体相似。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6)

雍亲王题十二汉装美人图屏

条令中有例如男从女不从,男人必须满族装扮,女人不用遵守;生从死不从,活着的时候穿满族装扮,死了入殓可以用汉族装扮;官从吏不从,当官的必须满族装扮,那些干活的小吏不用必须遵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比如老人、孩子、和尚道士都可以依旧穿着汉族传统服装,也可以不要求剃发。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7)

可以看到,此时虽然有敕令,但汉女的服饰还是向满族服饰的风格和形制靠拢

民族关系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缓和,服制的改革也得以推进。这里的男从女不从就体现在了电视剧中。

剧中王光裕的女儿柔儿身着明朝末年常见汉女装束,广袖的立领大衫,外面罩上宽大的长比甲或是披风,下面穿一件马面裙,衣裙形制更接近明制汉服。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8)

着汉装的王光裕之女柔儿

再加上柔儿在父亲戴罪自杀后被没入官妓,服装的颜色非常的鲜亮,都是浅粉、嫩绿的搭配,给人一种明艳的感觉。不仅仅是服装,柔儿的发型也是明代流行的圆髻,与满人的辫发相差极大。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29)

着汉装的王光裕之女柔儿

剧中靳辅夫人的一身青色常服袍,可以明显区分出清朝满汉女子不同服装的分属。历史上靳辅的夫人有两位,原配杨氏,继室白氏,从姓氏看都像是汉人,亦或是汉军旗人。

而剧中靳夫人的背景却是满族人,这应该结合了靳辅母亲那拉氏是满族人的人设。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30)

靳辅夫人旗装

清朝的汉女大多都会选择穿着襦裙或是衫裙的装扮,也就是上下分身的裙装,而满人女子则会穿着窄袖的袍服。朝廷在日常穿着中并没有明令禁止满汉女子在服装上的互相借鉴。

例如《红楼梦》中出现的女装,除了旗人经常穿着的袍、褂等等之外,也有大量的汉族上下分身衫裙的描写,可见当时许多女性的装扮处于一种满汉混搭的大环境之中。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31)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藏于旅顺博物馆),可以看出女性装扮为上下分身衫裙

《天下长河》已近尾声,尽管剧中为了角色塑造虚构了许多女性人设的故事情节,造成了一些硬伤。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32)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藏于旅顺博物馆

例如孝惠章皇后并不是剧中那位疯了的皇后,而是顺治的第二位博尔济吉特皇后;大阿哥的母亲惠妃并不是纳兰明珠的亲妹妹;孝昭仁皇后也并不像剧中说的那样遭到康熙的冷待;但是这些也并不妨碍观看这部剧的质感。

最后套用剧中常常出现的一句台词:希望黄河安澜,百姓长安。

清代服饰系列图解(天下长河没想到)(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