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吃完了某些食物有肚胀或恶心的感觉,很多家长都认为这可能是对这个食物过敏。不见得,孩子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人体对某些食物很难消化,吃了以后身体会有不舒服的感受或表现。虽然这些表现与食物过敏有重叠之处,但他们引起症状的原理是不同的,因而诊断及治疗都不一样。

食物不耐受引起的问题只表现在消化道,但过敏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可表现在全身。过敏是IgE介导的,食物不耐受不是。

对食物敏感和对食物过敏一样不(食物不耐受不同于食物过敏)(1)

常见的引起食物不耐受的食物类型

01 身体缺乏某种酶来彻底消化某类食物

如:乳糖不耐受,这是因为身体里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来消化奶制品。 还有某些豆类食物会产气过多而引起肚胀及排气。或麦麸不耐受,吃了小麦等会引起腹泻及孩子生长不佳。

02 对食物中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如:味精,很多人做饭都爱加味精来提味。或水杨酸,常见于水果及蔬菜中。或胺类物质,见于发酵的过程中或存在于香蕉、菠萝及巧克力等中。吃了后会引起皮肤潮红、偏头痛、鼻塞及腹泻等。

03 肠激惹综合征

这是一种慢性疾病,有时与吃某种食物有关,表现为吃后肚子剧痛及腹泻等。

04 心理因素

有些孩子仅仅因为心理因素就会对某些食物感到恶心及有消化系统的症状。

对食物敏感和对食物过敏一样不(食物不耐受不同于食物过敏)(2)

食物不耐受的表现

这些表现和食物种类及吃进去的多少有关。

如:

恶心、肚子绞痛、胀气或腹胀、呕吐、烧心、拉肚子、便秘、头痛或偏头痛、皮疹或皮肤潮红、荨麻疹、疲劳、易激惹或紧张(咖啡因不耐受)及贫血等。

食物不耐受的检查及诊断

食物不耐受不像食物过敏那样可以考虑皮肤针刺试验或血的检查来诊断,食物不耐受主要是依靠“试错法(trial-and-error)”法及呼气试验来诊断。

如果孩子在食用完某种食物后马上有反应则要排除是食物过敏,如果不是食物过敏的话医生可能会用试错法来一一排除某些食物是否是引起反应的原因。试错法需要家长给孩子的食物做日记,记录每天的食物及出现症状的时间及表现,医生会通过日记来判断孩子对哪些食物有可能有不耐受。

为了更进一步确定,医生可能还会让孩子逐一地慢慢加回这些食物来观察引发的症状。

对食物敏感和对食物过敏一样不(食物不耐受不同于食物过敏)(3)

食物不耐受的治疗

治疗上就是避免食用对其不耐受的食物。在购买成品食物时,一定要注意读该产品的食物成分。烧心的症状可以用抑酸药物治疗,乳糖不耐受可以用乳糖酶治疗,但一定要遵医嘱。

孩子对食物有不良反应不见得都是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也很常见。有症状要及时看医生,胡乱地做过敏原检查或食物不耐受检查可能只会更混淆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