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比尔-盖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教授王琪女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成为今年四川省内高校唯一入选者。

67位新院士来源广泛,评审更关注候选人学风道德及政治经济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无疑是对当选者科研、技术实力的最高认可。

在本次新当选的67位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57人,61岁至70岁(含)的10人,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当选。

在新当选的67位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研究院所18人,企业及医院18人。其中,有多位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新疆、甘肃等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同时本次还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根据中国工程院公告,此次对候选人学风道德以及政治经济等问题格外重视、严肃对待。第一轮评审环节,暂停了1位涉及论文被撤稿事件候选人的资格。第二轮评审环节,暂停了1位因违反八项规定尚在诫勉谈话影响期内候选人的资格,对3位相关候选人的违纪情况在学部范围进行通报。评审选举过程中,要求院士们更加注重了解候选人的学风道德、政治经济表现和个人品行等情况。对于存在学风不端、道德缺陷等“硬伤”的候选人要格外慎重,对于存在违纪违规行为或者政治经济问题尚未作出结论的候选人要果断“搁置”。

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研究,四川大学王琪教授成四川省内高校唯一入选者

根据四川大学官网公布的信息,王琪教授是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她也是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首位长江学者,并担任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中国代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等多个职务。

自1984年以来,王琪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长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致力于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加工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省科委等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以及与美国Rohm&Haas公司、DoW化学公司、荷兰DSM公司的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在发明塑料加工新技术新装备如固相力化学加工新技术新装备、塑料管旋转挤出加工新技术新装备,建立聚乙烯醇热塑加工和熔融纺丝新技术,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橡胶,制备无卤阻燃塑料和泡沫塑料,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微型加工和3D打印加工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多项成果已获产业化应用。

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等;获准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5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70余篇,学术会议论文280余篇。

推动行波堆新型核电发展,比尔-盖茨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本次增选的院士名单中,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包括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在获选名单中,盖茨工作单位标注为“泰拉能源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泰拉能源成立于2006年,由盖茨参与投资创立,并亲自担任董事长,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一种新的核电技术——行波堆(Traveling Wave Reactor)。

据公开资料显示,行波堆是一种小型核反应堆,是能满足四代核能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的金属燃料钠冷快堆。采用铀锆合金燃料,换料周期长并可以大量使用贫铀,机组可利用率设计值高于90%,具有高效利用铀资源、减少乏燃料卸出量等优势。与其他四代核电技术相比,行波堆可以直接利用废弃的铀以及只需简单转化的核废料,可以在贫铀条件下运行数十年,产生的废料远少于常规反应堆。

比尔·盖茨近年来来华频率颇高,也多是以泰拉能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推动其第四代核能技术行波堆落地。目前,泰拉能源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并推动行波堆落地。具体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分阶段实施小中大型商业化行波堆电站的建造和运行计划、提升商业行波堆相较于现有三代堆的经济性。

浙大高分子材料博士(专注高分子材料研究)(1)

附: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

浙大高分子材料博士(专注高分子材料研究)(2)

天虎科技 杨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