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词语,是指对极少的钱都要计较,引申指对极小的事都要计较。尽管它带有贬义,可是小小的词语却有大大的内涵呢,你知道"锱铢"到底有多重吗?
让我来告诉你,《说文解字》中讲到,"锱,六铢也。""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可见其重量或数量之微,古人因此就用"锱铢"来比喻极其微小的重量或数量。在《礼记·儒行》篇中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就用到了锱铢,其中孔子说:"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其规为有如此者。"孔颖达解释说:"言君虽分国以禄之,视之轻如锱铢,不贵重也。"即使分国作为俸禄,也视之轻如锱铢,这才是真正的儒者的规为。"轻如锱铢",当然是表示重量;
从历史潮流中走来,即便如今我们不再习惯将"锱铢"挂于嘴边,却不得不承认,起源于春秋的它曾受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一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道出了秦统治者的蛮横奢侈;程登吉的《幼学琼林》中一句"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道出了对贪心之人的厌恶;沈从文的《菜园》中一句"他不能同人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 也就使这人变成最可爱的人了"一句道出了对不拘小节的认可。上至春秋下至近代,"锱铢必较"一词似乎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从过去的"锱铢"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利用各种干涉仪器精密测量,计量方法的演变过程昭示着时代对准确度和可靠性的要求。聂荣臻同志也曾明确指出"没有计量,寸步难行"。"锱铢必较"是古人巧妙运用计量的产物,更是近现代应该借鉴的计量文化。
图文/莫丽敏 史灵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