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起陇西》聊起(9)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风起陇西》,里面出现了很多官职,之前也聊了一下三国的官僚制度,本期主要介绍三公九卿都是哪些官职,以及部分三国名人的官职


感谢各位的关注、评论、点赞


开始说具体内容之前,先介绍几个名词:

散官,音sàn guān。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汉至南北朝,朝廷有时对高级文武官员于本官外另加位亚三司、仪同三司等名号,以示尊崇而无职掌

上公,位置比三公更高的官职

三司,就是三公;同三司,就是官职等同于三公;亚三司,就是官职比三公略低


具体划分按照从高到低,来简要梳理一下三国时期的官职

三国官职制度排行(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哪些)(1)

钟繇

上公:

丞相,最早是战国时设立,有时也叫相国,是百官之长。曹操做过丞相,但是曹丕称帝后就不再设置丞相之职。蜀汉只有诸葛亮一人做过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也不再设置,东吴有丞相之职,但是实权很小,重大决策都不参与

太傅,就是辅佐皇帝的官员,位于三公之上。是朝廷的重臣,统管军政大权,曹叡即位后任钟繇为太傅,还曾赐予他涮火锅的五熟釜

大司马,最早是汉武帝设置,位于三公之上。曹魏的大司马曹仁,蜀汉大司马蒋琬,东吴大司马吕岱(吕岱可能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上公,去世时96岁)。东吴还有左大司马、右大司马,施绩官至左大司马

上大将军,这个官职三国时期只有东吴有,位于三公之上。专门为了表彰陆逊而设置,后来吕岱和施绩也曾任过此职

大将军,最初在战国时设置,位于三公之上。三国时魏国的夏侯惇、蜀汉的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


三国官职制度排行(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哪些)(2)

秦汉官僚体系

三公:

一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分管全国的军政要事,地位高于九卿。三国时期的三公已经成为虚衔,一般只是荣誉象征。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九卿上:

骠骑将军,位同三公,三国时期各国均有这个职位,曹魏的曹洪,蜀汉的马超、李严,东吴的朱据等人都官至此位

车骑将军,位比三公,职位比大将军、骠骑将军低,比九卿高。曹魏的车胄、张郃,蜀汉的张飞、廖化等人官至此职

卫将军,位亚三公,职位低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比九卿高。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曾任此职


三国官职制度排行(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哪些)(3)

九卿

九卿:

治粟内史(大司农)、典客(大鸿胪)、郎中令(光禄勋)、奉常(太常)、太仆、卫尉、廷尉、少府、宗正。职责依次为:主管财政税收,接待外族外国宾客,掌管宿卫宫殿门户,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掌管宫门警卫,掌管刑法狱讼,服侍皇帝,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


这期内容就是这些,下期讲讲三国时期中央官员的奇闻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