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百功

普智私董学院 院长

德荣投资集团 创始人/董事长

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企业赋能增长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逆势增长4:定价制胜----定价策略的十大效应

经济低速增长,产能日益过剩,成本控制逐渐达到极致水平,于是企业要实现最终目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涨价"似乎成了很多企业急需采取的唯一手段。

利润=收入-成本=销量×价格-成本

疫情之后,许多企业蠢蠢欲动----涨价,前有"海底捞、西贝涨价道歉"事件,后有"丰巢超时收费"引起公愤事件……太多企业采取鲁莽的"强盗式涨价"策略,轻者让客户感知极差,重者引起公愤。(本文发布时,丰巢科技公司已于2020年5月15日发布道歉信。)也有一些企业采取的"涨价策略",消费者反应并不强烈,甚至让客户感知较好。比如京东"京准达、京尊达"等收费方式没引起公愤,反而客户自愿付费享用这个服务。抖音最低档推广从98元涨到100元(每一个档次都涨价了),也没有引起客户的巨大不满。我初步预估,这两家企业的涨价策略使他们的收入每年增加数千万甚至数亿,期待他们能够公布数据。

为什么同样是涨价,结果却如此不同?因为后者把握了"客户真实支付意愿"这个核心定价要素,而前者依然紧抓"成本"这个传统的定价法宝。我国有太多的企业不懂得科学定价,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而科学、系统的定价策略可以让企业在6-12个月内利润翻倍,大多数人不信,但我们这几年辅导多家企业实现"利润倍增"目标!

在我们逆势增长的系列文章中,结合普智私董学院多年的学习、研究、实践,与大家分享几篇关于"定价制胜"的文章。

定价策略经典案例及分析(定价制胜----定价策略的十大效应)(1)

本文与大家分享有效定价的十大效应:

一、声望效应

对于奢侈品来说,价格就是身份和社会威望的标志,是"高品质和专有性"的指标。奢侈品的基本定价策略是:周期性涨价,绝不直接打折促销。

二、品质效应

部分消费者一直坚信"便宜无好货",价格就成了品质指标。当购买者不确定商品真实的品质时,价格就很可能成为判断质量的指标。Braun的一款电动剃须刀涨价后,销量增加四倍。三、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原指病人在接受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治疗后,疗效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价格的差异确实会引起明显的安慰剂效应,所以"低价策略"并不会让所有客户满意。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类似场景:"贵有贵的道理,这瓶价格高一点的酸奶就是好喝一点"。

四、锚定效应

德国管理学者西蒙在他的书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小镇上,兄弟俩开了一个服装定制店,哥哥负责在后堂设计、加工,弟弟负责在前台接待客户。每次客户询价,弟弟都会大声问哥哥价格,哥哥会大声说"40欧元",弟弟转头告诉顾客"20欧元(你没看错,弟弟说的就是20欧元)",客户很开心地买了。

无论故事的真假,这里反映的"锚定效应"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难以避免。各种来源的信息最终都可能发挥价格锚的作用,锚定的过程甚至不需要有意识的参与。

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许多商家可以利用"锚定效应"使利润倍增。比如,某企业900美元的行李箱一个都没卖出过,但通过价格"锚定",卖出更多250-300美元的行李箱。

五、中间价效应

当购物者即不知道产品系列的价格幅度,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高品质、低价格等)时,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中等价位的产品上。这意味着商家可以利用产品组合的"价格带"引导客户购买某种价格水平的产品。

消费者对产品的客观质量和价格组合信息知道得越少,"中间价效应的魔力"作用就越强烈。

六、稀缺效应

金宝汤,是当今美国首屈一指的罐头汤生产商。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甘顿(Camden),产品畅销全球120国家及地区。除了浓缩罐头汤之外,该公司近年亦开始开拓其他食品市场,例如浓缩食品、非浓缩汤品、即冲汤粉、肉汁等。

金宝汤常用营销手段是"限购策略",比如:每人限购12罐。

七、"9"的效应

每个产品都会有相应的价格门槛,所谓"价格门槛"指的是某个价格点,价格一旦跨过了这个点将会引发销量的明显变化。我们有时也用价格弹性来衡量价格对销量的影响,价格弹性的定义是需求变动率除以价格变动率。

在顾客支付意愿内的价格,"9"是个很神奇的数字。比如,99.99元比100元让客户的接受度更高。同时注意:顾客从左向右阅读,因此他们对价格的感知逐渐减弱。

将价格定位9.90元或9.50元没有意义,如果想低于价格门槛,那么价格设置越接近价格门槛越好,在这个例子里是9.99元。试想一下,如果某件产品每年销量1000万件,单价多0.09元(9.99-9.90,客户感知并不明显),则利润增加90万元。如果按照净利润率5%计算,9.90元定价,销售1000万件,则利润为495万元;如果按照9.99元销售,利润直接提升18%(90万➗495万)。

八、损失厌恶效应

同样数量的绝对收益或损失,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大于收益带来的对应的正效用。商业环境中,购买产品或服务支付的一份价格可能产生负效用,个人所支付的金额是一种牺牲、一笔损失;相反购买一件商品或享受一份服务代表一种收益,产生正效用。

商业应用案例:支付3000元,返还300元----这样的方法比直接打九折(直接支付2700元)会让很多买家感受到更高的净效用。因为,3000元的负效用由所购买的物品抵消,300元的现金收入带来了额外的正效用。

九、价格结构效应

客户效用是我们衡量产品或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是支付,一次性支付比分批次支付的负效用要低;如果是收益,分批次获益的正效用比一次性要好(特别小额的收益除外)。

比如,交物业费,"一次性交一年"往往比"每月交一次"的负效用要低;发奖金,"每月发一次"比"年底一起发"的正效用要强。当然。如果每次交费1元或获得1元,估计多数客户效用没有太多变化,因为金额太小。

价格结构是区分市场细分的定价战术,包括:产品-价格组合设计、价格计量单位设计、价格区隔等,以后有机会专门撰文分享,此处不再赘述。

十、心理账户效应

心理账户是指消费者将他们的交易分配到不同的心理账户当中,每个心理账户受到不同消费行为和价格敏感度的影响。比如,在我们炒股赚钱的当天,给家人买东西的支付意愿要强,因为我们把炒股赚的钱放在了"意外收入"账户。再比如,销售员的一句"先生爱老婆,真舍得花钱",可能就将老公的心理账户由"功能账户"转移动"情感账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很可能就会降低。


以上只是定价策略的一部分指导理论,并且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组合设计、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定价策略也将不断进步,比如美国定价学者研究"神经定价"发现:价格信息激活了大脑的疼痛中枢;取掉货币符号,消费者大脑疼痛中枢的反应变弱;所以尽量避免在广告或价签中使用货币符号,除非它能够提升顾客的个人形象或地位。当然,大脑研究在市场营销和定价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

总之,定价是一门值得长时间研究、实践、改善的学问,利用好定价策略能够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利润倍增。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所有精力基本都用在了"利润=收入-成本=销量×价格-成本"中的销量和成本----不惜一切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竭尽所能降低成本、压缩费用,却往往忽视利润公式中的"价格"因素。

科学、系统的价格规划,可以让你利润倍增----普智私董学院和全世界价格策略咨询机构的实践早已证明!

定价策略经典案例及分析(定价制胜----定价策略的十大效应)(2)

*本文参照了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美国管理学者汤姆·纳格等人的相关文章和书籍,特别感谢他们对“定价战略和技术”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