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8日讯 据劲彪新闻报道,生活中,我们周围会有很多朋友、同事,相处时也许你都不知道,你身边忽然会冒出来一个名人,还是国际名人。我身边就有一位,曾经在我现在还在的晨报的同事,他叫刘洋。
你还真可能没听说过,甚至现在在晨报的很多同事也都没听说过,因为十多年前他干的好好的,突然辞职进京了,去央视了,跟小崔“实话实说”去了。
他偶尔才回来一次,几个投脾气的同事一定要吃顿饭喝口小酒,这才知道他又跟小崔“长征”去了。
等小崔不知道干啥去了的时候,刘洋再回来拿着从巴西背回来的酒,我们大家边喝边唠,才知道他已经独自背着行囊走了几十个国家,成为国际知名雕塑艺术家了。
为什么说,他是名人,别人出国是看景点,他出国是制造景点。他完成的几十件公共雕塑,分布在北极、地中海、加勒比海,撒哈拉沙漠、潘帕斯平原,永久的留在那些国家为人民所观赏,所到之地,都会升起五星红旗。
关于采访他的语言就有英语、法语,波斯语;俄语、西语、印度语,葡语、阿语、希伯来语。印有他的海报会贴在某个欧洲的城市或美洲的小镇,甚至有国家元首坐直升飞机来给颁奖。
刘洋其人
别看刘洋过去是干报纸的,上过几十个国家的报纸,要说在家门口被写专访还真非我莫属。不是我想沾光,也不是我最了解他,更不是我写得好。
说个理由看你认可不,18年前的同一年我们前后脚进报社,如果这还站不住脚,那么我曾经给他们两口子在太阳岛参加雪雕比赛时当过力工,而且也是唯一的,够资格吧!
那么,刘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怎么就成国际名人了呢?
这么说吧,十多年前他喝一瓶啤酒脸就红喝两瓶就倒,现在喝一瓶脸还红,啤、白、色混着喝半宿不醉;没有啥运动天赋,组织了晨报的篮球队,还当上体育部主任;没看到过他拿照相机,竟然做上央视的编导;上大学学的是食品,现在变成雕塑艺术家;英语就会三句半,却成为国际雕塑营联盟秘书长,已经走了30多个国家;有电脑这么多年,敲字跟我一样还用“二指禅”,愣是敲出了一本书……
在我的印象里,刘洋脑袋里面像长了图画一样。当时报社没有专业美编,排版要用排版纸画版样,那是一格一个字,版式要按规矩图文不能破栏,就是不能串大块,要想把长短不一的文章和大小不定的图片弄整齐喽,对一般的编辑真有点难。找刘洋,他问一下多少字、几个片,就像画素描一样你照着排吧,分毫不差连标题空间都留好了。让我真是佩服,也帮我不少忙,在这里谢谢,晚了点哈!
那时候,没有网络,很多稿都是自采,或者剪报纸,没片儿咋办?找刘洋,看看你这说得啥事,用钢笔三下两下画了个漫画,版面好看多了。
要说他啥性格?
不拘小节,不讲穿戴,不剪胡子,不斤斤计较,不计得失,不唯利是图,为人善良。这都跟我差不多,我就差没出过国了。前两天他回来,我上他家谈签售的事儿,见他还是满脸胡茬子。唠了一会儿,我拿着书顺便让“名人”也签个字儿,他整支破笔写一笔就没水,糊弄着画了几笔,我老心疼这本书了。
他不顾家,这点我比他强。十多年了家庭环境一点没变,就是多了一幅地图,上面东南西北贴了不少雕塑作品,应该是在那里创作的纪念。
他就是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独创世界,每一步都靠自己,靠自己对每一件事情的执着,靠对个人理想的不断追求,成为一个完全自我左右人生的艺术家,成为一个雕刻人生的“刀客”。
也许他的一切荣誉都是他个人的,但是奥运冠军仲满给他的评价很准确:我是“剑客”仲满,他是“刀客”老羊,虽然刀剑不同,文化各异,我也知道在艺术的圈子里没有世界冠军,但是我们一样在世界各地升起五星红旗,为国争光。在尼泊尔的雕塑营创作结束时,尼泊尔国家总理给他颁奖,够档次吧。
刘洋如是说:人活着,不是有钱就可以的,现在更想过一种能行走,更男人、更自由一点的职业,带着这点梦想,可以很开心,能活得有滋有味。
现在,刘洋经常去大学做讲座跟大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创作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得,传达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央美院讲完,又在自己的母校农大讲,中间出国稿创作回来后马不停蹄又上武大讲,然后收到吉大的预约,真够忙活的。
我琢磨,刘洋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在这里。
刘洋其家
要说他的家,得从两方面说。
先说他专长吧。现在来讲,他第一是雕塑家,有“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的头衔。第二他是活动家,别看说话不喊不叫,也不很严肃,嬉皮笑脸就把事谈成了,要不然能满世界跑?他还是旅游家,跑了几十个国家,不花自己兜里的一分钱,天天出国还赚钱。
再说说他的家庭吧。从我们认识,在报社他基本就是夜班编辑,不到半夜12点后回不了家。就这样,不知道他咋搞的对象,有一天通知我们去参加婚礼,突然成家了。
还是上夜班,又突然辞职进京了,跟当时最火的央视主持人小崔整“实话实说”,虽然不露脸,我们会在片尾字幕上看到导演有个叫刘洋的,这个“刘洋”一定就是我们认识的。
说这么多,就是要说自从他结婚前到结婚后,开始上半夜基本没在家,后来基本白天黑天都不在家。幸亏他有孩子了,媳妇还算有个作伴的。
就这么说吧,他这快二十年了基本没着过家。我问他你一年在家能有多长时间,他心思一下:一个月吧。我感觉好像没那么长时间,因为他回来我们一般都聚一下啊,可是我们聚的次数越来越少,不是关系远了,因为在QQ和这几年刚兴起的微信上,经常看到他在满世界跑。所以,他每年具体多长时间在家,只有他媳妇知道。
这就得说说他媳妇了。
说实在的,对他媳妇我一点也不了解,真的只是他俩结婚的时候第一次见过,后来听说她的婚纱竟然是自己做的。
十多年了,没有过接触,甚至有时候想:他们还是一家不?
今年春节刘洋一定是回家了,虽然我们没在一起喝一下,但是从他在微信上发了一张合家照,一家三口举着春联,原创春联,而且是他媳妇的手写的非常耐人寻味的汉隶。这证明,他们一家子很和谐,女儿已经是初三的大姑娘了。
趁着刘洋不在家,我通过微信和媳妇私聊了一下,她的微信名是:快乐的小黑!
刘洋老婆也姓刘,叫刘琴,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道外正阳南小学美术老师,一直没换过工作,这点不像刘洋。
一提起和刘洋过多少年了,说到婚礼上她自己设计制作的礼服,这个“快乐的小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十七八年前,一点也没有后悔嫁给这样一个从来不着家的男的。
原来,这俩人儿在上学的时候就“勾搭”上了,怪不得当时有好几个美女总跟他套近乎,他都嬉皮笑脸的应付应付。刘琴交代说,上完初中就考了师范,当时刘洋上高中大她一岁,俩人是因为艺术有了来往。而刘洋是个“不务正业”的人,在农大学食品专业却对绘画、雕塑感兴趣。他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到处闲逛做买卖,为了讨好她的父母才找了个很“正经”的工作,就是干报纸。
别说,这工作真是“正经”,我记得刘洋好像一天也没出去采访过,直接就当上编辑,而且是夜班编辑,从哪儿以后不到半夜基本就不回家了。
又扯刘洋哪去了,还说他媳妇吧。她媳妇长的挺漂亮,还真有点黑,怪不得叫“快乐的小黑”哪!
“从那次设计自己的婚纱礼服开始,把我内心的设计梦给激发出来了,当时我还是很犹豫自己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服装设计师,记得当时刘洋说:你认为你是个设计师你就是,不在于你是不是专业,你敢试试么?于是我‘一气之下’决定向国际女装大赛投稿,当然在设计绘图制作上,他还是给我很多建议和帮助,就这样第一次设计就入选了杭州武林衣秀女装,接下来又我们又入选第七届国际虎门杯女装大赛获得铜奖。”小黑发微信说。
看来,跟不着家的刘洋她没后悔不说,还被激发了灵感。还多次以雕塑家和画家的身份跟老公参加创作营,成为国际雕塑创作营的一份子。
刘洋奇事
刘洋是个神奇的人,也遇到过很多奇怪的事。
刘洋走过长征路,经历过三次生死考验,他背起行囊独自走了几十个国家,每次都会留下一座永久的雕塑作品,是最活跃的中国雕塑家,有了自己的世界雕塑地图,他创作的过程以及创作时遇到很多奇闻轶事。
早年,刘洋想离开本地媒体,就向央视生活栏目投了简历,结果就被聘用了,但因为当时女儿刚出生,又第一次发烧,他就放弃这个机会,央视那么好进吗?可刘洋说,能聘上一次就能有第二次,果然没过几个月,他就进了CCTV还当上“实话实说”的编导。
在离开哈尔滨之前,北京成功申办奥运,正在征集奥运主题国际雕塑作品,刘洋投了稿,通电话对雕塑办主任于化云说:“于老师,我的稿很好,相信组委会能认可,等我去中央电视台,咱们沟通就方便了。”于老师觉得这小子太狂妄了,你说你作品好就好啊,央视是你想去就去的么?这人靠不靠谱啊!刘洋的雕塑真的被通过,雕塑作品还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展出,而随后真的去了央视。就这样,刘洋两条腿一起迈,一脚踏进CCTV,一脚踏进艺术圈。
由于热爱雕塑,多次应约参加世界雕塑营的创作,仅会几句东北式英文的刘洋怎么就成了世界雕塑联盟的秘书长了呢?
刘洋每到一个国家去创作,他都认为自己代表了中国人。他态度严谨,工作之余非常愿意帮助他人。刘洋说,相比之下中国人干活会用巧劲,一些老外干活有点笨,他拿出中国人的思维一指点老外很受益,所以组委会和雕塑家们都愿意和这个中国人打交道。
他是一个幽默的人,虽然英语比较烂,但他能用他充满东北味的中式英语讲笑话,跟他同去的中国雕塑家王小慧说,刘洋在哪里,哪里就有欢笑。
去的很多国家,接触了很多艺术家和创作营发起人,刘洋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创作营经常征求刘洋的意见,慢慢的他成为活动的策展人。他发现活动中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如何能让所有活跃的优秀艺术家有更多的机会,更方便的交流呢?为何不成立一个国际雕塑联盟呢?
顺其自然,刘洋成为“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的秘书长。刘洋就这样以他个人的魅力,走上世界雕塑艺术大舞台,你不觉得很神奇?
在尼泊尔的创作营闭幕式上,突然戒备森严,一定是要来什么大人物。第一排中间坐着一位慈祥的白发老人,深后总是形影不离站着穿迷彩服的警卫。颁奖的时候,老人拿着奖状送到他手里,可是他却摆着pose等着拍照,旁边人捅了捅他一下才看到老人还一直举着手等着跟他握手,他感觉老人的手很柔软,都说大人物手是软的。
回到北京后才想起来查找这老人是什么人物,搜“尼泊尔总统”不是,再搜“尼泊尔国王”没有,接着搜“尼泊尔总理”,看到一张老人和温家宝总理的合影。真没想到,这样一个普通的雕塑营竟然是国家总理颁奖。
刘洋其书
书!别看现在玩儿手机的人多了,看书的人少了,可是写书的人不少,差不多有点小名儿的人都写。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年代写书的多是自己拿钱出书,出版商靠印书就赚钱了,不只靠卖书赚钱。
要说刘洋出书,纯粹是应邀的,自己没花一分钱。而且写序的是崔永元,写跋的是和晶,推荐的有主持人敬一丹,有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有《士兵突击》编剧兰晓龙,有环球航海家翟墨,有击剑奥运冠军仲满,这组阵容够强大不?
“刘洋是我的老部下。看到他这本书,我真的觉得自己还挺荣耀的。……他已经走了30多个国家,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了几十个大雕塑,大的都是这些国家的景点了,让我随时都可以去那些地方看看。我感到很惊讶,原来一个人如果有志向,有定力,能做多么大的事。”——崔永元
“当我们第一次说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他已经凭着自己的乐趣写完一部分文字了,这让我意外,而他本人对这些文字是否可以做成一本书并不执着,完全出于好玩儿和对生活的体验,反而是我觉得我们需要不同生活方式的展现和分享,于是‘晶读’做了这本书的策划。”——和晶
“把梦想过成生活,刘洋兄弟这样的活法,我看,拿什么都不换。”——黄健翔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书名:《刀锋上的行走》,作者:刘洋,销售分类:人物传记/雕塑游记,出版日期:2014年8月,定价:39.80元。
从这些名人的推荐里,你也许看不出这本儿书里有什么味道,你也别把她当成艺术专业类的书籍。反正我看过后,没把她当成游记,反到是在听刘洋口述走世界的经历,从语言风格上像是刘洋再说单口相声。
你要真想品尝一下她的口味,我就选摘几段,看看能不能把你笑掉大牙。
这是一段在以色列受伤的经历:
多次出国还是第一次到医院就诊,以色列的医院进大门就要安检,在整个医院里看到持枪的保安要多于看病的大夫。医院门口停了一辆装甲车,车顶上坐着几个漂亮的女兵,但是身上的长枪让人难有非分之想,何况我还举着一跟血淋淋的手指。
进到手术室,医生问我要不要打麻药?
拔手指甲还可以不打麻药吗?
要是一定要打麻药那还问啥啊?看来还是有人选择不打麻药。
我怎么能不像一个男人,给中国人丢脸?于是,义无反顾地说不用麻药,医生见怪不怪,也没看出他眼神中流露出仰慕或者惊奇,但肯定不会鄙视。拔手指甲很简单,就是用钳子楞拽。医生双膀一较力,“啊”一声哀嚎,我是真没忍住,本想咬碎钢牙,不发一声。
哀嚎之后,结果指甲没拔下来,看大夫身板很壮啊,没吃饭啊。大夫又一发力,还是哀嚎,还没拔下来。
这不是逗我玩吗,不知道我没打麻药啊。正想着第三轮开始了,我没哀嚎,感觉到手指甲一点点地离开了生它养它的地方。关云长刮骨疗毒不过如此。其实,我都疼得哆嗦了,关云长当时应该也哆嗦了。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隆重地竖着我的左手中指。这样不礼貌的动作陪伴我读过了最后几天,一直到后来漂浮在死海中,我依然竖着中指,而且举得更高……
风趣、幽默,谁能把自己不打麻药拔手指甲说得让人可乐。
我们很少有人能走遍世界,但有一些事是只有你到了那里才能知道,比如说诺曼底:
我在法国参加的雕塑创作营在诺曼底,就法国来讲,这个地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应该仅次于巴黎了。“二战”的时候,英美联军在这个海岸登陆,相信不会有人承认没有听说过诺曼底。
就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方,在地图上却查不到,当地人告诉我要到那个地方的火车站名字叫“沙龙”。很多地方就是有名无实,我们都知道关里关外,你在地图上依然找不到。关于地名的乐子还很多,我们有北京、南京,而东京却跑日本去了。最逗的有个北京车站叫“北京西站南广场东”。
一次到日本,我想富士山是一定要去的,头天晚上到楼下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去富士山,我到至今无法确定他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反正就是这个人,在网上帮我搜索,打了长长一个单子。我一看大体看得懂,就是从哪个地铁转到哪个地铁,再转哪个轻轨,再转哪个高铁。日本的地铁几点到几点走,你中间有几分钟的转车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
攻略非常详尽,再加上此前我也经常坐日本地铁,还有好心的人帮助,我终于坐上最后一辆列车上。大约快到中午,我终于到了“富士山下”这一站,站台很小没有旅游区那种繁华,日本的景区和中国的就是不一样。也许我到的是富士山后门。站台周围都是山,看不到戴白帽子的富士山的影子。
日本人的英语本来就不好,山里的日本人英语就更差了。爬山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同行的,以为一样和我去富士山哪,心里就觉得稳妥了。边走边聊,当他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富士山的时候,在我的本子上写下,这里是群马县,而富士山在静冈县,富士山在南面,群马在北面,原来“富士山下”不在富士山下啊!
和他的书名《刀锋上的行走》一样,我的主要是他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经历,不谈专业也不说艺术,口语化的风趣语言就像在你耳边讲故事。“南美最大的赌场”、“伏尔加河畔的渔夫”、“穷国的富校车”、“王妃的澡堂子”……各地的风土、人情看得我捧腹大笑。
他还要干什么?还要去哪里?看着他近期的路线图,我相信他一定会把世界走遍。
一个人,一个行囊,走遍世界,这是一个男人的人生传奇。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在这个物质裹挟人性的时代里,他清醒,所以他快乐!与你共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