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91日讯(王秀霞) 近日,三亚居民拍摄到一只猴子在海中游泳。这只猴子的气特别长,在海里能游好长时间不换气,游泳水平堪称一流。此番情景令许多人都羡慕不已。许多哺乳动物天生就会游泳,有些人类却学两三个月还不会游,人类的游泳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哪种游泳适合长距离慢游(三亚猴子泳技了得)(1)

事实上,猴子确实会游泳,但水性并不太好,且大多数都不太擅长游泳。此外,猴子的游泳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虽然智商高,四肢灵活,却也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这项本领。和猴子一样,人类也不擅长游泳,这主要是由人类的身体构造决定的。

首先是鼻孔的位置。绝大部分灵长类动物的脸都是扁平的,所以鼻孔开口的位置与腹部位于同一侧,也就是鼻孔大多是朝向下方的。

对于用四肢行走的动物来说,它们游泳不需要怎么变换姿势,和在陆地行走时的姿态基本一致。而且它们鼻孔又比较高,只要稍微抬头,鼻孔就能探出水面呼吸,游泳自然也就变得非常容易。而灵长类动物则不同,入水后鼻孔会朝进水里,如果不去掌握专门的技术动作,则无法顺利呼气,游泳也会变得困难。

此外是浮力的大小。从物理的角度来说,游泳时最重要的就是浮力。为了让身体获得更大的浮力,就必须增大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但人类的手脚是从身体的两侧和正下方长出来的,游泳时浮力较小。若要同时满足“飘起来”和“游得快”两个条件,唯一的选择就是横躺在水面。然而在这种姿势下,即便把脖子向后扭到90°直角,也依然无法抬出水面。所以人类在游泳时,要么把整个上半身抬出水面(蛙泳蝶泳),要么扭转身体让鼻子高出水面(自由泳)。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训练才能掌握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天生就会。

哪种游泳适合长距离慢游(三亚猴子泳技了得)(2)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仰泳对人类来说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看起来不需要掌握很多的游泳技巧,但要求游泳时鼻孔的开口必须保持和水面平行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的波浪,水花就会溅入头部的呼吸道内,还是非常危险的。

游泳不易,一定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来掌握,贸然下水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一定要珍爱生命,安全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