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最新儿童标准身高对照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最新儿童标准身高对照图
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身边的孩子们平均身高都有所增长,普遍性的男孩、女孩都高,家长们看着身姿挺拔的孩子,打心眼儿里高兴。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身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人的身高物质基础是骨骼,与身高相关的主要是头颅、脊柱和下肢长骨 3 部分。
专家提醒:
人的身体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按照自上而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的。
头部发育最早,出生时,新生儿头长就为成人头长得1/2,而新生儿的头颅长度是其自身身长得1/4。
相形之下,下肢发育较迟,新生儿出生时仅为成人的 1/4,因此,人出生以后下肢长骨的发育对身高影响最大。
小编的一个朋友,他家的孩子今年13岁了,由于孩子的身高,一年长不了一公分,朋友非常的着急,而且截止到今年13岁,个子只有150公分。
在学校里看到其他孩子个子都到170以上,不仅孩子感到自卑,父母也是天天着急,父母平均个子都在一米六以上,按照父母的身高来说,即便是遗传,孩子的身高也不会太矮。
可是近一年来,他的身高一直没有动,经常排在最前排,刚开始的时候,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发育晚,因此身高不会长得太快。
后来经过其他人的劝说后,朋友便带着孩子去了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骨骼几乎接近了闭合的情况,医生说:像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再长一些,才13岁的孩子为什么就成了这种结果呢?
你以为宝宝长得慢,可能并非如此
孩子出生后的身高增长是有规律的,家长可以记住几个重要数值:
宝宝出生后第1年身高应增长25厘米;第2年应增长10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生长速度为平均每年5至7厘米;青春期阶段每年增长8至12厘米。
如果孩子身高生长速度没有达到对应数值,要警惕是否为矮小症,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如果父母是晚长,孩子晚长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要提醒家长的是,要每年定期给孩子监测骨龄,定期测身高,看看孩子的骨龄是不是正常规律的变化,每年能否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
过去晚长的孩子比较多,一是那个时候缺衣少吃,营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大多数孩子是偏瘦的,偏瘦的孩子骨龄往往偏小,晚长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二是过去的孩子,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夜生活”,没有电子产品,睡得往往比较早,并且吃的东西纯天然的更多,不像现在食品的不安全,电子影视作品的影响,现在早发育的孩子非常多。
多留意:
孩子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排除可能的疾病因素,内分泌疾病、慢性疾病(如肝炎、哮喘、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究竟孩子是不是晚长,这需要医生检查后才能得出判断。
发现孩子长个儿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疗。
盲目大补,当心儿童性早熟
盲目进补会延缓生长发育
如果儿童补药服用过多,就会干扰儿童的消化吸收能力,在儿童营养和热量已经充足时额外增加补品,并不能达到补益的效果,反而可能延缓其生长发育。
盲目进补会导致疾病
儿童过量补品还有可能引发疾病,对儿童健康带来危害。
近年来,曾经发生儿童因服用维生素过量而中毒的情况,这是因为家长害怕儿童缺乏维生素,长期给儿童大量服用所导致。
要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通常都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所以,总会有一些个体差异。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比小伙伴长得矮,或有的容易生睦病,家长们常常会因此而焦急,但是,这时却不能盲目的让孩子吃些补品,以免适得其反。
标准儿童身高参照表,男孩女孩都有
很多父母可能对于孩子的身高标准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个关于儿童标准身高的参考:
孩子的身高计算公式,青春前期儿童生长计算公式2-12岁的身高(cm)=年龄×7 77。
两岁之前的儿童的身高不按此方法计算,身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出生时身高平均50cm,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出生头三个月,平均每月身高增加4cm。婴儿三月龄时身高可以达到62cm左右。
第2-3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cm,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cm。1周岁时达7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平均增加11-12cm,两周岁时身高约87cm。
两岁以后至青春前期平均每年增加约7cm,青春期受内分泌的影响,出现身高增长高峰,男性比女性晚两年。
在身高增长高峰时期,男性一年身高平均增加9cm,女性平均增加8cm。青春前期的身高增长是2-12岁身高(cm)=年龄×7 77。
长高运动处方,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晨起慢跑5~7分钟后,做柔韧性和放松练习20分钟,包括做劈腿、前后弯腰、摇动抖动身体等动作。
在单杠上悬垂(每次20~30秒)。可做无负荷悬垂,再做有负荷悬垂;做正向手握悬垂,也做倒挂悬垂(双脚用绷带固定)。
跳起摸高,双脚跳起、单脚跳起轮流做。每次练习应当尽力去做,争取每次跳得尽可能更高些。
登20~30米高小坡或楼梯,上时放松,下时加快速度下,重复2~4次。
请两人协助,一人握住双手,另一人抓住双脚,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身体,每次20秒。
游泳;打篮球,打排球;跳跃,每天跳跃,自我练习,由少到多,可早晚均做,每天跳跃20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