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二日,位于西直门内的安民厂火药局发生大爆炸,惨烈程度不亚于天启年间的王恭厂大爆炸。
“安民厂灾,震毁城垣廨舍,居民死伤无算。”(《明史·五行二》)
然而巧合的是,崇祯年间的安民厂火药局,其前身恰好就是天启年间的王恭厂,只不过是改名换姓搬迁了而已。
安民厂的职能和编制跟王恭厂一模一样。
那为啥在天启年间发生大爆炸后,崇祯年间的安民厂再次发生大爆炸了呢?这次爆炸又导致多少折损?其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为何安民厂大爆炸不如王恭厂大爆炸知名度高呢?
1、安民厂就是改名后的王恭厂
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六日上午,位于京师西南隅宣武门里的王恭厂,突然发生强烈的火药大爆炸。
其受难死伤人数、对建筑的摧毁等,比万历年间盔甲厂大爆炸还要惨烈,导致数千军民人等的折损。
尽管其爆炸原因被说的玄之又玄,其实就是工匠操作不慎导致的爆炸,或者是囤积火药时发生意外。
跟任何的超自然事件都没有半毛钱关系,更不可能是在研究所谓的核武器。
明廷在大爆炸发生之后,就已经把具体伤亡人数、建筑摧毁数目,以及大爆炸发生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了。
王恭厂及其附近数里的建筑几乎都被摧毁。
当然不是被大爆炸直接给夷为平地,而是大部分建筑都是爆炸发生后,被强烈的震动和冲击波给震塌的。
所以给军民造成伤亡的最大原因,不是被爆炸给自己一波流带走,而是如同地震一样房倒屋塌,被砸死砸伤及掩埋废墟中所致。
王恭厂作为爆炸发生地,自然是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库存的火药、火器等物都基本上全部报废。
但因为当时辽东与后金战事的需要,所以制造火药、火器及其他武器的任务不能停,所以在大爆炸发生后的第三天,明熹宗朱由校就宣布重新选址建厂。
“查的西城日忠坊地方,设有御马监外西新厂房三所,共计二百余间,其中甚为宽阔,即便改为安民厂。”(《明熹宗实录》)
王恭厂被搬迁到京师西直门里了,同时也获得新名字安民厂,可以看出明熹宗对他寄予的厚望。
一方面是希望制造神器对抗后金,保国安民;一方面是希望它别再出安全事故了,要不然京师百姓还得跟着遭殃。
在宣布王恭厂大搬迁的同时,明熹宗还在京师三大营抽调三千人,在王恭厂的废墟里抛坑挖土,看能不能抢救出一些还能用火器。
如果能挖出还能用的,就运往安民厂进行整修,完事再把废墟残渣清理好,被炸出的大坑填平垫实。
后来把王恭厂的旧址改建为戎政署。
安民厂的规模虽然不如王恭厂,但是其人员编制跟王恭厂一模一样,其生产职能也跟王恭厂没有区别。
同样是作为新的火药局和武库存在的。
按王恭厂旧制,王恭厂火药局归工部主事监管,但实际上由掌厂太监一员管理;下设中层管理贴厂、佥书十多人,以及匠头六十名,小匠若干名。
以及其他帮工、杂役等约数百人。
安民厂的规制与之相同。
虽然新址和厂房已经选好了,王恭厂也改名换姓叫做安民厂了,但大爆炸的厄运似乎并没有远离它。
2、掀翻城墙的安民厂大爆炸
自王恭厂于天启六年搬迁为安民厂,到崇祯十一年已经成立十二年了,期间按部就班地制造火药火器。
并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直到崇祯十一年六月二日,安民厂火药局突然发生大爆炸,惨烈程度与王恭厂不相上下。
“安民厂灾,震毁城垣廨舍,居民死伤无算。”(《明史·五行二》)
首先安民厂火药局造成的伤亡不低于王恭厂。
王恭厂在野史笔记造成的伤亡在两万人以上,但实际上根据明廷灾后统计的数据显示,共炸死、烧死以及砸死军民人等并不算多。
合计伤亡大约在六百人以上。
即便是按照经历过大爆炸的太监刘若愚,在其极具有史料价值的笔记《酌中志》中,也仅提到受灾伤亡人数约数千人。
而且九成以上都被房屋砸死砸伤的。
至于两万以上的基本上都是抄袭的《天变邸抄》,一场火药库的意外爆炸快被它描述成世界末日了,这毁天灭地的效果比大伊万还刺激。
然而安民厂的受灾伤亡人数要超过了王恭厂。
“六月癸巳,安民厂灾,伤万余人。”(《崇祯实录》)
这次爆炸直接导致了上万人的伤亡,根据王恭厂大爆炸的伤亡原因来看,应该也是主要由房屋倒塌造成的。
其次是爆照威力要比王恭厂大爆炸强烈。
王恭厂大爆炸按照诸多玄幻描述,除了造成附近数里的房倒屋塌外,还有什么五千斤的大狮子被抛到城外,死者身上的衣服不翼而飞等。
实际上绝大多数都系夸张说辞,官方资料中对这些匪夷所思的事,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记载。
相反大爆炸震塌象房,导致里面饲养的几十头大象,受惊冲到街上,正好跟蜂拥逃到街市的人群撞上,导致大规模的踩踏伤亡。
野史笔记却几乎没有提到过。
然而安民厂大爆炸除了震毁房屋外,就是连带着把附近的城墙给掀翻了,这是王恭厂大爆炸不具备的威力。
“安民厂灾,震毁城垣廨舍。”(《明史·五行二》)
王恭厂大爆炸没有掀翻城墙的记录,但是安民厂大爆炸却做到了,足见其毁坏程度要高于王恭厂。
但是史料中并没有提及是哪段城墙被震毁了。
不过在清初戏剧《綴白裘》中提到:
“前日安民厂火药烟起,局房震倒,匠作居民,死伤甚众;阜城西直门楼俱坏,乞估计修理,以资捍卫。”
应该是西直门靠近安民厂的城墙门楼都被震垮了。
最后之所以造成这样伤亡惨重的大爆炸,跟安民厂所囤积火药几乎全部炸光有关,其囤积火药的数目可能要高于王恭厂。
“伤万余人,武库几空。”(《崇祯实录》)
而王恭厂爆炸后,还从里面抛出来了部分能用的火器,可见并没有炸得一干二净,但安民厂几乎是炸干净了。
至于安民厂爆炸的原因,应该跟王恭厂差不多,也是由工匠操作不慎导致的意外,最后引发了储存火药库的爆炸。
不过由于安民厂大爆炸知名度不如王恭厂,所以其存世资料并没有多少可供探究,可能是由于工匠操作不慎导致。
也可能是储存火药出问题导致的。
明末清初在京师生活过的史玄,分析王恭厂大爆炸和安民厂大爆炸,提到比较科学的爆炸原因。
“以硝黄药物合而相聚于一窖,推之于积油浮麦出火,又有验焉。”(《旧京遗事》)
应该是最接近真相的推测了。
3、为什么安民厂大爆炸知名度不如王恭厂?
王恭厂大爆炸发生后,朝廷档案、亲历者笔记以及野史怪谈等,都对爆炸前后过程有详细记载。
虽然野史上的记录比较夸张和玄幻,但总归是为研究大爆炸提供了一定参考性,也直接造就了各种未解之谜的诞生。
然而安民厂大爆炸只见于寥寥几个史料中。
除了知道它爆炸的时间和地点外,其具体的破坏程度和具体伤亡,已经没有资料和实物可供参考。
只知道它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爆炸导致部分城墙被震毁,以及事后崇祯帝拨了五千两银子救灾。
此外其他信息几乎都是空白。
为什么明明惨烈程度不相上下,但是安民厂大爆炸,就不如王恭厂大爆炸知名度高呢?
主要还是受当时时政局势的影响而已。
坦白来说,把王恭厂大爆炸说的玄之又玄,压根不是现代人过分解读的杰作,而是从大爆炸后的天启末年。
就已经有人给大爆炸营销造势了。
明明是一场操作不慎或存储不慎的人祸,灾后却别朝堂和民间同时渲染为“天变”,以及有了《天变邸抄》这样的玄幻产物。
这场为大爆炸“灌水”营销造势的目的是啥?
当然是针对奸宦、权宦魏忠贤极其阉党了。
“忠养所激,遂至王恭厂异变,举朝骇愕,合疏讽谏。忠贤之党,亦多畏而逡巡者。”(《幸存录》)
朝野上下越是把王恭厂大爆炸,说得毁天灭地细思极恐,就越能趁机造势捏造说辞,对阉党进行批判和打击。
哪怕是坚持维护魏忠贤的天启帝,也没办法在“天人感应”面前进行辩护,要不然这个“天变”的锅就得他背了。
所以现在就是进攻魏忠贤最好的机会。
在王恭厂大爆炸之前的两三个月,魏忠贤刚刚清算了一大批反对派和东林党,大兴冤狱进行镇压和屠戮。
包括但不限于杨涟的支持者廖昌期(万历年间进士)、御史周宗建、御史李应升、御史黄尊素(大儒黄宗羲的父亲)、吏部员外郎周顺昌等众人。
尽管部分人在爆炸前后,还是被阉党给下黑手整死,但的确有部分朝臣因为“天变”施压,而成功逃过一劫躲过报复。
所以干嘛不把“天变”渲染起来?说得越离谱越能让对魏忠贤进行舆论攻击,即使天启帝也得下罪己诏认错。
然而安民厂大爆炸时,却没有任何时政需要为它造势,那谁会管它是人祸还是“天变”啊?
其实不光是安民厂大爆炸,万历年间的盔甲厂大爆炸,崇祯年间新火药局大爆炸,惨烈程度跟王恭厂不相上下。
但是没有时政需要谁去管它们啊?
所以安民厂大爆炸自然也不在朝廷和民间的重视之列了。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