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脚刺史

画鱼捉獭小古文 沧雅小古文铛脚刺史(1)

李翰元(迎宾路小学)画

画鱼捉獭小古文 沧雅小古文铛脚刺史(2)

张云林(迎宾路小学)画

薛大鼎①贞观②中为沧州刺史③,大鼎与瀛州④刺史贾敦颐⑤、冀州⑥刺史郑德本⑦,俱有美政⑧,河北号铛脚刺史⑨。

——《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

简注

①薛大鼎(?—654):字重臣,唐蒲州汾阴人。唐高祖兵兴,于龙门谒见献策,因授大将军府察非掾。太宗贞观中,累徙沧州刺史。无棣渠久淤塞,大鼎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又疏长芦、漳、衡三渠,泄污潦,水不为害。《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有传。

②贞观: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年号,自公元627至650年。

③刺史:唐代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④瀛州:唐代行政州,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市。

⑤贾敦颐:字景远,唐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人。为官清廉,为人节俭。贞观年间,任沧、瀛二州刺史。期间带领百姓治理境内的滹沱河,从此河水不再泛滥,瀛州因此成为鱼米之乡。高宗永徽五年,任洛州刺史时,查出豪富多占田地三千多顷,下令分给贫民。卒于官。

⑥冀州:唐代行政州,治所在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⑦郑德本:唐郑州荥阳人。太宗贞观末,为冀州刺史,有治绩。官至晋州长史。

⑧美政:好的政治措施。

⑨铛脚刺史:铛,一种三脚平底锅,可以用来加热茶、酒、药等,是百姓家里常用的器具。沧、瀛、冀三州均位于河北,成“铛足”之势,所以人民并称他们三人是“铛脚刺史”。

译文

薛大鼎在唐代贞观年间任沧州刺史,勤政爱民,口碑很好,同时,瀛州刺史贾敦颐、冀州刺史郑德本都在当地有很好的施政措施,因为三州恰好呈鼎足之势,所以当时河北一带称他们三个叫铛脚刺史。(澍强译)

材卿氏曰:

“铛脚刺史”这一称呼,足以看出三位刺史做出的政绩以及在民间的口碑,三只脚撑起河北这口锅,富足了河北的百姓,好一口三脚大锅!

绍婵氏曰:

这是当时口碑得多好,名声得多大,才能流传至今。

仲植氏考:

地图上看,这沧瀛冀三个州是相互接壤的。而且铛脚中的两只脚——沧州、瀛州,都位于今天沧州,这应该是当时沧州人的幸福,也是当下沧州人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