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人物志0015:站错队列的曹家名将——曹洪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在曹操的麾下,有曹洪这么一号人物。他是曹魏阵营中的一员将领,同时也是曹老板的亲戚。自从曹操起兵开始,他就一直鞍前马后,跟随其左右,为其带兵打仗。

然而,曹洪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存在感却并不是很强。虽然有“荥阳让马”,“官渡守营寨”等战场记录,但是其单挑战绩却十分平庸。除了斩过一些无名下将(如何曼、任夔、袁谭)之外,与一流猛将的单挑记录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战马超4-50合,战韩当30合,战甘宁诈败)……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

故此很多人觉得,曹洪在曹操阵营的“猛将”目录中,排不上什么号。其声望和名气远在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辽、张郃、曹仁这些人之下。在著名国产单机策略类游戏《三国群英传》中,历代作品也都是将曹洪的武力值,设定在80出头,只算是二三流之间的水平……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洪却绝对算得上是曹操麾下,最为重要的将领之一,从讨董卓,平兖州、征刘表,到讨祝臂、战袁绍、击汉中……几乎参与了曹魏集团在曹操统领下的所有军事行动,可谓是战功显赫。

而且,除了在战场上的领兵打仗,曹洪还在经济,后勤和兵源等方面,一直支撑着曹操集团。尤其是在曹操新败荥阳,遭遇大挫的时候,曹洪带着家兵千余人,和好友扬州刺史陈温一起在庐江,丹杨一代,募得士兵好几千人。最终他带着这支队伍,在龙亢与曹操会师,并帮助后者从战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得以重振旗鼓……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

只不过,功劳显赫的曹洪,到后来的结局却并不好。在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以后,借曹洪门客犯法一事,以“监管不严”之罪,差点要将曹洪打入大牢并处死。幸亏有卞太后求情,才留住了一条命,被废为庶人,勉强得以度日……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来理一理曹洪这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并顺道分析一下,他后来被曹丕迫害,导致晚景凄凉的真实原因。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

首先,我们需要解析的是,曹洪在曹氏家族中的地位,以及他和曹操之间的血缘脉络关系。

在《三国志-魏书-曹洪传》中,一开头就了记录了曹洪的表字“子廉”,以及他和曹操之间,是“从弟”的关系(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

所谓从兄从弟,也就基本类似于现在的堂兄堂弟,代表在同一个家族姓氏中,并且源于是同一个祖父或曾祖父。我们知道,曹操原本该姓“夏侯”,是因为他的父亲曹嵩,被过继给了曹腾,所以才改姓曹。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5)

而曹腾的父亲,就是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宦官——曹节。他同样也是曹洪,曹仁,曹纯,曹休等人的曾祖父……也就是说,曹操和曹洪的爷爷,是如假包换的是亲兄弟(尽管曹操的老爸是过继过去的)。他二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隔房兄弟,血缘算得上是比较近……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6)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曹洪跟随曹操起兵的过程。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里,曹洪是和曹仁一起投到曹操麾下的。再加上二人的表字中,都有一个“子”字(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让人感觉他俩是亲兄弟……

其实,按照史书记载的曹氏家谱分析,曹仁和曹洪也是堂兄堂弟的关系。他们的曾祖父同是曹节,但曹仁的祖父为曹褒,曹洪的祖父则另有其人……也就是说,曹洪和曹仁之间的亲戚关系,类似于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三人均为同一曾祖的隔房兄弟。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7)

而且,按照史书记载,曹仁投奔曹操的时间,很可能在曹洪之后……他原本是自行起兵,结集千余人马,在淮河、泗水一代游走,自求生路。后来,才带队投靠到曹操的门下(《三国志-魏书-曹仁传》记载: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而曹仁在史书上的最早战绩,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与袁术的战役之中。这时候,距曹操起兵(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已经有整整三年的时间了……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8)

也就是说,曹洪才是最早追随曹操的曹氏家族子弟。而且据史料记载,曹操在起兵之初,钱粮军资方面是同时得到了,陈留卫家和谯县曹家两家的支持。众所周知,在曹氏家族中,就数曹洪这一脉最有钱,家资殷富。所以在曹操事业初创,招兵买马之时,曹洪一家在钱粮上出的力,肯定也是不小的。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9)

然而,曹操的军政事业,一开始却并不顺利。在诸侯讨董卓之战中,由于袁绍袁术张邈鲍信等人各怀鬼胎,各路人马只求自保。于是曹操便愤然带着自己的人马,独自进军,与董卓的西凉军大战。结果,由于势单力孤,而且寡不敌众,在荥阳汴水与西凉军大将徐荣的战斗中,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溃千里……

史料上并未详细记载这场战役的过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曹操这一战确实败得很惨。一败涂地、士卒逃散不说,就连资助他起兵的卫家族长卫兹(演义上误记为卫弘),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0)

不仅如此,作为主帅的曹操,也在这一战中光荣负伤,胯下的坐骑也中箭倒地……要知道,西凉军是以骑兵为主的强悍之旅,在他们面前失了战马,必然是打不过又跑不掉的结局。眼看曹操这一代枭雄,就要这么提前折损在战场上……

这时候,是曹洪站了出来,主动将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并就此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忠心名言:“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演义小说上也有这句台词)。之后,曹洪又步行跟随曹操,直到汴水岸边,却发现水深流急,难以渡河……这时候又是曹洪带人沿河寻找,终于找到了船只,才保得曹操渡过汴水,甩掉了徐荣的追兵……

(《三国志-魏书-曹洪传》记载: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1)

可以想象,如此惨烈无比的战况,曹操自己都差点丧命于西凉铁骑之下。麾下的士卒伤亡情况,那就更是十之八九了……所以,曹操在兵败过后,并没有回到诸侯联盟中(已经没兵没势,回去了也没人鸟他),而是回到自己的老家谯县,准备东山再起……

这时候,又是曹洪帮了曹操一把。他不仅在钱粮和军资上继续支持着曹操,还带着家兵千余人,和好友扬州刺史陈温一起,在庐江征募了二千身强力壮的上等甲士,还在丹杨一代募得了几千人……就这样,当曹洪带着这支人马与曹操会师的时候,曹操手底下又有了近万士卒,足以以此为资本,再干一番事业了……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2)

(《三国志-魏书-曹洪传》记载: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

看得出,在曹操创业之初,曹洪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不仅对曹操有过军资相赠之恩,聚兵投靠之恩,还在战场上舍马相让,有过救命和护驾之恩……

那么,当曹氏集团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初期阶段以后,曹洪又在曹操麾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3)

从史料记载上分析来看,曹洪在曹操“二次起兵”,并进驻兖州之后,又成为了曹操旗下的重要将领之一,随时都在带兵打仗。尤其是在曹操征徐州陶谦不成,反而被吕布袭了后方兖州的时候,是曹洪作为先锋开路,率先占据了东平、范县等城池,才得以征集粮食,以接济后续部队。使得突然间断了后路的曹操集团,不至于因粮草的短缺而内讧解散……

接着,曹操又在濮阳等地,与吕布陈宫集团展开了多场大战。击退吕陈二人以后,又攻克了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等十余座县城,使得自己的地盘得以扩大……而曹洪在这些战役中,从来都是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被任命为鹰扬校尉,迁为扬武中郎将等职务。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4)

(《三国志-魏书-曹洪传》记载: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

在曹操迎来汉献帝,改许昌为许都之后,曹洪也再一次加官进爵,获授“谏议大夫”的官职。这时候,曹洪也得以有机作为一方统兵大将,率部出征刘表。结果,第一次独当一面的军事行动,曹洪就获得了大胜,先后在舞阳、阴叶、堵阳、博望等地,打败了刘表的军队。在扬威天下的同时,也迁升为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5)

当然,曹洪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的故事,还并没有就此而结束。只是在《三国志-曹洪传》的记载中,他的战场事迹从此戛然而止……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只能从其它相关的传记,如《武帝本纪》,《荀攸传》,《曹休传》等记载中,去寻找其蛛丝马迹了……

在与袁绍的官渡大战中,曹洪并没有跟随曹操突袭乌巢,而是奉命和荀攸一起坚守营垒。果然,袁绍在得知乌巢存粮被烧的消息以后,一方面派蒋奇等人率兵营救;令一方面则命令张郃、高览等人,率主力猛攻曹操大营。而在曹洪与荀攸的坚守下,张郃高览久攻不下……终于是保住了大营,并保证了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的结果。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6)

之后在曹操北征河间,扫荡袁氏残余势力的战役之中,曹洪倒是没有任何战绩记载(演义上描述是曹洪攻破南皮,并斩了袁谭和郭图)。在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中,曹洪也并无出战记录……

不过,在之后和刘备的汉中之战中,曹洪又有过上佳的表现。他和堂侄曹休一起,与刘备军的张飞、马超等人相拒于下辩、固山一代。他们识破了对手的“疑兵”之计(看穿对手意图的人是曹休,曹洪只是依计而行),提前发动进攻,大破吴兰军,并斩了蜀将任夔等人。使得张飞马超也不得不撤围而走……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7)

综上所述,我们看得出,曹洪在曹操集团的创业过程中,真可以算得上是功高苦劳。他不但是追随曹操最早的人之一,还参加了曹操集团的大部分重要战役。而且他东征西讨,攻城略地,基本上没有什么败绩。至少在曹操麾下,他也算得上是一流猛将,和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徐晃、于禁这些人,足以平起平坐……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曹洪在《三国志》里面的传记,仅有区区500字不到。尤其是他的战场战绩,记录得非常不全,很多时候都只能从别的传记中去寻找。比如说,曹洪在官渡之战的功绩,歌功于《武帝纪》,详述于《荀攸传》;在下辨之战的战绩,歌功于《武帝纪》,详述于《曹休传》……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8)

其实个人觉得,这并非是因为陈寿的偏心,或者是在修史过程中的什么偏好。而是因为曹洪晚年的下狱事件,使得他成为敏感上的政治人物,其人事档案曾经多次遭到官方删改,导致多有残缺。以致于后来陈寿在编史的时候,竟找不到太多的资料可供参考……

是的,再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曹洪的凄凉晚年,以及他和魏文帝曹丕之间的恩恩怨怨,以及被寻罪下狱,还差点丢了性命的故事……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19)

一般认为,曹洪是由于生性吝啬,虽然家中富实,却守财如命。在很早的时候,曹老板的儿子曹丕找他借钱,他都拒而不给,所以才被后者所一直记恨上。(《三国志-魏书-曹洪传》记载: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

然而,所谓的“借钱不给”之事,很可能只是表象。曹丕虽然是个气量极小,心胸狭隘之人,但也不至于为了这么多年前,一件这么小的事情,而记恨至今,甚至恨不得取了曹洪的性命才算解气……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0)

而且我们知道,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在政治上发生的事情,往往也只有找到政治上的根本原因,才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关于曹洪被治罪下狱的事情,我们还是需要到政治方面去寻根才行……

我们首先需要找到的,是“借钱”这件事情的根。据《魏略》记载,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被立为世子,入主东宫的时候。曾经找过曹洪借“绢百匹”,而曹洪则没有答应……(《魏略》:文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洪不称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1)

说到这里,我们又难免会感到疑惑了。没想到所谓的借钱,借的仅仅是100匹绢(在古代,绢丝可以当货币用)。如果说曹丕向曹洪所借的,是百万金银级别的数量,那么曹洪不给,还可以解释为吝啬。而区区百匹丝绢,以曹洪的家资之富,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连这点都不肯“借”,恐怕就只能是另有原因了……

或者,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以曹丕东宫世子的身份,又是缺这100匹绢的人吗?

恐怕,这真不止是百匹绢丝那么简单,而是隐射出了曹魏政坛上一些政治站位的问题。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2)

我们还是翻开史书的记载,来探讨一下曹洪和曹丕,也就是后来的曹魏开国之君——魏文帝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二人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在曹操年老,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曹洪在“嫡嗣之争”中,是站到了曹丕的对立面——曹植那边。

在清代文献学家严可均所编撰的《全三国文》中,大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曹洪在参与平定汉中张鲁的战役后,给曹丕写过一封信,信中内容大致是说汉中地势险峻,而张鲁又在此处盘踞多年,故而除掉他的过程很不容易……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3)

而曹丕在收到信以后,回信驳斥曹洪的观点,告诉他之所以战役进行顺利,是因为张鲁无能,自身又作恶多端、鱼肉人民。最后也只能说是他自取灭亡,而不是因为你曹洪有多会佣兵,仗打得有多好……

结果曹洪在收到信以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全三国文》上说,曹洪他委托“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代笔,写了一封辞藻华丽、引经据典的再回信道:“虽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故唐虞之世,蛮夷猾夏,周宣之盛,亦雠大邦,《诗》、《书》叹载,言其难也。”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4)

大概的意思是说,张鲁就算是恶贯满盈,但军事实力还是摆在那里的。难不成他所为不义,就会无需外力,自己自动灭亡了?

甚至,曹洪还在信中明确指出,曹丕之前的回信用词不当,且所举的例子毫不贴切(曹丕信中提到了墨子和田单,大概意思是说,张鲁这样坏事做尽的人,哪怕麾下有墨子和田单这样的人帮忙,也无济于事)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5)

应该说,曹洪和曹丕之间,这场书来信往的笔墨官司,起因和结果均不得而知。但从二人的言语和措辞之中,基本可以看出两人的不合之处。由此大致可以推断,他们之间其实早就相互看不顺眼。曹丕并不喜欢曹洪,而曹洪在曹魏的政治站位,也不太可能是在曹丕这边……

既然不支持曹丕,那曹洪是站在曹丕的对手——曹植那边的吗?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6)

从史料记载上分析,这确实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曹洪和荀彧是亲家,他的女儿就嫁给了荀彧的儿子荀粲。尽管在史书上并未记载,荀彧反对曹丕,或拥立曹植明确事迹,但至少记载了他的长子荀恽,和曹植的关系很好,并因此惹得曹丕很是不高兴……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恽又与植善,而与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恽。”)

由此看得出,荀家和曹植走得很近,双方关系不错。故此在曹丕执政期间,荀氏家族虽然出仕者人数不少,却没有一人能得到真正重用……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7)

而曹洪和荀家是亲戚,应该和他们也是同属于一个政治圈子,同样是曹植的支持者。故而也就不难理解,他和曹丕之间的恶劣关系了。

我们再将目光回到,曹丕找曹洪借钱这件事上。这并不仅仅是“百匹绢丝”那么简单,而是曹丕在坐上世子之位以后,对曹洪“示好”的一种手段……说白了,百匹绢丝并不算多,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是一笔巨款,但对于曹洪曹丕这种级别地位的人看来,恐怕连塞牙缝的资格都不够。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8)

不过,钱虽不多,却可以表明政治上的态度。如果曹洪微笑着答应了曹丕,并隔天就将百匹绢丝如数奉上,还明确表示只要是世子需要,随时来拿就是,根本不用还……那就等于是表明了在天下人面前,表明了他的的政治站队和所属阵营。

然而,长年戎马倥偬,不善政治的曹洪,并不懂得“八面玲珑、两边下注、圆滑世故”等政治上的道理。所以,就免不了将自己卷入曹魏的继嗣之争,最后惨遭迫害了……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29)

据史料记载,曹洪的罪名是“舍客犯法,下狱当死”。换句话说就是,他的某个门客做了违法的事情,而他作为主人要受到连带责任,罪当问斩……很明显,这种理由很牵强,就好比是说某公司的某个员工,在外面干了坏事(还不一定是什么大的坏事),结果公司董事长要为此而负主责,甚至因此而被判处死刑?

更何况,曹洪的门客犯事,又不是头一回。据《三国志-满宠传》记载,早年满宠在许县担任县令的时候,曹洪的门客就在他的地盘上犯过事,结果被铁面无私的满宠逮捕治罪……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0)

看得出,在两汉三国时期,门客犯法的治罪条例,一般都不会太多牵连到主子。即便有牵连,也顶多是监管不严的放纵之罪,再怎么也够不上死刑。(《三国志-魏书-满宠传》记载: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满)宠收治之)

而曹丕,却非要拿曹洪门客犯罪一事来小题大作,其用意何在?不管是公报私仇也好,政治清理也好,反正其别有用心,已经很是明显了……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1)

除开政治站位方面的原因,曹丕对曹洪的刻意迫害,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个人觉得,曹洪被残酷迫害的原因,还有以下三点:

其一,敲山震虎,继位立威

由于曹操的死,来得比较突然,所以王位到了曹丕这里,也显得有些仓促。尤其是在曹魏的军队中,曹丕一直未能竖立起什么威信。

所以这时候,挑一位战功显赫的元老宿将来下手,无疑是杀鸡儆猴并且建立威望的最好方式。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2)

其二,屠杀旧将,收拢军权

俗话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往曹操尚在之时,凭借着出色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手腕,能将手底下那些功臣名将们收拾得服服帖帖。而曹丕,之前并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无疑是要担心接下来的曹魏军权,到底归属于谁的问题。

曹丕并没有拿张辽、张郃、徐晃、乐进这些人下手,反而是挑了曹洪这样一位皇亲国戚来开刀。在收拢军权的同时,也是在天下人面前,显得自己行事公正,不护短也不偏心。即便是自己曹氏家族的人,犯了事也是绝不手软。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3)

其三,树大招风,被当典型。

据史料记载,在汉中战胜吴兰、张飞、马超等人之后,曹洪在之后的庆功宴会上,大搞非礼之事。让歌女穿着轻纱薄衣,在众人面前踏鼓为乐,一时间场面十分香艳……

时任“少府”之职的杨阜,为此严厉训斥曹洪说,告诉他夏桀、商纣的败乱,就是因为淫乱而起的……已经有几分醉意的曹洪,听了杨阜的话立刻清醒过来,马上下令女伎停演,又请杨阜还座。

由此看得出,曹洪平日里生活不太检点,有时候过于招摇放肆,不够内敛……以往尚有大老板曹操在罩着他,还没有人敢对他说说三道四。但如今换了主子,要清理旧臣,也就难免会被拉出来当典型了……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4)

于是,戎马一生的曹洪,就这样成为了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眼看就要惨遭毒手,成为曹丕“巩固皇权,清除异己”的牺牲品。幸亏在卞太后“恩威并施”的劝说下,才勉强保住了性命,被削去官位和封地,贬为庶民逃生……

不过,曹洪的“庶民生涯”,也仅仅只有数月的时间。就在他被废贬官不过四个月之后,魏文帝曹丕便阖然辞世。而新继位的魏明帝曹叡,也很快就恢复了曹洪的地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5)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又会在心里犯低估了……看起来曹洪的被贬,也就是暂时性的。所谓曹魏朝廷的立嗣之争,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似乎对他也没多大影响。也就是受了短短几个月的委屈,就官复原职,爵位重封,简直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如果我们要是真这么认为的话,那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其实不管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都从曹洪这场“定罪——免死——贬官——复爵”的大戏中,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且赢得了相当的好处。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6)

我们都知道,曹丕是个短命鬼,在位不到七年的时间,年仅39岁就一命呜呼。而在他继位之后的前六年,都没有动过曹洪(反而是在以魏代汉之时,给曹洪各种加官进爵,增加封地)。为什么到了病重弥留之际,却反而要刻意整治曹洪呢?

或许,唯一的解释就是,病重的曹丕意识到了,自己的大限已经不远。所以要想方设法,铲除掉曹魏朝廷中的势力集团,清理朝堂,以便为自己儿子曹叡即位,而扫除障碍和铺平道路。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7)

因为曹丕实在是死得太年轻,在位时间也太短,导致在他去世的时候,武帝曹操的旧将老臣们,几乎都还健在。这些人在他面前是叔叔伯伯,本来辈分就高了他一辈……而今他这么一伸脚,年轻的曹叡继位,毫无威望不说,还在辈分上矮了这些人整整两辈……

尤其是,当初与他有过立嗣之争,竞争过帝位的弟弟曹植,尚且健在,而且在朝中也依然有着相当的隐性支持力量。谁能保证在他死后,这些功勋旧臣们,不会联合起来推翻曹叡,再拥立曹植登基?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8)

所以,曹丕必须在自己真正瞑目之前,再对“元老集团”进行一次沉重的打击和瓦解。而曹洪,就是他所选中,用来开刀的人……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曹洪不仅是曹氏家族的人,辈分高出曹丕一辈,而且在曹魏政坛上的政治立场,是站在曹丕对立面的。再加上他征战一生,军功显赫,在曹魏军中的威望和地位也很高……更何况,他平时生活过于随意,不够检点,有得污点可寻。这样的人,无疑是用来“杀鸡儆猴”的最佳选择。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39)

至于到头来,曹洪为什么还是能保住一条命,就《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是卞太后亲自出马劝说,并且还对曹丕的郭皇后进行了“威胁”。才使得皇后多次哭着求情,最终使得原本杀心已定的曹丕,在最后时刻松口。

(《三国志-魏书-曹洪传》记载: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0)

但是笔者觉得,卞太后的行为言语之间,其实还隐藏了一段相当深晦的台词,那就是在告诉曹丕:“你叔叔曹洪被你整成这样,已经够惨了,不但坐了牢,声望也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你想威慑你父亲的旧臣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但如果你要执意杀掉曹洪,那就会过犹不及。不但会寒了功勋老臣们的心,还会影响后人对你的评价。与其如此,还不如留曹洪一条命,留给你儿子将来给他‘复官复爵’,这难道不是一个‘施恩立威’的好办法吗?”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1)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曹洪在经此打击之后,确实是一蹶不振。虽然再次官拜骠骑将军,封乐城侯,封地也再次增加。但是就他在曹魏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影响力而言,确实已经是一落千丈,再无翻身的可能性了……

看得出,曹叡给他的待遇,基本上属于是“有官无职,有衔无权”。在低调和郁闷中度过了六年的光阴以后,曹洪阖然辞世。他的儿子曹馥继承了他的爵位,却也再未在曹魏朝廷中,担任过什么实权职务……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2)

倒是在司马氏篡魏以后,曹馥在西晋出任过“尚书右仆射”。并且八王之乱时,任司马越军司,辅佐司马越击败了诸王……最终在“永嘉之乱”中,被刘曜攻破洛阳,英勇殉国……从此,曹洪这一脉的后人,也在历史上完全归隐,再没有了记载和踪迹……

写到这里,我们大体理清了曹洪这个人物的生平。也了解了他晚年被害下狱,并差点小命不保的真实原因。

大致来说,曹洪作为曹魏集团的初创团队成员,数十年如一日地对集团忠心耿耿。而且在军事和后勤两方面,都为整个集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算得上是功勋卓绝。后来因为政治站位等方面的原因,他被作为了牺牲品,只能在凄凉中度过晚年……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3)

那么,曹洪算得上“冤”吗?

从普通人的视角上来看,他确实很冤。作为功高苦劳的功勋重臣,到老来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反而是差点被整死,确实很令人愤愤不平……

然而,这何尝又不是政治上的常态呢?管你如何英雄盖世、才能过人、功标青史,在政治面前,全都不值一提……前世有李牧、李斯、彭越、韩信;后世有檀道济、高仙芝、李善长、袁崇焕……而曹洪,不外乎只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已。而且他后来还能死里逃生,也未曾牵连家人,已经比这些前辈后辈们都幸运多了……

一句话,在黑暗的政治圈里,就没有无辜者……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4)

PS:其实不仅仅是曹洪。据史料记载,在曹丕在继位以后,为了巩固自己这一脉的地位,对曹家和夏侯家两家的人,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打击。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夏侯尚(曹丕杀其小妾,令萎靡不振,最后郁郁而终),曹彰(被曹丕命“回鄢陵自守”,实为闲置,最后疑被毒杀),曹真(远离朝堂,被派往与蜀汉作战的前线,在回师的路上病死)……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5)

相反,曹丕不顾父亲曹操留下的遗训(《晋书》记载:曹操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而对司马懿大加重用。导致在他和儿子曹叡两代短命君王过后,司马氏已经独霸朝堂,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实权。

三国曹丕新旧对比(三国曹丕杀鸡吓猴的靶子就是这个倒霉蛋)(46)

而这时候的曹氏和夏侯氏两家,基本已经是无人可用,这才有了后来的“司马篡魏”……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