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作者·肖阳艳

你是这样的吗?

这些在我过去的人生中都很常见。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觉得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内心的矛始终指向自己。

这在心理学上叫讨好型人格,就是常说的老好人。有一句话对我影响深远:在照顾他人的情绪之前,先照顾自己的情绪,你不是在蓄意伤害他人,你只是在保护自己。你都不知道如何爱自己,别人又如何来爱你。

长期以往,假如我们没能意识到讨好所带来的代价,就无法从这个怪圈里面走出来,只会活得越来越辛苦。

教你一招不主动和不拒绝(不懂拒绝只能逆来顺受)(1)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想了解讨好型人格,就必须要了解,讨好能给到我们什么好处。好处有两个: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

1)追求快乐

追求快乐是指当我们去讨好别人的时候,可以获得被需要的价值感,以及别人的认可和感谢。

因为我们不够自信,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所以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身的价值。

总之,这是一种别人给到我们的快感,但这种快感又不是时时刻刻有规律地发生的,是偶尔才会发生的,就像有人去买,不是每一次买都会中奖,但偶尔中一次也会让人特别开心,并且会为此提高中奖的概率,最好的办法就是买更多的,这样中奖的几率就更大。

对喜欢讨好的人来说,这种追求快乐的体验就和买一样,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赞美、认可和感谢,会对所有的人都特别好,让所有的人都特别满意。

我的朋友珠珠,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她和每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关系都特别好,但时间长了都变成泛泛之交。原因是珠珠特别喜欢帮助和关心别人,但又从来不允许别人对她好,只能她对别人好。

其实我们都不喜欢欠着别人的感觉,如果我借了某个朋友的钱,但他不让我还,我心里面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以后跟他相处都会很别扭,觉得这段关系不是平等的,我是欠他的。

珠珠就是这种,当她一味地对别人好,又拒绝回报的时候,别人就会感觉总欠她的,很难和她深交。

同时,和珠珠熟一点的人就会把她的好当成是理所当然,不会像刚开始认识她时候那样赞美她、感激她。这时候珠珠就需要花双倍的付出才能获得和原来一样的认可,以至于让她交友的成本越来越高,直到她无力维持。

所以,虽然讨好能够获得快乐,但代价就是我们很难维持一段稳定长久的关系,只能通过不断更换的新关系来维持这种快乐的感觉。

也就是说,讨好型的人很难获得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只能通过不断换对象来维持讨好所带来的快乐。

教你一招不主动和不拒绝(不懂拒绝只能逆来顺受)(2)

2)逃避痛苦

逃避痛苦是指如果我们不去讨好和拒绝别人,就有可能带来冲突、坏情绪、被冷落、暴力,甚至会感到内疚和自责。

这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成长在一个充满打压和控制的家庭里,反抗就会受到种种无法承受的伤害,只有通过取悦别人,才能让自己避免受到伤害,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策略。

这种生存策略会慢慢地根深蒂固,放大了发生冲突的严重性,不让自己处在冲突当中。当觉得别人快要生气的时候,马上讨好示弱,让别人压根就没有发飙的机会。

也有可能是之前生活在冲突当中,但当时自己又无力解决,形成了一种自己无法面对冲突的印象,所以很害怕冲突的产生,一有冲突就会通过讨好来躲避。

我的朋友小雨,25岁,1米62,90斤,再配个小瓜子脸,性格温柔,条件十分不错,但就是一直被分手,这几年谈恋爱基本没超过3个月。

前几天小雨又被分手了,打电话跟我哭诉的内容和以前的都差不多:

“男朋友觉得跟我在一起很没意思,什么叫没意思!

他说不出门要在家打游戏,我就自已在家看剧;他说带我出去见朋友,我大姨妈来了还跟他去;

他说要去看复联4,我从来没看过漫威电影也跟他看了;他约会迟到了,我也不会说他;

他说吃火锅,我是个广东人都跟他去吃,也从来不要他跟我去吃广东茶点。

我不作又不闹,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在这里面,我们看到小雨在和男朋友的相处过程中隐藏了很多自己内心的愤怒、委屈和不安,这个电话就像一次火山爆发,把这3个月以来压抑的所有情绪都发泄出来,吐槽得有多强烈,就知道这三个月她憋的有多难受。

也许顺从和讨好可以避免冲突,但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因为你闭着眼睛,它们就会消失,它们会不断积累变大,并且会换一种形式来攻击对方,比如你会不自觉地生闷气,情绪越来越不稳定等等。

对方不但把你的顺从当成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还会觉得你越来越无理取闹,最终选择结束这段关系,这就是讨好带来的代价。

无论是追求快乐,还是逃避痛苦,都只是饮鸩止渴,但这些策略早已偷偷植入到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难以察觉,却又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期以往,假如我们没能意识到讨好所带来的代价,就无法从这个怪圈里面走出来,只会活得越来越辛苦。

教你一招不主动和不拒绝(不懂拒绝只能逆来顺受)(3)

讨好型人格的解决方法

讨好型人格是后天形成的,而非天生的,并且往往是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起着双重作用。但正因为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去改变。

给大家分享4个我使用过的方法,完全有效。

1、写日记,记录“一日三好”和情绪

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可以写日记,日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记录三件你觉得做得好的事,简称一日三好,再写出这些好事能反映你什么样的好品质。

比如我今天看了这篇文章,说明我正在试着改变生活里不快乐的元素,代表着我是一个积极和勇敢的人。

不用羞于自夸,也不要觉得是小题大做,只有你自己看得到,这没什么丢人的。

第二,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开始留意自己的愤怒和委屈,试着把在生活中很难说出口的话,写在日记里。

当然这个不用强迫自己每天都要写,不要让它成为自己的负担。

坚持写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会更容易看到我们有哪些优点,也知道自己压抑了多少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我们就会更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就不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

我们只有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坚定之后,才更有可能去改变。

教你一招不主动和不拒绝(不懂拒绝只能逆来顺受)(4)

2、学会拒绝

当我们写了日记之后,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优点,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同时我们也会清楚自己的委屈和愤怒是什么。

我知道,对于我们这种讨好型的人来说,很难拒绝别人。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过来的,一拒绝别人或者一被别人拒绝就会产生内疚自责,觉得自己是个自私的人,我分享两个方法:

1)用拖延。

当别人向我们提出需求,我又不想答应的时候,就可以拖着,拖一段时间之后别人就明白我们的意思了,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的需求控制,也不会被自己的自责淹没。

2)使用句式:“我知道……但是……”。

让对方明白我们听到了他的话,但是不会被改变。

以往经常会铺垫一大段没有意义的话来缓解自己的不安,其实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我们不需要有长的铺垫,只需要开门见山的告诉他:“我知道……但是……”。

当我们体验到了拒绝别人的爽之后,就可以慢慢做到当面表达自己的不愿意,再到后来还可以处理冲突。

因为想要赢得公平就要去面对冲突,只有接得住别人的不认同,你才有怼回去的能力。

3、去掉应该,换成如果我愿意

当我们能量耗竭无法前进的时候,往往第一个想法总是自责,但你要允许自己表达累,你要允许自己做不到。无力并不羞耻,无力就是无力,没有对不对,它就是事实。

很简单,我们只要有意识的把“应该”换成我们可以选择的句式“如果我愿意”。

你永远都是有选择权的,你可以选择愿意,也可以选择不愿意,可以选择认输,也可以选择放弃,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觉得你面前的路宽了很多?

在奇葩大会上,曾经有嘉宾剖析过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你可以一点点变成你所希望和喜欢的样子,也许不会一下子变好,也许还是会讨好,但没关系,从今天开始一点点改变,终有一天,你会全然的接纳自己,爱自己,祝福你!

教你一招不主动和不拒绝(不懂拒绝只能逆来顺受)(5)

作者 | 肖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