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年读研值得吗(去了香港才知道的几件事)(1)

1、餐厅通常卖早餐卖到11点左右,学校餐厅也是。香港人吃晚饭也比较晚,没有疫情的时候,餐厅在八点半还是热闹非凡。

2、对英国官员的译名,香港采用的是英国发布的中译名,格式基本都是单姓 双字名。和香港人沟通的时候,不讲这些官员的英文原名就会鸡同鸭讲。因为像文翠珊、戴卓尔这种名,是很难逆向推出原本的英文。这么一说,似乎也同理适用于好莱坞明星。不过好莱坞明星的名字是按照粤音翻译的,当对方读出来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猜到是谁,比如柯德莉·夏萍。

3、不用英文沟通电影名和书名也很容易鸡同鸭讲。比如,《孤星泪》、《孤雏泪》和《钟楼驼侠》。

4、香港人用的输入法五花八门。不像内地人,经过语文课上的系统化拼音学习后,绝大部分人都用汉语拼音输入法。一般中文较好(特指书写)的香港人,会使用和字形有关的仓颉、速成或者笔画(即五笔)。至于粵拼,由于其并不在语文教学范畴,且有多个系统,没有经过标准化,所以打粵拼的人大多是选一个系统自学。打汉语拼音的通常是普通话比较好的人。至于前面三者都不擅长的人,则可能在打英文或者港式英文。

5、香港有男校女校。不少女校校服是旗袍,多为蓝色,而且会要求长发女生扎辫子。大部分男校校服都是白衬衫加黑西裤。

6、ATM机是先取卡后取款。

7、在茶餐厅点单后拿到的收据很可能让人一头雾水。比如,点冻阿华田可能是「冬田」,冻柠茶可能是「冬OT」。冬=冻,O=0=零,T=tea,这真是一个结合了谐音数字和翻译梗的名字啊……据说,是因为这样打单更快。

香港一年读研值得吗(去了香港才知道的几件事)(2)

8、香港的法律条文皆以「条例 (Ordinance)」结尾,这是殖民地时期留下的语用特点。在一般的英文语境下,Ordinance指的是地方政府颁行的法律,故而被英国用来指其殖民地政府所颁行的法律,和英国国会所颁行的法案(Act)就此区别开来。自回归以后这个名字依然沿用,其含义约等于我们常说的「地方性法规」,体现出和全国人大所颁行的法律间的关系。

9、身体不适去公立医院要等很久才能看医生……就算是被救护车送进去的也要等。有一回我无名腹痛得厉害,朋友给我叫了救护车,送到了医院在那里傻等了好几个小时,天都亮了,我都不疼了……嗐,大家都开玩笑说,香港公立医院治病的方法就是让你等,等着等着自己好了就起身回家了。

10、香港人说的「除夕」居然是元旦的前夜,而春节的除夕就只是「年三十」。

11、要改名字的话不能直接去政府部门申请。必须先去律师事务所办理「改名契」,声明在律师的见证下,要放弃旧名,改换新名。在持有「改名契」之后,才能去申请改名。

让你的留学更简单,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