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古迹长乐宫,狮雄古塔在城东;西边有座城隍庙,东征遗址落城中。”这是流传于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唱出千年古邑厚重人文历史的民谣。而在秀美的狮雄山下,一栋四层小白楼掩映于树荫之中,依山傍水,别样幽静,淡烟流水悠悠去,疑似蓬莱好梦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栋小楼的主人是一名年逾七旬的长者,他叫邓元初,一名扎根基层,为公安工作奉献三十余载的退休民警,相熟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邓伯”。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穿过蜿蜒的山间公路,记者来到邓伯家中。一进门,庭院整洁干净,院外有一棵50余年的龙眼树,树荫下摆着一张小桌子、几张塑料凳,朴实无华间透着归园田居的闲适。

刚坐下不久,邓伯便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看着曾经年轻的自己笑着说:“邓伯还没退休的时候,穿警服还是很英气的。”

1976年,邓伯从部队转业到公路交通安全监督站,1986年成为五华交警的一员。聊起当年的日子,邓伯回忆道:“当时的条件远不如现在,虽然道路交通并不发达,但也十分忙碌,时常需要上路执勤。”这一点,也得到前同事邹明华的钦佩:“邓队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并多次受到嘉奖。他做事也是部队作风,不管严寒还是酷暑,都坚持上路。当时我们中队仅有7人,有一次半夜有车辆在路上坏了,天还下着大雨,邓队二话不说就带着我们上路推车,疏导交通。”

说起现在的退休生活,邓伯很是感慨:“退休后我每天5点半起床散步,晚上就辅导孙子做作业。平时种种菜、干干农活、接送孙子、写写书法,偶尔还拉拉手风琴。生活简单有规律,也有乐趣。”谈话间,他主动带记者去他的书法工作室,一进门只见墙上挂着他自己写的“天道酬勤”四个大字。据邓伯介绍,他是退休后才开始自学书法,其作品还在去年省公安厅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归去来兮辞各段情感 他把生活过成诗(1)

受访者供图

归去来兮辞各段情感 他把生活过成诗(2)

一台手风琴,邓元初从青葱拉到暮年。何志林 摄

从前车马很远 书信很慢

谈笑间,邓伯的妻子赖秋香从屋内走了出来。只见邓伯泡了一杯茶端到赖阿姨跟前,赖阿姨也很自然地坐在邓伯旁边的椅子上,一动一静间尽显夫妻间默契。

聊起初识邓伯的情景,赖阿姨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结婚49年,养育了3名儿女。当时的婚姻大多是媒妁之言,经人介绍觉得对方不错,就认定了。”说罢,赖阿姨掩面笑了起来,仿佛初识时的场景就在眼前。

据赖阿姨介绍,认识邓伯之后,她仍留在家乡工作,邓伯则远在外地服役。数百公里对于现在而言或许只是一块屏幕、一个航班的距离,但在当时那个电话不通、车马很远的年代,所有的沟通方式都简化成一封封书信,来回寄托的尽是思念。

“当年的我们每个月都给对方写一封信,这也是我们唯一的联系方式。”赖阿姨说。

从赖阿姨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甜蜜场景:一封磨旧了的信件,经过漫漫邮路的颠簸和辗转,终于到了她的手上,简单的几页信纸,诉说着浓浓思念。与赖阿姨聊起这个话题时,邓伯正在二楼的书法室写字,虽然邓伯不在身边,但她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书法室的方向。

爱是相濡以沫 一起到老

细数邓伯和赖阿姨之间的浪漫,远不止如此。邓伯的女儿邓小苑在梅州市五华县公安局华兴派出所工作,对于父母的感情,她打趣道:“父亲退休后喜欢在地里种些瓜果、养养鱼,为了方便处理杂草还自制了一张小板凳;母亲就养养鸡,打理家里琐碎事务。两个老人家相依相伴这么多年,生活中互帮互助,每天都还坚持手牵手去散步,风雨无阻。”

归去来兮辞各段情感 他把生活过成诗(3)

邓元初与老伴漫步林间。何志林 摄

常言道:“风雨见真心,平淡见真情。”说起父母这辈子经历的考验,在邓小苑看来,在父亲患上恶疾的那段时间,母亲承受的压力与付出是这个家庭中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回想起那段经历,赖阿姨也颇有感触:“在他接受放化疗期间,脾气时常不受控制,为了照顾好他,我也就自己忍着,尽量不和子女抱怨,不给他们增加压力。”今年春天,赖阿姨的膝盖意外受伤,邓伯也独自承担起照顾妻子的义务,包揽了全部家务。

“老伴老伴,相依相伴,一生为伴。”在邓伯看来,夫妻间的相处是互相包容、互相依靠,夫妻间避免不了争吵,也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彼此包容、相互理解,才能长长久久。“有时候我俩闹别扭,她生气不理我,我便不在气头上惹她,自己去除除草喂喂鱼,过了气劲儿自然就有契机说话交流了。”

聊到这里,赖阿姨又和邓伯开起了玩笑:“天天看到你喂鱼,一年到头我就吃过你一两条鱼,你每天都吃我一个鸡蛋,也是好不公平!”一旁的邓伯轻轻拍着赖阿姨的肩膀,笑而不语,眼里尽是宠溺。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已经退休14年的邓伯,对于曾经接触30余年的交通管理工作,仍坚持“退休不退岗,担当献余热”,平常发现一些违法违规现象,依旧不遗余力地向相关业务部门反映。

前段时间,邓伯发现街面上出现一些无牌无证的老人代步车,由于形似汽车,是否需要上牌的问题引起邓伯的深思。为此,他专门联系车管所,最终这个现象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除此之外,邓伯心里仍存一份老交警对道路交通基础建设的关心,听闻哪个路段需要修缮,他都会尽自己所能捐款捐资。生活中,他也时常帮村里一些不方便进城的邻居买菜、带生活用品,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这是一名老交警近半生的坚守与担当,同时也是以身作则为儿女树立的榜样。如今,邓伯的大儿子邓锐子承父志,成长为五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骨干。在邓锐初入警时,邓伯就要求他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警察,牢记使命,踏实工作,努力捍卫公平正义。小儿子邓敏则是家里特别暖心的一个,由于常年外出工作,不能常伴老人身旁,便每天打电话进行问候,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家人。膝下子女都孝顺懂事,令邓伯夫妇特别窝心。

采访快要结束时,邓伯从房间里拿出手风琴,为记者弹奏了一曲颇具年代感的《北京的金山上》。许是因为太多人在场,赖阿姨始终不愿入镜,默默地倚在墙角,手却不自觉地拍打着节奏,而邓伯的目光也时不时瞥向她。

健康充实,以德养心,修身养性,从邓伯快乐晚年生活中,可以看到一名退休民警依然坚守的自律与对生活的热爱。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有老伴陪着,儿女孝顺,在国家的照顾下,退休金也每月有余。日子虽然过得简单,但充实、闲适、快乐,这样的生活我很满足。”

全媒体记者 尹利勇 通讯员 罗玮 黄晓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方法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