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保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5年,保山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与高速度相协调,全力推进产业强市、绿色能源强市、交通强市、教育强市、文化强市、高原特色体育强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

保山市现代化建设 保山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

关键词:高质量构建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产业优势

推进“两型三化”(即推动产业向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全面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全链条打造保山小粒咖啡、施甸水稻制种、腾冲中药材、龙陵石斛、昌宁红茶等标志性特色产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硅材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全省绿色硅光伏全产业链和“光伏 ”应用试点示范,建设绿色能源基地。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争先进位,稳居全省第一梯队。提升创新驱动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建成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等千亿级产业,形成一批百亿级产业。

关键词:高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繁荣美丽安宁的边疆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改善生产生活生态,努力把司莫拉、银杏村、潞江坝等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推动腾冲创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聚力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工作新局面。做强保山中心城市,全力支持腾冲打造全市次中心。不断提升城镇宜居、宜业、宜游建设水平,健全和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在绿色转型中拓展发展空间,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面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健全以高黎贡山保山辖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生态安全领域建设工程,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赢河湖治理翻身仗,确保三大水系监测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蓄积碳汇增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保山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保山市现代化建设 保山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

关键词:高质量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提升开放水平

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红利,把更多发展可能变为现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破解发展瓶颈。更大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力争营商环境三年内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五年内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数量实现倍增。不断夯实开放基础,适度超前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努力完善“五网”,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沿边开放重要窗口,协同推进物流、园区、口岸、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力争实施保山至六库、芒市至腾冲猴桥等铁路项目,努力打通国际陆路快速通道,争取将腾冲经济开发区申报为国家级开发区、自治和龙陵木城通道纳入国家口岸建设范围,加强对缅交流和跨境产业合作,确保引资、外贸保持快速增长。

保山市现代化建设 保山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3)

关键词:高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加快迈向共同富裕

大力开发岗位、稳定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抓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确保基础教育“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一体化推进中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改革,构建适应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健康保山,持续提升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完善公共文化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繁荣文学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地域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精准兜底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鼓励高收入群体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保山市现代化建设 保山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4)

关键词:高质量建设平安保山,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水平。坚持固边与兴边相统一,推进民族团结、强边固防示范创建,建设一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乡镇、示范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战。维护重点领域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建成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抓好防灾减灾救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推动公共事务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和谐保山。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隆阳区委宣传部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