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情人节。相传,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经济凋零,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当时有一位教徒叫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并表达了自己对典狱长女儿的爱慕之心。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以死刑,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
情人节,应是读诗的好节日,近日读到一首英文爱情小诗,很美。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Sun, Moon and You.
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
原以为英文已经很美了,待我看到中文的翻译,简直就是醉了、美了、绝了。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
日,月与卿。
日为朝,月为暮,
卿为朝朝暮暮。
这就是情诗!
在中国,一般把传统节日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个乞巧、许愿的节日。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才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
七夕节最有名的情诗当属秦观的《鹊桥仙》了,特别是后两句,成了家喻户晓的金句。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在中国,其实真正的情人节是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诗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更是把情人之间的甜蜜与相思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过洋人的情人节,我们过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
而此时此刻,面对疫情,我要说,感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和白衣天使,感谢武汉人民的配合,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病毒,取得胜利,待到武汉杏花开,我们一起去赏花。
情人节里,也让我为武汉人民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和白衣天使写一首情诗吧!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瘟神扰我民,出没风波里。
同舟可共济,安康对君语。待到花满枝,黄鹤楼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