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七回“周瑞送宫花”事件,乃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在之前的解读中,笔者立足掰开揉碎的视角,从送花路线,个人心机角度,解析了周瑞家的心机。

薛姨妈将宫花交给周瑞家时,明确安排: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第7回)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1)

薛姨妈安排送宫花

薛姨妈乃是客人,送礼自然要先给主家小姐,故迎、探、惜三人排在首位,其后林黛玉虽不是正经贾家人,但到底是小姐身份,荣国府内的规矩是小姐身份高于媳妇,所以黛玉排在王熙凤之前。

周瑞家的为了讨好王熙凤,将薛姨妈制定的送花流程故意修改,先给迎、探、惜三位贾家小姐送,后给王熙凤,最后才轮到林黛玉。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2)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从后文来看,周瑞家“假传圣旨”的操作并不是偶然现象,第七十一回大观园守夜婆子得罪了尤氏,本是微芥小事,凤姐、尤氏都顾忌贾母生日,打算过完这几日寿宴再清算。

结果周瑞家的因与守夜婆子不合,假传王熙凤之意,立刻将两个婆子捆到马圈,还找来林之孝家的,意欲二次发酵,直接导致王熙凤被婆婆邢夫人嫌恶,可见周妇为人颇有心计,处处盘算,不料却在第七回“送宫花事件”中,折在了林黛玉手里。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3)

邢夫人当众刁难凤姐

历来评价林黛玉讥讽周瑞家的,共有两种情感评价趋向:一种认为林黛玉过于自私,且尖酸刻薄,如此小事都要出言讽刺;一种则认为林黛玉心思机敏,察觉到周瑞家的心机,挺身而立,夺回自己的威严。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后者,细拆林黛玉讥讽周瑞家的过程,有许多小细节,以及脂砚斋的批语,都是值得读者慢慢品味的:

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甲戌侧批:瞧他夹写宝玉。】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甲戌侧批:妙!看他写黛玉。】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甲戌双行夹批:在黛玉心中,不知有何丘壑。】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甲戌侧批:吾实不知黛卿胸中有何丘壑,在“看一看”上传神。】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第七回

脂砚斋认为,分析林黛玉看到宫花时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看”三字,认为此三字乃是传神之笔。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4)

周瑞送花给黛玉

周瑞家的送宫花时,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玩九连环,宝玉心热,听说有宫花送来,当即接了过来,故而林黛玉乃是后观,就着宝玉手中看了一看。

试想一下,若是林黛玉并未睁眼看花,直接询问“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那便是恃宠而骄的娇养女子,一心想置身于其他姊妹之上,人品堪忧。

可林黛玉是先看了看花儿,然后才询问,这当中就有无限的心理内容。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5)

迎、探收宫花

周瑞家来时已说明白:“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所以林黛玉知晓这些宫花乃是外客薛姨妈送来的,既系客人送礼,必定家中姊妹雨露均沾,不可能出现“你有,我没有”的情况,否则这礼就送得太不懂事了,薛姨妈久历世事,绝不会犯这种人情世故上的错误。

贾家女眷中,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李纨、王熙凤这些都是同辈人,按理来说这些人都应该收到宫花。

其中李纨因孀居身份,一向清净守节,不敢沾染花红柳绿的东西,从来如此,薛姨妈在贾府住了一些日子,想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默认不需要给李纨送花。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6)

周瑞家至凤姐院

如此一来,林黛玉可以轻松推断出接收宫花的姊妹中,自然包括迎春、探春、惜春、阿凤四人,当然,我们不排除林黛玉会有判断失误的可能,认为李纨也在收花之列。

若是贾家人送礼,必先紧着客人,黛玉当排首位;可薛姨妈是客居身份,客人送礼自先给主家小姐们,次给黛玉,最后给已为人媳的王熙凤,可宫花送到自己这里,就剩下了干巴巴的两支,足可见周瑞家的先给其他所有人送完,最后才给自己。

在黛玉的预想中:王熙凤,或许还有李纨,都排在自己前面,这分明是送花人耍弄心计,先给手握重权的主子、奶奶们送,自己身为客人,成了周瑞家打马虎眼的道具。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7)

宝黛同出梨香院

基于这些考虑,我个人认为脂砚斋在批语中,再三提到“黛玉心中丘壑”,绝对是深有意味的。

在荣国府这样的豪门贵族,下人们的心思极为活泛,最擅长试探主子,一步步蚕食主子的底线,反面典型就是迎春,由于性情懦弱,对下人的作为一忍再忍,导致她的奶娘敢直接偷她的累金凤赌钱;

正面典型则是探春,第五十五回“丧银风波”,吴新登家的故意试探探春,不告诉探春丧银旧例,若不是探春明确指出,让她现拿出账本来看,这个错误难免被底下人捏住,以后再想树立权威,就更难了一层。

红楼梦第三回人物点评林黛玉(红楼梦送宫花风波)(8)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林黛玉讥讽周瑞家的,是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给下人当头一喝,下次再有类似“送宫花”的事,周瑞家的安敢再犯这种错误?

如此一来,个人威严隐形中树立起来,这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由此可见黛玉并非温室中之花朵,除了通身感性气息,她自有理性的魅力。

本文乃“红楼不红”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