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乌台诗案”, 最让人恨得牙根发痒的,莫过于舒亶(dan)。

因为就是这个人和李定联手制造了这一起冤案,让我们的大文学家苏轼饱受磨难。

其实,舒亶和王安石一样,打击苏轼也是为了维护新法,并没有掺杂个人情感,因为他是新党极为忠实的小迷弟。

这个宋英宗治平二年的状元,性格极为执拗,且敢作敢为,在朝中担任重臣时,大臣多怕被他弹劾。

元丰六年(1083),苏轼被贬黄州四年后,舒亶这个翰林学士因论奏朝廷钱粮等事与尚书省产生矛盾,被宋神宗罢官逐出京城。

直到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53岁的舒亶才再次被启用,十年后再回京,早已物是人非。

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让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朝之重臣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凄凉。

人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最需要友谊的温暖,耿直孤介的舒亶也不例外,因为渴望友人的信息,于是就创作了这首虞美人寄给一位名为公度的友人。

宋词舒亶(舒亶被逐十年后归来)(1)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宋 舒亶(dan)《虞美人 寄公度》

简译:日暮时分,诗人独自登上小楼,倚栏东向而望。

荷花落尽,水天相连,暮色中,江面上升腾起浓浓的雾气,苍茫一片。

正黯然凝望之际,忽见一对燕子,相背朝天际的云边远远地飞去。

时光荏苒,浮生短暂,转眼又是大雪满长安的岁暮时节。

宦海沉浮,人世沧桑,如今只剩下一个人的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

我那远方的挚友,你也会时时登台把我怀想吧,即便路遥雪阻,相信你也会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宋词舒亶(舒亶被逐十年后归来)(2)

赏析:这是一首构思精巧的虞美人,整首词清丽婉约,寓情于景,情感真挚。

格调虽然有些悲凉,但却极其符合作者彼时所处之境,那种孤独惆怅之感,读来极易令人心动。

诗的上片写景,“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作者笔力不凡,短短两句话,寥寥数十字,出手就是一幅境界宏大的苍茫画卷。

背飞双燕贴云寒”,东飞伯劳西飞燕,你我挚友也如这背飞双燕一样,君向潇湘我向秦,南北两离分。

日暮登台,江天远阔,烟波浩渺,寒气袭人,本就令诗人倍感孤独,忽又见双燕背飞,“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不免更添寂寥。

宋词舒亶(舒亶被逐十年后归来)(3)

词的下片抒发对远方挚友的怀念之情,人生苦短,光阴倏忽,时节气向晚,转眼又是大雪纷飞的隆冬季节。

宦海沉浮,人情冷暖,过往的恩宠转瞬都成烟云,唯有借酒浇愁聊度时日而已。

想起昔年为你置酒饯行的光景,虽是别离,却有来日可期,那时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一别多年,如今,雪夜把盏,却少了你这个与我惺惺相惜的对酌之人,我孤凄的心境你应该想象得到。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老朋友啊,你也会像我想你一样地想我吧。

那就请你赠我一枝梅花吧,那明艳的“江南春色”,一定会给我这个“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最温暖的问候。

宋词舒亶(舒亶被逐十年后归来)(4)

舒亶这首寄给友人的词作,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上片借暮色萧瑟双燕分飞之景,来暗喻自己的身世之凄凉和与挚友的别离之苦;下片用陆凯赠梅的典故,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

历尽人世沧桑,孤独惆怅之感,也唯有心意相通的挚友可以开解,因为最能温暖自己这颗孤寂之心的,唯有那像梅雪一样冰清玉洁的友情。

宋词舒亶(舒亶被逐十年后归来)(5)

写在后面

纵观历史,舒亶也是个悲剧人物,因为其执拗的性格,和他初入职场的锋芒太露,又加之被连续委以重任,难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其任御史中丞期间,他这个谏官屡次被人利用替人背锅,甚至到最后就连 皇帝宋神宗都拋弃了他。

在舒亶被逐出京城时,朝中人人拍手称快,其实并不是他这个人有多么的罪不可赦,而是朝中少了一个谏臣,他们除去了一个眼中钉,从此少了一些担惊受怕而已。

42岁被逐出京城53岁回朝,舒亶在忧愤和郁闷中度过了人生最好的十年,重被启用后,其为朝廷带兵平定了一些地方叛乱,为巩固地方统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是非功过自有历史来评说,我们今天暂且抛开舒亶的个人是非不提,单就他这首词来讲,还是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由此也可见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看来,他这个状元并非浪得虚名。

宋词舒亶(舒亶被逐十年后归来)(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 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