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显微镜是必备之器,是人类打开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而显微镜的发明与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早在1590年,荷兰的一家眼镜商老板亚斯·詹森和往常一样正在打磨镜片,这时他的儿子跑过来要和他一起玩。亚斯·詹森正在干正事,随手丢给儿子几个镜片把儿子打法走了,自己又专心地打磨着镜片,打磨眼睛可是一个技术活,必须非常专心且细心才行。过了一会,儿子拿着一个长筒里面装了两个镜片跑过来说“爸爸快看,爸爸快看”,亚斯·詹森这时如果拿过儿子的长筒敷衍的看了一下随便说一句“棒的很,快去玩吧“,不仅伤了儿子的心,也错过了一次重大的发现。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拿着长筒认真地看了起来,他也被惊到了。接下来的几天他按照儿子的做法调节镜片之间的距离,更换更好的镜片,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神器——显微镜。由于第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有10倍左右,并没有发现它的科学用途,只能当作小孩的玩具用来观察小虫子。

显微镜是怎样发明的(他最先发明了显微镜)(1)

最初的显微镜

神器已经出现了,不过他还需等待他真正的主人,将他的潜力发挥到极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1632年,列文虎克诞生了,他从小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卖过布,看过门。此时他最大的愿望可能是有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而然,命运却给了他更大的使命。

显微镜是怎样发明的(他最先发明了显微镜)(2)

列文虎克

一次,列文虎克和朋友一起逛眼镜店时被显微镜深深吸引,这种东西竟然能将物体放大,真是太神奇了,他非常想要一台,但价格太高,自己又买不起。回到家后他仔细地琢磨着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神器。凡是肯思考就会有答案,既然买不起那就自己制作。于是列文虎克经常逛眼镜店,留心学习镜片打磨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1665年列文虎克制作了自己的第一台显微镜,而且放大倍数已经超过了当时最好的显微镜。此时神器与主人已经完美融合,新世界的大门即将打开。列文虎克使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叶子,小虫子,头发,纤维等,他觉得非常新奇,不久便辞了工作专心研究。他在观察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打磨新的镜片,提高放大倍数。

发现新东西就要与人分享,列文虎克也不例外,他经常将自己所看到的微观事物和一个医生朋友分享。而朋友这个时候也非常关键,他鼓励列文虎克将显微镜和研究成果寄给英国皇家学会,这个建议将使列文虎克的工作得到世界的认可。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列文虎克只给皇家学会寄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寄显微镜。

皇家学会成员收到列文虎克的信后非常的不屑,有的成员说“不知又是哪个乡巴佬的搞笑研究”。但本着科学家的精神,皇家学会成员还是打开信件开始阅读,这次他们被里面的内容震撼了,读完之后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并将列文虎克的研究成果发表。从此列文虎克的被大家所熟知。

此时列文虎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继续改进着显微镜,在对雨水进行观测时发现了一个水中含有一些小生物,这些小生物我们肉眼不可见,而且种类和数量非常繁多。刚开始没人相信他的话,因为其他显微镜的倍数太小,都看不见他所说的小生物,所以大家都在说他在说谎。于是列文虎克就请了皇家成员为自己作证,在皇家成员中恰好有一位对显微镜非常有研究的研究员--罗伯特·胡克

显微镜是怎样发明的(他最先发明了显微镜)(3)

显微镜的的西兰花

罗伯特·胡克是牛顿的死对头,他在物理界也是有巨大的贡献。他曾经使用自制的显微镜为研究动植物并绘有大量的微观世界的图片,第一个观察到细胞的人。为了证实列文虎克所的说法,使用自制显微镜也观察到了水中的微生物,从此,人们对列文虎克的发现从怀疑转为惊叹,茶余饭后谈论着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

列文虎克被称为“显微镜之父“,他的一生之中都在从事着显微镜的改良与探索,给人类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一生中磨制了500多中镜片,制作了400多台显微镜,他所制作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直到他逝世200年后才可以和他相媲美。

显微镜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为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