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已经进行了一半,在学过的四个单元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知识难点,学生不容易去理解。这次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在第四单元“测量”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本单元主要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再学习分米、毫米、千米,要求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真实的去感受一分米、一毫米、一千米的实际长度,可以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测量或者估测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有几种方法(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1)

学生对于单独的单位换算都能理解,知道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相隔的单位进率是一百。这些概念学生心里都清楚,但是不能正确的运用到应用题里,这一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问题所在,在这里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怎样利用方法和技巧,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有几种方法(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2)

以下面这道例题作为参考:

一根长4分米的木条,把它锯成每段长5厘米的小块,可以锯成多少块?需要锯几次?

先看第一个问题可以锯成多少块?

解题:

给出的两个长度单位分别是分米和厘米,第一步先换算成同样的长度单位,二年级还没有学过怎样把小于十厘米的长度换算成分米,所以在这里要把分米换算成厘米。第二步用木条的长度除以每小块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就是可以锯多少块。很多学生没有换算成同样的长度单位,不理解意思,在这里出现的问题就是用乘法去计算。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有几种方法(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3)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据几次?

第一问的计算结果是8段,那么需要锯几次才能是8段?学生的回答有7次,也有8次。正确的答案有两种,第一种是7次,第二种是3次。在这里学生的疑问点就是为什么只需要3次就可以锯成8段,辅导学生的时候可以随手拿出数学教具,告诉学生第1次可以分成2段,然后把两段叠在一起,第二次分完就是4段,以此类推,第三次分完正好是8段。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有几种方法(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4)

做数学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关键。以例题为主来看看方法和技巧,学生初步接触计算长度单位的应用题,遇到不相同的长度单位,比如说毫米和厘米,分米和米,首先要进行单位换算,把不相同的长度单位换算成相同的,再进行加减运算。在初步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不相同是不能进行计算。

同时也要让学生去掌握计算的技巧。用数学教具做演示,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最简便快捷的做题技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有力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