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

宋陵名人墓(通济堰周边宋墓何其多)(1)

古堰画乡核心景区地处丽水、松阳、云和三县交界处,松阴溪、龙泉溪、大溪三溪交汇处,通济古道穿境而过, 地势奇特,风景如画,交通便利,自古为堪舆家钟情之所。早在宋代,就有众多望族墓茔择地于此,如卫国公、枢密何澹夫妇及其子何处仁夫妇墓在保定凤凰山,开国男、礼部尚书王信墓在坪地荷花塘,郑国公、太师何偁墓在轿马郑堰山,缙云郡公、户部尚书梁汝嘉墓在堰头社坑(今作畲坑),开国男、盐运使何处信夫妻墓在玉溪吴山,以及宋蕲春县丞何宗朴暨妻刘氏墓在堰头堰后等。

宋陵名人墓(通济堰周边宋墓何其多)(2)

清道光《丽水县志》卷六何偁墓、王信墓条目

一、何澹暨朱氏夫妻墓

1959年6-7月,瓯江水库文物工作组对保定凤凰山进行了发掘,确定其分别为宋卫国公、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何澹及妻朱慧观墓,何澹子何处仁及妻陈氏墓。何澹夫妇墓地石椁为长方形。穴内四壁砌大石条,上面横向铺盖大石板,底部以小石条组成一个井字形棺床。前端以条石隔开为志函。分两穴,男东女西,通长3.75米,合宽2.9米,高1.4米,方向呈南偏东24度。棺木顺向放在棺床上,头向北。棺长2.5米,宽、高各0.88米,系用整块大板组成,板厚10—18厘米。棺底侧四角各有铁环一枚。棺外髹朱漆厚达0.1厘米。西穴棺床的台阶间填有石灰。出土的随葬品有:棺内残存水银6斤13两、何澹夫妇墓志各一方、龙泉窑青瓷残瓶两件、定窑残碗一件、崇宁通宝等宋钱十一枚、龙泉瓷瓶两件、玉器两件。何澹事迹见《宋史·卷三百九十四·列传》。

宋陵名人墓(通济堰周边宋墓何其多)(3)

何澹圹志拓片

二、何处仁暨陈氏夫妻墓

何处仁暨陈氏夫妻墓出土何处仁夫妇墓志各一方,南穴出单彩釉陶瓶一对,置于墓志两侧的石灰中,小口卷唇,短颈圆肩,腹部最大径较高,器体修长。腹部慢慢收敛成小底,淡黄色胎,质松,火候不高。外壁施釉三层,先全身施一层薄薄的黄绿色底釉,上半部以酱褐色填绘牡丹花四幅;两面画幅较大,以酱褐色彩填勾轮廓,花瓣、叶脉则以胎上的划纹来衬托,一面为花一面为树叶;两侧画幅较小,狭长形,系酱褐色彩绘成连枝叶的小花;下半段则在胎上划成一道道弦纹。绘彩的外面再施釉一层,现已呈不透明的银灰色,剔除后始见花纹。据推测,这层银灰釉是由半透明的绿釉埋在石灰中变成的。这种层层施釉彩绘显然是唐代三彩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和元明以后的五彩瓷器有关。这类器物浙江尚未见过,可能来自北方。

何处仁(1177—1226),字安宅,何澹长子。曾添差通判温州,知建昌军,邵武军,知温州等。宋宝庆二年(1226), 除直秘阁知袁州。积阶至朝奉大夫致仕,转朝散大夫、直焕章阁。妻陈氏,故尚书陈良祐之女,封宜人,早于何处仁19年而逝。

三、王信暨妻郭氏墓

大港头村对岸是峰峦叠嶂的八仙山,山下有一块三面临水,一面依山的平坦土地,人们形象地叫“坪地”。隔水相望,它隐匿在一片又浓又翠的绿色走廊里。茂盛浓郁的树林里,散发出静谥的神秘感。据清道光《丽水县志》卷六记载:“宋给事中王信墓在县南五十五里十九都坪地,墓志尚存。”墓地前半部为墓园,设祭坛,墓园内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石像生。墓室在墓园之后高坎上,上方为石椁,分东西两室。今墓址尚存,器物已盗掘一空,仅出墓志一方,现藏温州市博物馆。墓茔前水塘有石虎、石羊各一只,另有文、武俑各一尊。另出土墓志一方,今存温州市博物馆。

王信(1135—1194),字诚之,丽水县城人。何澹爱女何道静适王信子王騊,因而王信和何澹这两个宋代名臣是亲翁关系,而且分别归葬于大溪两端,可谓是天作之合。王信官至中书舍人,以礼部尚书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王信不仅是耿直刚正、扶危济困、深受百姓爱戴贤臣,而且还是一位书法造诣高深的书法家。《宋史》用长达1957字的篇幅介绍其生平事迹,可见其在宋代历史上的地位。王信事迹见《宋史·卷四·列传》。

四、何偁墓

何偁墓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堰山西侧轿马郑东南侧。1959年6月初至8月中旬,为配合瓯江水库建设,由瓯江水库文物工作组发掘,出土绿地酱彩“缠枝牡丹”梅瓶、铁牛等。 墓园内原有石文武官、石马、石羊、石虎等大型石雕,石文武官与 石马等已移至城内万象山。墓志铭高95厘米,宽120厘米。款识共28行,行24—25字,字径2.5厘米。何澹撰并书。何偁墓,原还有神道碑(见附文),今已佚,有清《续栝苍金石志》之《郑国公何德扬神道》碑文。何偁圹志现藏于温州市博物馆。另轿马郑村内尚保存民国16年(1927)何氏后人重立的《何偁墓碑》。

何偁(1121-1178)字德扬,号玉雪,后又赠太师,因此人称“玉雪太师”。宋绍兴二十七年,登进士甲科第四名。何偁是位激进的抗金人物。宋隆兴元年(1163),何偁为太常博士。是年,处州人、丞相汤思退主张割地议和,何偁上封章(密封的奏疏),向皇帝进言:“愿请尚方宝剑,断奸臣头。”

五、梁汝嘉墓

梁汝嘉(1096-1154),字仲谟,丽水人。以外祖父宰相、清源郡王何执中故入仕,历官转运副使、临安知府、户部侍郎,代理尚书兼江淮荆广经济使、明州知州、宝文阁学士、右通议大夫等职,爵封缙云郡公。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卒,追赠少师。梁汝嘉的外祖父何执中与何澹的曾祖父何执文为亲兄弟,因而按辈分,梁汝嘉还是何澹的表叔。

梁汝嘉这位宋代的名宦,从丽水山区走出去的缙云郡公,其死后的归宿之地也如同他的传奇经历一样扑朔迷离。在其神道碑和不同的地方志当中均有不同记载:清光绪《宣平县志 》载:“宋少师梁汝嘉墓,在社坑”;清光绪《处州府志》载:“少师梁汝嘉墓,在祖(“社”字笔误)坑 ”;明万历 《栝苍汇记》载 :“梁汝嘉墓,在(丽水县)十八都石侯村”; 宋宰相周必大撰《梁公神道碑》云:“汝嘉葬于松阳惠洽乡”。 清光绪十七年 (1891)《渥川梁氏宗谱》载:“汝嘉公葬松阳廿五都惠洽乡万松岭。”不管梁汝嘉归葬于社坑还是石侯,均在古堰画乡核心区内。而相比古人墓穴所在,当时神道碑、家族谱牒最为可靠。因而可推断梁汝嘉墓当在松阳惠洽无疑。而社坑正属于古松阳惠洽乡。据堰头村民叶某等人介绍,堰头通济古道旁的武将石像生即是20世纪80年代,从社坑一规模宏大的古墓前抬至村中。能在目前配置武将石像生的人物,恐怕非显宦所不能。因而综合上述文献及石像生遗物,此古墓应是梁汝嘉墓。梁汝嘉事迹见《宋史·卷三百九十四·列传》。

六、何处信暨妻留妙清墓

何处信夫妻墓在丽水县元和乡张村吴山(今属大港头镇玉溪村),被盗多年,何处信妻留氏圹志现藏于丽水市博物馆。碑高约93厘米,宽约92厘米,厚约8厘米。碑文正书,17行,满行22字,字径2.5厘米。为何处信撰文并书丹。

何处信(1181—1255),字立言,号立斋。祖籍龙泉,丽水人。宋枢密何澹第四子。历任仓部郎中、常州知州、提举成都府玉局观,终中散大夫,缙云郡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留妙清,青田人,宋两浙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留骏之女。

七、何宗朴暨妻刘氏墓

2013年7月,莲都区碧湖镇堰头堰后圩发现古墓,经莲都区文保部门发掘,出土圹志2方。经考证,为宋代蕲春县丞何宗朴暨妻刘氏合葬墓。考汝河《何氏宗谱》,墓葬所在名为“官亭基后”。

墓主人何宗朴(1226—1255),丽水县城人。何宗朴为何偁曾孙、何涤孙、何处德次子。此圹志记载何澹之父何偁自龙泉徙居丽水,为处州望族何氏迁徙史提供了可靠物证。

此外,据各个版本的《清源郡何氏宗谱》记载,古堰画乡核心区块境内还有众多宋墓尚未发掘,如宋隆兴通判何涤墓在松阳县惠洽乡永墓庵,即今碧湖镇堰头村轿马郑堰山一带;宋知县何处德墓在松阳县惠洽乡顺宁庵,即今碧湖镇堰头村轿马郑堰山一带;宋朝散大夫何处礼墓在松阳县惠洽乡堰山;宋东阳知县何宗杜墓在松阳县惠洽乡堰山;宋处士何宗衢墓在松阳县惠洽乡堰山。

来源:丽水日报 作者:吴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