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有很多的野史流传,很多借机宣传其偏激思想,挑拨是非。但是元朝的野史也是有历史来源的,这些野史也跟其他朝代的野史来源如出一辙,真实性大打折扣。
元朝疆域图
野史趣闻是有别于正史(也就是所谓的官方史书),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民间史书。其内容不像正史那么枯燥,反而其故事性大大增加,在民间广为流传。
而究其来源纷纭复杂,众说不一。但是如果仔细寻找,还是能够在正史中找出一点根源来。这说明野史也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是在其历史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说起商周交替之间的事,大家都会想起小说《封神演义》,商周大战中所谓的截教阐教神仙互斗更令人着迷,姜子牙在封神台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
但是这些是历史根源的,商周之间也是发生了战争是真的。虽然没有神仙大战,但是武王孟津会八百诸侯,牧野之战灭亡商朝总是真的。
周朝分封
封神是假的,但是其来源就是周朝的分封制。周朝推翻商朝后,对功臣宗室还有三皇五帝的后人都进行了分封。比如姜子牙就被封在了营丘,建立了齐国;周公封在了曲阜,建立了鲁国;召公封在了燕。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结果周朝分封制分封列国到最后变成了封神,商周大战中许多杜撰的人、神仙、妖怪粉墨登场,很多的细节是历史所没有的,而故事情节变得更加跌宕起伏,非常引人瞩目。
本来门神是神荼郁垒,可是后来就变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现在过年贴门神都是他俩。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深宫闹鬼搞的唐太宗李世民整夜都睡不好觉。于是秦叔宝和尉迟恭穿好将军披挂,站在宫门外守夜,风平浪静,李世民得以安寝。后来找画家将他二人画下来,贴在门上也和真人守夜一般。秦叔宝和尉迟恭成为门神。
唐太宗
但是唐朝历史上是没有这样的事,唐太宗李世民戎马一生,杀人无数,岂怕鬼哉。但是李世民让当时的丹青妙手阎立本将二十四功臣像画下来,然后挂在凌烟阁这是真事。
《旧唐书》太宗纪下:“戊申,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大唐新语》卷一一:“贞观十七年,太宗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
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土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本来是唐太宗是为了纪念功臣,不忘他们的功劳,将他们的图像挂在凌烟阁。结果变成了李世民怕鬼,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像挂在门上,驱邪避灾。
这些野史中,有关元朝的野史也比较多,民间有很多,比如四等人制度、十等人制度、十户一把菜刀、二十户养一蒙古人、女子初夜权等等。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野史的历史本来面目。我们来说说元朝四等人制度,就是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南人为第四等。
铁木真
可是元朝并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法律规定。翻遍有关元朝的历史书及其典章,并无这样的记载。这个说来来源于民国学者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的。但是历史上有没有所谓四等人制度?有,这个说法不是空穴来风,但不是元朝,而是金朝。
金朝将人分为女真人第一等,渤海人第二等,契丹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金朝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享受权利、应尽义务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三朝北盟会编》引《燕行录》:……有公事在官,先汉儿、次契丹、方到金人。丁未冬,宰相刘彦宗差一人知燕山玉田县,国裹朝廷亦差一人来交割不得,含怒而归。无何,国里朝廷遣使命至燕山拘取刘彦宗赐死,续遣一使来评议彦宗,各赂万缗乃已。有兵权钱谷,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汉儿虽刘彦宗、郭药师亦无兵权,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而元朝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具体操作上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科举考试,就分为两榜。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而且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题比汉人南人要简单多了。因为蒙古人和色目人根本考不过汉人和南人。
而且中举的进士中,任职的待遇是有差别的。比如“蒙古授官六品,色目正七品,汉人从七品”。比如廉访使的官职就是有点四等人制度了。
大德元年中书省﹑御史台奏准:“各道廉访司﹐必择蒙古人为使﹐或缺﹐则以色目世臣子孙为之﹐其次参以色目﹑汉人。”
当然了虽然元朝没有四等人制度,但是汉人在任职,科举等的权利和蒙古人不能相提并论。这在清朝也是同样的,旗人享有的权利是汉人不能媲美的。但是汉人并不是就像奴隶一般,他们的生活跟其他王朝的老百姓一样艰苦。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赞美元朝。
朱元璋
况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元主中国,殆将百年,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
如果元朝有所谓的四等人制度,推翻元朝的明朝大可以在史书中狠狠地抹黑元朝一笔,以此来展示明朝的成立顺乎天应乎人,但是连朱元璋全家人在元朝得瘟疫而死,都没有怪罪元朝,反而赞美元朝。
所谓十等人制度就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这个完全就是胡说八道,胡编乱造,以讹传讹。元朝历史中根本就找不出一点线索来。
蒙古人也有读书人,还参加科举考试,排第几。而且元朝僧人肯定比官员还要有地位,因为元世祖忽必烈就拜藏传佛教八思巴为师。佛教僧人成为帝师,之后他的弟子成为朝廷三公的非常多,比一般地方官级别都要高。
成吉思汗
帝师“皇天之下、一人之上”, “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遵信之者,无所不用其极。”“帝师弟子,司徒,司空,国公者,前后相望。”
这十等人制度中商人排第几,农民排第几,却没有规定。元朝最为重要的两种职业却没有算进去,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但是元朝有“诸色户计”,就是一种户籍划分,只是用职业来划分的。虽说一经划定,再不许更易,但似乎并无特别的高下贵贱之分。
《元史·卷九十三》:然其户大抵不一,有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于诸户之中,又有丝银全科户、减半科户、止纳丝户、止纳钞户;外又有摊丝户、储也速儿所管纳丝户、复业户,并渐成丁户。……凡儒士及军、站、僧、道等户皆不与。
而且元朝读书人地位还是比其他人高,许多十等人制度中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只不过元朝的科举考试,不想前代那么完善,读书人对此有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十户一把菜刀这个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瞎编乱造的,十户一把菜刀那是要这十户人吃大锅饭还是要他们都饿死啊,还是他们都不吃饭。历史没有任何记载。这种政策在古代任何一个王朝中都是无法执行的,古代王朝的统治力有限,因为生产力和技术不发达,根本做不到这样的事,所谓“皇权不下县”。说的就是王朝统治力无法精细到县级以下。
这种政策执行的成本如此巨大,是根本做不到的。而且吃力不讨好,做这种事很容易被政治对手抓住把柄,除非他政治头脑发热,不要乌纱帽了。
忽必烈
但是元朝到了后期,权臣伯颜执政的时候,伯颜头脑发热了,搞了一个极端政策,就是禁止汉人和南人不能持有兵器。他还想杀张王李赵刘五姓汉人。
至元三年(1337年)四月,“禁汉人、南人不得持寸铁”。或“癸酉,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凡有马者拘入官”
结果权臣伯颜的倒行逆施搞的天怒人怨,元顺帝深忌之。其侄御史大夫脱脱惧祸及己,至元六年(1340)二月,与顺帝心腹世杰班筹合谋,乘伯颜出猎柳林之机,将其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
至正元年(1341年),伯颜下台,脱脱上台,废除如上弊政。
还有二十户养一蒙古人,历史并无这样的记载,按当时的人口数量来看元朝也做不到啊。当时元朝统一天下后,户口1184万,人口有5883万人。
《元史‧卷五十八》: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圆。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户一千一百八十四万八百有奇。于是南北之户总书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万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
《元史‧卷十六》:户部上天下户数,内郡百九十九万九千四百四十四,江淮、四川一千一百四十三万八百七十八,口五千九百八十四万八千九百六十四,游食者四十二万九千一百一十八。司农司上诸路所设学校二万一千三百余,垦地千九百八十三顷有奇,植桑枣诸树二千二百五十二万七千七百余株,义粮九万九千九百六十石。宣政院上天下寺宇四万二千三百一十八区,僧、尼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
如果二十户养一蒙古人,也蒙古人也得要有60万人。而当时的蒙古人男女老少也就这么多,而且蒙古人要担任皇帝的禁卫军,保卫元大都。禁卫军由怯薛军和侍卫亲军组成,怯薛军相当于忽必烈的贴身警卫,由蒙古贵族子弟组成,大约一万人;宿卫军用于镇守京畿,有30万人。
而所谓二十户养一蒙古人,其实是达鲁花赤的翻版。元朝除省级以下的各级地方路府州县的一级长官名都是达鲁花赤。元朝规定各级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担任。
元世祖至元二年,诏令:“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
而女子初夜权,就是蒙古人享有汉人女子的初夜权。这种说法籍无可考,历史没有记载。很多都是乱编。
而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荒淫无道是有历史记载的。他迷恋密宗的双修之法,搞的宫廷内外都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而有些不法之徒趁机投其所好,向民间征用女子供其享乐。
蒙古老人
自妃子以下至大臣妻室。时时延帝师堂下戒师。于帐中受戒。诵咒作法。凡受戒时。其夫自外归。闻娘子受戒。则至房不入。妃主之寡者。间数日则亲自赴堂受戒。恣其淫泆。名曰大布施。又曰以身布施。其流风之行。中原河北。僧皆有妻。公然居佛殿两庑。赴斋称师娘。病则于佛前首鞫。许披袈裟三日。殆与常人无异。特无发耳。
但是好景不长,红巾军起义此起彼伏,很快元顺帝就被明太祖朱元璋赶出了元大都,元朝就此灭亡。
这些就是元朝的野史,杜撰的成分相当大,不可信不能信也不用信。当然元朝的野史不止如此,还有很多。只是篇幅有限,未能详尽说明,还望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