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9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自此成为国家赋予山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标既定,如何实现?近日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一条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努力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目标的实施路线图正式登台亮相。

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闪电深1度瞄准科技创新策源地(1)

从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可以看出,山东从9项重点方面提出27条具体任务,涵盖高水平创新平台搭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强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科技创新治理改革、强化创新支撑保障的方方面面,致力将山东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闪电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创新机制体制、实施新的行动、探索新的路径上,山东着墨颇多。

在创新机制体制方面,山东提出创新国有创投企业考核方式,引导省属企业将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情况作为考核参考指标;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定制化提供科技政策服务,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建立实验室重大科研任务直接委托制和“军令状”责任制,推动实验室跨单位、跨体制组建核心团队开展协同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重大创新成果等。

在实施新的行动方面,山东提出实施国产化替代科技攻坚行动,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重点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支持济南市、青岛市集中优势联合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2 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以“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为主体,建设10个左右山东省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

在探索新的路径上,山东提出探索“装置 园区 集群”模式,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探索设立科创保险特色机构,为科技型企业项目研发、产品推广提供风险补偿;探索以财政资金无偿资助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通过阶段性持有股权、适时退出实现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和保值增值等。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聚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山东已充分认识到,“创新”从来都不是选择题,而是寻求开创“新打法”的必答题,必须勇于开拓创新,探索新方法新路子。可以说,这一揽子创新举措背后,也暗合了山东对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迫切需求。

事实上,最近几年,山东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增强源头供给能力、加快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如今,山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6位。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已两次被国务院列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省份。

在这样的基础上,山东以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契机,推动《实施意见》落地实施,无疑是为全省不断开创科教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良好契机。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7年,山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投入强度达到2.8%,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使命导向”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速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加速隆起;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基本形成。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可以说,站在“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新坐标系上,山东正以创新为底色,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展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杨玉金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