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1)

长安十二时辰书本封面

0.写在前面

以前读小说,总是跟着情节走,求快,巴不得一天就能看到大结局。看过的书不少,沉淀下来的却不多。时间一长,唯一记住的就是“曾经看过这本书”,至于情节、人物和文字,几乎全都忘了个干干净净。

渐渐明白,这种读法不过是走马观花,很难真正从读过的书里学到什么,于是就想慢慢地、仔细地、深入地读上一本书。

一旦开始慢读,书中的情节人物、文字描写、时代背景、器物风俗等等都需要花时间查资料、做笔记,这是一个非常琐碎又枯燥的事情。

我习惯了懒散,怕自己只有三分钟热度,所以决定将慢读过程中的一些零碎记录稍作整理,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发出来,意在时时提醒和鞭策自己,要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整本书。

当前慢读的是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讲的是长安城万年县前不良帅张小敬与靖安司丞李泌在十二个时辰内协力拯救大唐长安城的故事。

1.西市开市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2)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3)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4)

西市门外等待入市的客商

故事从一队胡商进入长安城西市开始,上面三张截图是剧版西市开市的场景,书中的描述摘录如下:

天宝三载,元月十四日,巳正。

长安,长安县,西市。

春寒料峭,阳光灿然。此时的长安城上空万里无云,今日应该是个好天气。

随着一阵嘎吱声,西市的两扇厚重坊门被缓缓推开,一面开明兽旗高高悬在门楣正中。外面的大街上早已聚集了十几支骆队。他们一看到旗子挂出,立刻喧腾起来。伙计们用牛皮小鞭把卧在地上的一头头骆驼赶起来,点数货箱,呼唤同伴,异国口音的叫嚷声此起彼伏。

这是最后一批在上元节前抵达长安的胡商队。他们从遥远的拂林、波斯等地出发,日夜兼程,就为了能赶上这个长安最重要的节日。要知道,从今晚开始,上元灯会要持续足足三夜,大唐的达官贵人们花起钱来,可是毫不手软。

剧版将年号“天宝”改成“天保”,是为了虚化故事背景刻意为之。小说情节与史实相距甚远,在影视化时,作为重要角色(尤其是反派),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唐名人被改了名字,比如秘书监贺知章称为何监,右相李林甫称为林相。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5)

剧版贺知章

贺知章有诗歌入选小学教材,只要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大概都还能随口背出下面这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剧版为了不让小说描写的人物与历史记载发生冲突,换个名字可以理解,但本文的年号和人名等等都以书为准。

摘录的这一段是全书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时间,即天宝三载巳正,牵涉到了古代的帝王年号日常计时

2.帝王年号与天宝三载

年号不是自古就有,先秦至汉初就没有年号,是用诸如“周幽王八年”、“秦始皇三十六年”、“汉高祖十一年”这种方式,再配合天干地支来纪年。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建元元年约为公元前140年。自此以后,在新帝登基或者有重大事情时,更改年号成为了制度。

天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年号,之前的两个年号是先天开元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6)

居中黄色圆领袍的就是剧版唐玄宗

“天宝三载”中最奇怪的不是“天宝”这个年号,而是里面这个“载”字,为什么不说“天宝三年”,却说“天宝三载”?

事实上,公元742年李隆基将年号由开元改为天宝,之后又在天宝三年,将“年”改为“载”,直至他退位为止,纪年方式就变成了“天宝某载”。

“年”和“载”同义,唐玄宗为什么要将“年”改为“载”呢?

《尔雅卷六·释天第八》记载: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唐虞称年为“载”,而周代及以后都称作“年”。

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合称,时间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在儒家语境中,尧舜都是上古明君。

历史上的唐玄宗开创了极负盛名的开元盛世,就连杜甫都有诗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7)

开元盛世

正是因为有如此显赫的政绩,唐玄宗觉得自己是千古一帝,堪比尧舜,于是就将“年”改成了“载”,以此证明他治下的大唐可以跟尧舜统治时的唐虞相提并论。

这种骄傲自满现在看来十分讽刺,有多少人听说过开元盛世,就有多少人听说过安史之乱。唐玄宗可能是少有的,既见证了帝国烈火烹油般的繁华,又见证了帝国忽喇喇如大厦倾的萧条。

书中一直说大唐盛世看起来繁华,然而底下却已经烂了,当得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评价。这才有了主角张小敬一连串的不幸遭遇,也有了那些被逼得铤而走险的形形色色的人。

这么说来,“载”字背后似乎有了极为强烈的讽刺味道。

3.日常计时与巳正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8)

剧版《长安十二时辰》的开篇画面

古代有许多计时方法,最常用的是地支计时,另外还有岁阴计时、天色计时与更点计时。

这些计时法与现代计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长安十二时辰对应的短语(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1)(9)

各种计时法的比较

《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开始的时间是天宝三载巳正,即早上十点钟。

001完


豆瓣:索米龙

知乎:索米龙

头条:索米龙慢读

简书:索米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