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介绍的手机是魅族17Pro,它的机身背板采用一体成型的陶瓷材料,并且和中国台湾名窑“晓芳窑”联合推出的,让魅族17Pro整个手机品控更上升了一个档次,这不由得让小编对机身材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从过去到现在,分别出现了塑料、金属、玻璃、素皮以及陶瓷机身,它们之间究竟有何优点和缺点呢?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1)

首先我们说说塑料材质,小编拥有自己第一台手机的时候是在2003年那个时候拿的摩托罗拉V8088,那个时候基本都采用的是塑料机身,而塑料材质自从手机诞生以来就被各大数码厂商广泛应用,最为常见的就是聚碳酸酯,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容易加工,不易变形,不遮挡信号。而缺点就是散热性差,不耐磨,手感不好等等。总给人一种廉价感,目前三星中端机以及国产入门仍然在使用,但现代工艺已经将塑料机身打磨像玻璃机身像素,就没有过去看着那么廉价。就连第一代iPhone以及iPhone 3G都使用的是塑料机身。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2)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3)

直到2010年的iPhone 4推出打破了“万年大塑料”的格局,也被很多数码爱好者奉为经典机型。整体机身采用玻璃面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苹果公司一直沿用到至今。其优点是美观、手感好、易于染色、不阻碍信号。缺点是易碎、加工难度大,散热性差。不过现如今的科技发展,康宁大猩猩已经推出了第六代玻璃,其抗磨,抗摔都有所加强了,相比过去的玻璃材质更为优秀。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很容易将指纹沾染在手机上,而现在很多数码厂商将自己的旗舰机型采用AG磨砂雾化玻璃工艺,降低了指纹痕迹。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4)

记得2013年的时候最先使用全金属机身的手机是HTC M7,这是当时由于玻璃易碎加工难度大、成本过高的原因,很少数码厂商急需一个比较稳定的机身材质,于是金属机身应运而生,我们最常见的是铝合金和不锈钢材质的,现在很多运用在机身中框。金属机身其优点是成本低、材料强度高、手感好、散热表现非常优秀。缺点是非常容易变形,染色性差、容易出现划痕、机身重量加重、手机信号干扰。由于金属手感不属于玻璃,抗摔性优于玻璃,因此是当时成为最为流行的材质,不过金属最大的缺点就是电磁屏蔽,就连苹果公司也没能免俗推出的iPhone 5系列手机。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5)

而素皮材质的机型并不是十分常见,早期使用素皮的手机是摩托罗拉Moto X、LG G4,后期在华为Mate 20RS保时捷版、华为Mate 30系列中出现,大多出现在商务机上,其优点是质感好、辨识度高、抗摔。缺点是成本高、散热性差。但是绝大部分手机厂商并没有过多采用这种材质。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6)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7)

近年来很多数码厂商开始尝试陶瓷机身,但陶瓷机身并不是最近才被人使用,早在2012年韩国泛泰在其推出的手机VegaRacer2上首次采用了陶瓷背板,但那个时候并没有反响,直到2015年华为公司推出P7陶瓷版、同年一加公司也推出自己的陶瓷手机ONEPLUS X。为国内陶瓷机身奠定基础。2016年2月小米5陶瓷尊享版亮相。首次采用3D陶瓷工艺,同年10月发布自己的概念机型小米MIX整个机身采用陶瓷工艺成为手机一大亮点,2017年小米推出小米6陶瓷尊享版,第一次使用4曲面陶瓷机身,2018年OPPO推出自己首款陶瓷机身的R15梦境版。标志着我们国内众多数码厂商都在尝试陶瓷机身。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8)

随着2019年被称为5G“元年”,外加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未来陶瓷背部应用应该会进一步扩大,其优点是陶瓷本身并不导电,不会屏蔽通信信号、信号感知更灵敏、外观和手感非常优秀,在5G信号以及无线充电方面更为优秀。缺点是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由于陶瓷硬度高,融化所需温度较高,烧制周期过长,所以产出量相比塑料和玻璃的成本和时间都要高出数倍。导致现在并没有普遍化。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9)

以上介绍就是现如今手机市场中比较普遍的机身材质的优点和缺点,其实还有多种小众材质机型,比如摩托罗拉Moto X竹子机身,虽然手感好,颜值高,但加工难度大,容易变形,耐水性差。所以一推出就石沉大海了。不知道小伙伴们对于未来手机会使用什么样的材质呢?欢迎留言,我是高科技数码达人,关注我了解更多数码资讯,我们下期再见。

各个品牌手机的机身材质(塑料金属玻璃)(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