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敌后八路军开展的地雷战炸得日伪军闻风丧胆。电影《地雷战》中,山东海阳人民利用当地有限的生产条件,制造了大量简易地雷。由于炸药和钢铁来源困难,出现了石壳雷等爆炸器材。

按照现在的军语,海阳人民制造的是就便爆炸器材。现在国际通行的提法,是IED(Improsived Explosive Devive),简易爆炸物。敌后的军民,就是利用这样的条件,创造了地雷战的奇迹。

据日军战情通报记载:“无论有无敌情,应经常对周围严加警戒,禁止单独行动。过去对此放松警戒,因而遭到袭击或挂雷、地雷、手榴弹等意想不到的灾害的,为数不少。”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国军也曾运用地雷战且取得了击毙日军师团长的辉煌战绩。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1)

敌后抗战民兵埋设地雷破坏铁道

1942年5月,日军为摧毁浙江、南昌的机场,阻止美军轰炸日本本土,发动了浙赣会战。东段日军于1942年5月分三路向金华、兰溪进犯。第15师团由有“急先锋”、“虎将”称号的酒井直次中将率领,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浦阳江南下,于24日到达兰溪以北马涧等地区。

国军第3战区长官部令一部固守兰溪、寿昌、以策应主力部队集中在衢州会战;为了避实击虚,又将浙江中部划为游击作战地区。命令各部在兰溪江东岸炸毁桥梁,埋设地雷,设置路障,破坏交通,截断水运,使敌粮弹不继,伤亡无法补充。为此,长官部工兵监调拔军列运输黄色炸药10吨及地雷约两千余枚供各部队使用。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因日机猛炸金华车站,满载地雷炸药的专列被迫疏散到金兰铁路支线,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防止这批地雷落入敌手,第3战区长官部命令驻地国军第21军第146师派出独立工兵第8营就地销毁这批地雷。

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士伟,登上军列在查验了这批地雷后发现:这批地雷性能完好,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对日军构成很大威胁。黄士伟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为延滞日军进攻速度,长官部于5月26日命令第146师所指挥之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土伟率工兵一排,受该师第438团一个步兵营的掩护,夜间突进兰溪江东岸埋设地雷,限27日前完成任务。

此时,黄士伟所在的国军21军146师正在寿昌大小长山一带阻击日军酒井的十五师团。当日傍晚,黄士伟和担任掩护步兵营长阎泽民奉命一起赶到驻守兰溪城新21师师部。师长罗君彤已经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撤退。罗师长详细介绍其前哨阵地的路线、地形、埋雷地区、绝密口令等,为次日晚进入现场作业作出了妥善的准备。

作战地图上详细地标出了新21师师属工兵连敷设的雷区,上面表明兰溪城郊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唯城北兰溪江东岸还有一片地区是空白。黄士伟两眼仔细盯在这片空白区内,决定就在这里下手。他还提出的上级既然已经决定放弃金华与兰溪两座县城,预计次日敌军必来,必须采用短期突击埋雷的方式,即埋雷时间与敌抵达雷区时间在6小时之内。众人一致赞成。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2)

浙赣会战中进攻的日军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3)

中国军队用地雷伏击日军坦克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亮晕暗,时隐时现,云层很厚。在步兵营护卫下,黄士伟率领工兵排趁夜暗趟过兰溪江,潜入敌我交战无人地带准备布雷。经过认真勘察地形,他发现眼前三岔路口有一个隆然凸起的小山坡,约二三十米高,距兰溪县城垣约三里路,既可通视县城,又在轻重武器射程以外,必定是日军指挥员指挥观察的最佳之处。

黄士伟果断地命令环围小山坡,进行埋雷二、三十厘米深度的标准工兵作业,交错地将60枚4号甲型地雷全部埋下了,并将信管调在杀伤人马的100KG级刻度盘上。埋雷后进行了重点伪装,不仅恢复了草皮,还用落叶树枝掩盖可能留下的痕迹。至28日拂晓,布雷作业全部完成,黄士伟率部安全撤回阵地。此时昏黑的天空雷声沉沉,密密下了阵雨。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4)

国军埋设的地雷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还在哗哗地下着。日军第十五师团在攻击中进入了兰溪城外雷区;“轰”、“轰”爆炸声不时响起,伤亡报告不断传来。7时许,前来督战的师团长酒井直次偕幕僚们,将石廓山下一处墓前石柱的地方当作临时指挥所,命令工兵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工兵小分队,探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上午10时左右,大雨渐停。工兵小分队报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过,酒井与他的师团部幕僚重新跨上东洋军马。

为确保安全,骑兵卫队在前边开道,步兵尖兵分队跟进,其后才是师团本部。情报参谋间瀨淳二少佐、第13军总部参谋古谷金次郎走在前面,酒井走在中间,后面是参谋长川久保镇马少將和作战参谋吉村芳次中佐等人。当行至兰溪县城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时(今兰溪市北郊一里坛),酒井直次一眼瞥见前方三岔道侧有一山坡,便跃马登高,欲察看地形。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5)

10时45分,酒井的军马踏中了地雷,“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从马背上掀起,重重摔到地上。军马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脚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参谋长川久保立刻跳下马来,奔至酒井处,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军医。但野战医院的军医都已分散到各包扎所,迟迟不能赶来。幕僚们慌乱一团,人马相撞。又触地雷爆炸,宫下兵器部长、佐野兽医部长及部员佐山中尉各有死伤。

约半小时后,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立即为酒井检查、处理伤口,採取急救措施,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约200米处的一栋房屋內,等待向后方医院转送。没过多久,酒井直次的伤势突然恶化,虽经抢救仍于当日14时13分气绝身亡。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6)

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建立新式陆军后,第一个被打死在战场上的现任陆军师团长。为了不动摇军心,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决定封锁消息。直到1942年9月27日,日本陆军省才对外公布酒井直次中将阵亡的消息。

负责埋雷的工兵营长黄士伟,也一直到1985年,才从书中知道当年亲手埋下的地雷炸死了敌酋师团长。

抗日地雷战战术基础作用(抗战战场真正的地雷战主力装备)(7)

布设雷场击毙日军第15师团长的黄士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