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农商银行特约赞助的《大戏看北京》,将于今晚21:05在北京卫视播出。

钟鼓楼,是描写北京的文艺作品经常关注的题材,从小说《钟鼓楼》到歌曲《钟鼓楼》到电视剧《钟鼓楼》,再到新近上演的话剧《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历史介绍(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钟鼓楼)(1)

本期的《大戏看北京》,话剧《钟鼓楼》主创团队在云上齐聚,讲述了这出大戏台前幕后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钟鼓楼历史介绍(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钟鼓楼)(2)

欢迎来到八零年代

北京钟鼓楼历史介绍(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钟鼓楼)(3)

作为2022年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的重点参演剧目,原创话剧《钟鼓楼》根据刘心武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围绕钟鼓楼下一座四合院中薛家、荀家、张家和澹台家四个家庭的生活百态,生动描绘了1982年12月12日在这座四合院中的芸芸众相,

该剧以一天中十二个小时为时间线索,以薛家小儿子的一场婚礼为叙事主轴,勾勒出一幅盛满市井烟火味道的80年代老北京“清明上河图”。作为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对以胡同文化为代表的八十年代北京市井风情有着极其生动细致的刻画。而话剧《钟鼓楼》也在怀旧二字上下足了功夫,既还原了原著的神韵,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话剧《钟鼓楼》的导演黄盈,主演马小骥,艾英悦,刘贝贝为大家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做足功课,再现老北京胡同风情的。

北京钟鼓楼历史介绍(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钟鼓楼)(4)

舞台灯光服装道具

匠心处处体现

北京钟鼓楼历史介绍(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钟鼓楼)(5)

话剧《钟鼓楼》不仅在舞台灯光的设计中细腻还原了一天十二小时的光影变化,更是在舞美装置、道具设计等方面下足功夫,忠实还原了充满时代氛围的老北京大杂院,力图让观众们身临其境地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胡同记忆。

在服装方面,设计师深入生活细节,不仅将上世纪八十年代服装习惯和细节都在舞台上还原,更是让属于那个年代的蝙蝠衫,喇叭裤等服饰在舞台上复活,充分展现了那段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记忆和生活图景。

服化道方面,导演和演员是最有体会的,舞台上怎样用不同色系区分不同家庭,公用水管,蜂窝煤,冬储大白菜,临时地震棚,像这样生动展示时代特色的道具还有哪些?蝙蝠袖,喇叭裤,假领子,对这些刻着时代烙印的服饰你有没有了解?什么是“三转一响”,“四个喇叭”的收音机长啥样,“只此一件”的孤品地图,在节目中,你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惊喜。

“牛爷”开讲

传统京味儿尽在其中

北京钟鼓楼历史介绍(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钟鼓楼)(6)

话剧《钟鼓楼》中人物的故事因为一场传统的老北京婚宴而展现在观众面前。

《大戏看北京》节目的话题,也由婚宴开启,本期节目,来了一位特别嘉宾,他就是广大观众特别喜爱的“牛爷”郝金明,出演过也出品过众多京味影视作品,他可以说是京味儿文化的代言人,“牛爷”为大家介绍了许多老北京传统婚礼的习俗。婚礼的“良辰吉时”到底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正不娶,腊不订”的说法。接亲送亲聘礼嫁妆都有哪些讲究?“牛爷”会跟您娓娓道来。

作为婚礼上的重要环节,婚宴是不得不说的话题。1980年代全聚德的婚宴都吃什么?在当时算是怎样的档次?那个年代作为啤酒“平替”的麦精露到底是什么东西?操办婚宴到底有哪些讲究,酒席上一定要吃什么?一定不能吃什么?“牛爷”和话剧《钟鼓楼》的众主创将为您一一“科普”。

“钟鼓楼”的历史

等待你去发掘

提到钟鼓楼,人们对它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

大家都知道钟鼓楼用敲钟击鼓的方式,可你知道敲钟击鼓各多少下吗?那个数字中又包含着哪些独特的寓意呢?

究竟是“晨钟暮鼓”还是“暮鼓晨钟”?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差距呢?

北京卫视今晚21:05,由北京农商银行特约赞助的《大戏看北京》,带你走进《钟鼓楼》,解密钟鼓楼!

,